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宇 通遼職業學院
“互聯網+”就是通過信息通訊技術把傳統行業與互聯網平臺相結合。在“互聯網+”的模式下人們改變了原有生活習慣,用全新的角度去理解、看待各大傳統行業。互聯網為高職英語教師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資源,將網絡內容與英語相結合,英語教學充滿活力。
高職英語教學現如今可以分為兩類,傳統課堂教學和“互聯網+”的多媒體教學。課堂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室內利用教材帶領學生學習,由于教學模式單一,不適合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下。多媒體教學是指教師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和互聯網技術相融合的全新教學手段,在教學內容上利用視頻、音頻、優質的 PPT 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
高職英語教師在互聯網背景下,所產生的挑戰是多層次、全方位的。首先是教師角色挑戰,教師從傳統的教書育人“教”角色變成為學生提供知識搬運“服務”角色。其次教學觀念受到的挑戰,如師生觀、學生評價觀、教學質量觀等。再次就是教學模式也會遇到挑戰。最后,知識儲備和管理方法受到的挑戰。接受角色的改變前提是提升教師教學觀念,提升思想觀念后才能接受新的教學模式,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科學的管理方法能夠從容面對互聯網帶來的大量教學信息。
數據化、信息化正在推動高職英語教育的變革,信息化革命正在影響著高職教育所有工作者。互聯網所帶來的大量信息猶如洪水般席卷而來,充斥著我們的周圍,其信息特點,類型繁多、雜亂無章、價值度低。高職英語教師在面對大量的信息,能否辨別出有價值、可利用、符合自身教學需要的對信息處理能力也是一種挑戰。
高職英語教學與互聯網相結合是時代的趨勢,在面對全新的教學多帶的挑戰,高職英語教需要提升網絡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培養信息化素養。
在全新的教育模式下,高職英語老師首先需要接受教學角色轉變帶來的網絡教學理念。如何培養網絡教學觀念:1.以培養學生信息化學習為教學理念,鼓勵學生的互聯網學習意識,協助學生在互聯網獲取知識、選擇正確的信息,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解決問題[1]。2.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自我學習為理念,征求學生學習意見,改進教學課程,提升方法教學,優化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把教育的中心從以“教”變成以學生“自我學習”為主,提供知識搬運服務,尊重學生的個人差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學生思考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
由于傳統課堂模式限制,滿足不了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校園局域網、互聯網、多媒體教室、網絡課堂等其他硬件設備配合互聯網提供的網絡信息,搭建“課堂學習、網絡輔助、學生自主學習”多方面的互聯網教學模式。建立校園學習平臺,學生可以通過校園ID 進行登錄[2]。教師可以利用平臺對學生進行分步教學,課前讓學生通過平臺預習學習內容,課中引導學生進入教學課程,課后線上互動復習知識點,校園學習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知識拓展、支持師生線上線下互動,教師則可通過平臺隨時進行課節章節測試,跟進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高職英語教師不僅需要對互聯網數據進行區分,還要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記錄學生的學習進度、行為習慣、個人成績、弱勢項目為學生創立獨立的檔案,而后把所有信息進行匯總,優化得到的信息,利用軟件進行統計,并將得到的數據利用圓形圖、扇形圖、曲線圖等統計圖生動的展示出來。相比較傳統課堂模式需要教師憑經驗教學,互聯網模式帶來的數據統計法更容易找出課堂隱患問題、學生學習難點、學生課堂心理活動,協助教師把握課程發展方向,思考教學側重點,利用數據管理使高職英語更加的科學和有效。
面對大量的互聯網數據,正確地使用網絡平臺可以幫助高職教師快速尋找到有價值的信息。PPT 需要的圖片和模板可以通過中國紅等優質共享平臺獲取,教學視頻可以通過網易公開課等知名度較高軟件下載,對于教師學術提升可以使用百度學術收集文章和他人討論。依據需要查找內容的特點使用適當關鍵詞進行搜索,若沒達到目標,可依據搜索結果,在進行關鍵詞調整,檢索出最佳的答案,滿足信息需求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3]。
高職英語教師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下,不僅要學會利用互聯網提供的大量教學信息進行創新教學模式,還要利用大數據為學生制定適合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潛力。互聯網的教學模式不僅要求學生“自我學習”,老師也需要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