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北京東方華脈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
中國的茶文化包括“靜”“和”等元素,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茶葉、茶具、茶藝不僅僅是形成茶品的條件,更是包含著哲學禪學等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將其融入現代建筑中,從文化、色彩、結構等方向出發,合理搭配,并在產生美感的同時,處理好現代建筑存在的弊端。
與其他設計活動不同,建筑設計活動更強調整體的協調配合性,從確定整個設計理念到科學選擇實施材料都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不可否認,由于當前人們收入增長,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優秀的建筑設計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然而從實際看來,當前的建筑設仍然存在不足。
第一,在整體設計中,自主創新能力較差,抄襲現象普遍存在,尤其在如今建筑市場紛繁復雜的時代潮流中,大量建筑設計存在模仿抄襲現象,鮮有獨特創新,甚至出于降低設計成本的目的,低價買入類似圖紙。
第二,在一個設計理念中,沒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作為支撐,簡單的數據累積不能稱之為設計方案,而盲目的堆砌各類元素也不能組成一個優秀的建筑設計。因此,建筑設計需要富有內涵性、文化性、創造性。與此同時,要結合實際需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三,建筑設計活動歸根到底是為人類服務的活動,需要被賦予情感表現力,適度融入生態元素,融入設計師的個人情感,在整個建筑設計活動中,達成天人合一的效果,而目前的設計活動被設計者自身的價值認知缺乏束縛,尚未達到理想效果。
傳統茶藝是以觀摩烹茶煮茶或者品茶等茶藝活動為途徑,獲得茶文化體驗感的藝術性活動。從表層來看,傳統茶道屬于精神放松層面,并且在放松的過程中進行個人的發散性思維。在傳統茶道系統里,人文思想是其核心內容,由此總結為烹茶煮茶品茶等茶藝行為都是茶文化的具體呈現方式,以品茶行為和品茶習慣為途徑,使得傳統茶道內涵得以繼承的推廣。
其次,優秀的茶道精神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分析茶道的內涵,其理念能獨立存在于歷史長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茶道文化中蘊藏著其他的優秀價值理念。因此,若能將現代建筑設計與傳統茶道藝術融合在一起,勢必能夠賦予現代建筑設計新的文化內涵。
與此同時,歷經時代檢驗的茶道文化之所以能夠至今為人欣賞,也在于其蘊含的價值理念和當代發展需求相契合,利用茶文化的內涵與核心帶來的強大影響力與時代潮流配合,實現二者的碰撞。
當前大部分傳統建筑設計都是從三個部分來論述視覺藝術的應用方式,北向布局的方式也是普遍采用的方式,看起來的使用面積大是許多的建筑設計的需求和目標,因此大部分的建筑設計得寬度很優秀,但是深度卻不盡人意,因此在今后的建筑設計中需要又意避免類似現象,并進行科學設計,盡可能的合理應用建筑面積,使其合乎人體審美需求。同時,結合不同地區的建筑風格,居住習慣,生活方式,周圍環境等,進行綜合考量。
盡管傳統茶道藝術包含許多優秀元素,然而各部分間都是分散的,尚未形成系統的局面。由于一個建筑設計受多方因素影響,包括當地的氣候特征,因此一個優秀的建筑設計需要盡可能的通過建筑本身的作用來調節溫度濕度,提高用戶使用舒適度,并且達到綠色節能減排的作用。
一個優秀完整的建筑設計也包括與之相匹配的室外環境設計,通過研究近年來各個地區的建筑設計看來,大多設計者選擇將詩詞歌賦等作為元素對建筑設計進行裝飾,室外環境中的建筑設計相比于室內設計而言,更要考慮到周圍溫度濕度的影響。在杭州的名為萬松書院的建筑設計中,就以流水作為愛情纏纏綿綿象征的形式,這種方式雖然具有詩意化,但是由于外部環境要考慮到水分的蒸發流失等,需要著重考慮設計材料的防水能力,存水能力,是否節能等條件,之所以采用節能材料,是出于環境保護以及住戶更好的體驗感而言的。
在目前的室內設計中,會經常有“日” “月”“山”“河”等概念的出現,其中不乏有通過茶元素作為情感隱喻、個人志向、思想哲理的存在,體現著傳統思想中和、靜等思想。在現代建筑中,室內設計主要包括墻體、內部空間、門戶窗子,而傳統做法會導致室內出現夏季過于悶熱,冬季過于寒冷的現象,對于住戶的舒適需求無法滿足。而茶花作為對美人的隱喻,在調節室內溫度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并且也可以增加室內環境的古典性。
優秀的茶道文化可以有效的修身靜氣,讓人感到身心愉快,由于當前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世界的消費,對于一些傳統的態度的悄然變化,而作為傳統文化組成部分的茶文化,它所蘊含的精神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個人。
我國傳統儒家思想講求“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我國設計者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也夾雜著“和”,比如在設計的過程中,很少有優秀的設計作品是一個人完成的,往往需要一個團隊的共同努力,只有通過團隊的查漏補缺,相互借鑒,才會產生好的結果。與此同時,不僅是團隊間的合作,還要有人類社會和自然社會的協作。
通過以上對當前現代建筑的弊端和不足、傳統茶道元素的精神內涵以及將傳統茶元素應用于現代建筑設計的具體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傳統茶道元素中的中和思想、寧靜致遠等優秀傳統文化對于現代建筑設計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可以拓寬設計思路,提高自主設計創新能力,進一步滿足住戶需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