吳銳 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食品檢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工作時為了預防食品質量問題,對檢測過程進行控制是一種很好的質量控制方法。在檢測過程中通過控制質量,就能夠控制在檢測過程中的所有操作條件,使實驗室更容易發現實驗過程中的問題,并找出解決方法并加以改進,以此來保證能夠提供準確、可靠的高質量檢測報告。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給食品檢測實驗室的建設、管理以及質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食品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本面就對食品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許多食品檢測實驗室檢測人員缺乏,且在檢測人員隊伍建設中存在誤區,在檢測人員隊伍建設過程中只重視高學歷人才的引進,卻忽視了對原有的檢測人員進行培訓。新引進的高學歷人才缺少實際工作經驗,而原有的檢測人員缺乏新知識的培訓,這就導致檢測人員隊伍建設不足,影響了食品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
隨著經濟的進步,食品檢測實驗室都采用較為先進的儀器設備。其中一些儀器設備由于不經常使用,而忽視了對這些儀器設備進行維護與保養,導致這些儀器設備加速老化和損壞,且這些儀器設備維修費用高,不僅增加了維修成本,還影響食品檢測實驗室的檢測質量。
食品檢測實驗室的檢測過程較為煩瑣,包括樣品采集、貯存、流轉以及檢驗等。因此檢測過程包含多方面的管理與控制,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檢測質量。因此,要對食品檢測實驗室的整個檢驗過程進行全程控制與管理,然而目前我國許多食品檢測實驗室在檢測過程中往往對檢測過程管理不到位,導致檢測質量受到影響。
近年來,食品檢測實驗室投入了大量現金的食品檢測設備。這些先進的食品檢測設備對實驗室的環境條件要求較高,然而現有的許多實驗室無法滿足這些先進設備對氣路、電路、通風設施的要求,因此也嚴重制約了食品檢測工作的開展,影響了檢測質量。
標準物質主要是指具有一種或多種能夠確定食品質量的特性,其常常被用于校準測量裝置來進行食品質量檢測。標準物質可以有效校準儀器設備、評價食品檢測成分等等,在食品檢測實驗室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標準物質使用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第一,被檢測樣品的基體組成應與標準物質的基體組成保持一致或極為相近,這樣才能有效降低干擾因素造成的系統誤差;第二,被檢測樣品的濃度水平應與標準物質的濃度水平保持一致或極為相近,以此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充分發揮標準物質的應用價值;第三,被檢測樣品的預期準確度要低于標準物質的預期準確度;第四,不在有效期內或發生質變的標準物質不能使用。
在食品檢測實驗室中,由于制作標準物質的設備及技術極為復雜,且成本較高,因而標準物質的使用并不廣泛?;诖?,為了能夠有效提高食品檢測效果,保障食品的食用安全,加標回收試驗在各個實驗室中得到廣泛應用。加標回收實驗主要是指將已知濃度或已知質量的物質與被檢測樣品進行有效融合,運用既定的方法進行檢測實驗,隨后將獲得的實驗結果與已知的濃度或質量值進行比較,通過計算得出被檢測樣品的增量值占原物質的百分比,從而得出食品的檢測值。在利用加標回收試驗時,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被檢測樣品的操作步驟應與加標樣品的操作步驟盡可能的保持一致,以提高檢測結果的有效性;第二,加標樣品所取的體積、克數、稀釋倍數應與被檢測樣品保持一致或相近,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第三,在進行加標樣品測定時,應確保加標量與被檢測樣品中含有的物質含量保持一致或相近,以增強加標回收試驗的可行性。
實驗室內部比對具有操作簡單、靈活,成本較低,形式多樣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實驗室質量控制。實驗室內部比對主要是指根據實驗室的檢測條件,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將類似的被檢測樣品放置其中,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同時,通過實驗室內部比對能夠對實驗室的內部質量、檢測方法等進行有效驗證。在實際的質量檢測中,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在進行實驗室內部對比時,應使用不同的比對方法、比對因素、比對儀器進行留樣再測,以提高實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第二,在設計實驗室內部比對方案時,應根據實驗室的細則以及制度進行有序開展,以確保設計方案的可行性與時效性。
能力驗證主要是指通過對被檢測樣品的質量進行驗證,來提高實驗室的質量檢測水平。實驗室通過與其他機構進行能力驗證、檢測比對,這樣不僅能夠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還能進一步增強實驗室的操作水平,促進實驗室相關工作的有序開展。能力驗證主要包括:測量對比計劃、實驗室檢測計劃、分割樣品檢測計劃、定性計劃、己知值計劃、部分過程計劃、測量審核活動。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能力驗證過程中,參比機構提供的參考值不能作為測量審核活動的標準值。
食品安全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以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食品檢測實驗室作為保障人們飲食安全的檢測機構,所提交的檢測報告必須真實、可靠。除了上文提到的各種質量控制技術外,留樣再測、空白測試、平行測試、標準曲線的核查、儀器設備的校準等方法都是實驗室質量控制的有效技術手段,實驗室應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質量控制方法,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檢測能力,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