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杰 西平縣公路管理局
在經濟發展中,公路運輸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人們的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特點。對于公路來講,加強養護維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合適控制成本,才能滿足交通運輸的各項需求,實現更加理想的經濟效益。其中,預防性養護技術應用的較多,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現實情況進行改進和調整,在有效創新的基礎上,通過合理性措施解決存在的各項問題,保證公路的運行質量。相關工作人員應提前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根源處消除各項弊端,科學合理的進行養護施工,盡可能降低成本,實現理想的養護效果。
某公路工程隧道全長約5.0km,在自然因素影響下,路面出現了相應的變化,并且由于車輛的長期碾壓,損害程度日益加重。實地勘測之后,破損的形式主要是裂縫,平整性大大降低,整體使用性能較差。對于這樣的情況,必須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性養護技術,對路面整體情況進行處理。
1.技術應用特點
抗滑性較好,改性瀝青的承重力較強,能夠減少路面開裂和松散現象的出現,因此,具有比較明顯的耐磨性,滿足車輛的承載需求,控制公路病害的負面影響??節B性良好,對于傳統封層的有效解決,避免公路內部結構出現漏水和滲水問題,降低坍塌和潰爛等外在病害的發生概率。同時,這項施工技術能夠加快施工進度,在短時間內完成施工工作,微表處養護技術能夠節約修補養護的時間,攤鋪車輛能夠高效使用,大大縮短了施工時間,顯著提升了效率。另外,微表處養護技術能夠以較少的養護次數實現理想的養護效果,成本相對較低。
2.技術施工要點
需要對瀝青路面進行局部清理,當路面干燥程度達標后,開始后續的施工工作。修補現有路面,保證其平整度,對病害類型和范圍進行劃分,使施工體積能夠確定,暫時封閉交通,避免影響施工的質量。對于材料應嚴格選擇,考察改良瀝青的綜合性能,粗質礦料、細集料、礦粉等相互混合,不同顆粒大小的礦料能夠在融合的過程中,增強整體的密實性,滿足施工的標準。重視集料的強度和硬度,對于磨光性、耐久性和壓碎值等進行確定,與規定標準相互對照,達標后可以使用。在規定作業區域放置準備好的攤鋪機,對攤鋪深度、寬度和厚度等進行核實,攪拌材料之后進行檢驗,增強其均勻性,避免出現離析現象。對漿料的現有情況進行區分,將螺旋分料機的速度控制在最佳范圍內,使材料的數量與施工需求相一致,不出現缺料多料的現象。對車速進行適當調整,攤鋪槽中的混合料應均勻穩定,之后壓實路面,做好初壓、復壓、終壓整個流程。應對路面溫度進行嚴格控制,橫縱接縫地方應尤其重視,避免出現凸起現象,增強路面的平整性。
1.技術應用特點
填封和密封是封縫技術的兩種處置方式,分別適用于活動性裂縫和非活動性裂縫,可以將兩者相互融合,使用填封技術處理縱向裂縫,使用密封技術處理橫向裂縫。這樣養護技術的適應性較強,在各個地區都能適用,尤其對于溫度持續較高的區域,養護效果更加明顯,避免使用重載交通的方式,如果公路運行了幾年,出現了較輕的病害,養護效果更加明顯。
2.技術施工要點
裂縫出現在路面,空氣會對其擴張產生影響,出現縱向和水平的位移,具有周期性,嚴重的話,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形。因此,選擇在4~5 月份進行施工,拉伸作用影響較小。早晨露水會影響密封劑填裝效果,因此,應將施工時間控制在9h 以內,如果條件允許,吹掃可以使用熱空氣,使墻壁面材料緊密粘連在密封劑上,密封效果更加顯著。
1.技術應用特點
挖補式坑槽修補技術應用的非常普遍,在修復后的坑槽內添加新材料,降低坑槽的病害程度,增強坑槽的質量,延長最終的使用壽命,進而減少了維修成本,將養護周期適當延后。
2.技術施工要點
對維修區域進行確定,一般遵循“圓洞方補”的原則,與施工標準相結合,根據坑槽的實際深度,切割維修面,分為數量不等的矩形斷面。之后對坑槽進行處理,填料應保持干燥,施工環境應干凈,先修復損壞的混凝土,再對維修面進行處理,之后做好清潔工作,切縫線應垂直且完整。如果坑槽較深,按照臺階方式逐層開挖,減少雨水的滲入,以通縫形式呈現,密實之后進行碾壓。結合場地狀況,對坑槽底部進行清理,可以利用鋼絲刷,保證四周壁不出現松散集料等,使其干凈清潔。選擇合適型號的噴灑機,將粘層油灑布在新舊混凝土面層上,對瀝青混合料進行回填,可采用熱拌的方式,在坑槽中填入瀝青混合料,之后進行深度碾壓。將填料中的粒料推勻,保證分布均勻,可以使用用推平板,對次數進行控制。加強后期的防水施工,將封層設置在接縫處,達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增強整體的穩定性。
在公路工程養護管理中,對于車流量較大的情況,必須嚴格控制,將其作為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實際管理的時候,應與時俱進,將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相互結合,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為后期養護奠定基礎。另外,必須綜合各項手段,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提高養護維修的效率,降低養護成本,增加最終的經濟效益。
公路工程日常養護涵蓋內容較多,對于重點和難點,必須與相關法律法規相互結合,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安全管理部門應明確并細化自身的工作職責,針對既定的安全工作目標,使用合適的技術措施進行保障,同時可以加強安全教育,強化養護人員的安全理念。
加強公路工程的現場檢查,與相關規定相互結合,設置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劃定的養護期區域內,穩步進行安全檢查工作。嚴格監督施工人員,避免隨意進出施工區域,減少養護施工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升養護維修的效果。同時,將警示標志設置在需要養護的區域,強化檢查工作,避免存在廢棄物。
只有加強思想上的重視,才能進一步落實養護行為,遵照相應的安全管理規范,針對現有的各類危險性因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方法。工作人員應明確危險點,以靈活手段及時解決突發性問題,全面保障養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公路運行的過程中,預防性養護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施工效果。對于公路中出現的各種病害,必須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采取針對性的養護技術,同時,應樹立良好的養護意識,對養護現場的檢查制度進行完善,注重各項細節工作,保證養護工作達標,滿足公路運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