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
[摘要]潛能生指班級里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容易受到教師的忽視。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人數普遍比較多,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無法關照每一個學生。潛能生長期得不到教師的關照,自身的學習成績也無法提高。尤其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很容易喪失對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其綜合素養的提升。文章分析小學數學潛能生形成的原因及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探究潛能生轉化中開展家校合作的策略,以期促進潛能生學習問題的解決。
[關鍵詞]小學數學;家校合作;潛能生轉化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點課程之一,對學生綜合素養的養成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部分小學生由于興趣缺失、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較弱,數學學習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實施適當的策略完成數學潛能生的轉化,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素養。家校合作可以從心理因素、學習興趣及學習發展等方面出發,實現潛能生的轉化。
一、小學數學潛能生形成原因
(一)學生層面
進入小學后,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學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但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思維能力較弱,面對新的變化較難做出有效轉變,于是便出現了一定數量的潛能生。潛能生在數學課堂中常常表現為自控能力較弱,注意力不集中,對教師講述的內容不能及時獲取。數學潛能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上進心不足,沒有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這些直接影響了他們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二)家庭層面
家長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效果。潛能生的家長大多對學生比較嚴苛,對學生在學習中所犯的錯誤沒有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教育,對學生缺乏耐心和信心,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家長對考試成績較為關注,缺乏對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沒有從數學知識的學習方面進行優化,使得潛能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此外,家長對學校的依賴心理比較強,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情,沒有真正地關注學生的學習。
(三)教師層面
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已經不符合當前學生學習發展的需要,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數學教師沒有真正地從創新角度出發開展教學,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教師的教學觀念及方法沒有科學化運用,必然會影響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也會對小學生尤其是潛能生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限制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數學教師只有從創新的角度出發,及時更新教學觀念與方法,才能真正為學生的良好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數學潛能生轉化中開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在潛能生的轉化中,家校合作的方式有著積極作用。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家長的反饋來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有的放矢地促進潛能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家長則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來督促學生在家庭中的良好學習,保證潛能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堅持。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潛能生數學知識的學習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另外,在潛能生的轉化過程中,家校合作的落實對化解家長和學校之間的矛盾也能起到積極作用。雙方通過及時溝通與聯系,以推進潛能生的轉化為目標,共同提高潛能生學習的質量與效率,逐漸化解教育潛能生過程中雙方之間的矛盾,從而建立起一種更為和諧、健康的家校關系。
三、開展家校合作的策略
(一)更全面地關注潛能生的表現
要想保障家校合作的效果,必須確保家長與學校之間可以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方式也越來越便捷。教師與家長可以通過微信、QQ、郵件或電話等方式及時聯系。家長可從教師處獲悉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認識到潛能生在學習上的弱勢;教師可從家長處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情況,監督家長嚴格要求學生。
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家長與教師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潛能生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潛能生完成轉化。家長與學校要對潛能生的學習有更多的關注,在潛能生表現不好的時候要運用恰當的言辭,避免對潛能生的自尊心產生傷害,讓潛能生感受到關懷的溫暖,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讓潛能生獲得更多的鼓勵
潛能生在被教師或家長批評后,心理上很容易受到傷害,同時會形成一種錯誤的意識,認為自己比別的同學差。這種心理陰影會隨著學生的成長而增長,讓學生產生不自信、自卑等心理問題。因此,小學數學潛能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長及教師共同努力,給予潛能生更多的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例如,“乘法的認識”一課要求小學生認識乘法的基本性質,掌握乘法的計算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請潛能生回答問題,在學生沒有回答出來或回答錯誤的時候,不要批評學生,而是給予學生鼓勵,以免對學生造成傷害。同時,教師需要約束班級的其他學生,防止潛能生被嘲笑。當潛能生的數學測驗水平較低時,家長也應當寬慰學生,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共同尋找原因。家長需要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在這種和諧的交流氛圍下,潛能生更容易打開心扉,建立學習的信心。
(三)讓潛能生感受到更多的呵護
小學數學潛能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心不強,在課堂上很容易被教師忽略。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平等的觀念看待每一位學生,發現潛能生的優點,使其長處可以得到發揮。同時,家長需要聽從教師的指揮。當學生放學回家后,家長要將學生在家的學習表現及時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家長的反饋結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例如,“四則運算”一節要求學生掌握加、減、乘、除的基本運算方法。而部分學生對加減法的運算更為熟練,無法有效地掌握乘除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肯定潛能生加減法的運算來幫助他們樹立對計算的信心,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掌握乘除法的計算,從而讓學生的數學水平在積累中逐漸得到增強。
(四)培養潛能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環境,家長要積極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家學習的時候,家長要關閉電視、電腦等,為學生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家長對學生的學習要有信心,在和教師溝通、聯系后,結合教師提供的信息,采用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地感受到快樂,進而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潛能生轉化的效果。此外,在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習慣的時候,家長在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后,要對學生做作業的情況進行監督,輔導學生做題,讓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五)促進潛能生積極學習
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為基礎,促進學生數學知識學習動力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促進潛能生進入數學知識的學習氛圍中,真正為學生的高效化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選擇和潛能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相適應的生活化場景,引發潛能生學習的共鳴,從而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解“時分秒”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鐘表的運動進行觀察,并讓學生畫下來。教師通過對比鐘表指針的不同,提高潛能生的學習觀察能力。只有調動了潛能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才能真正提升數學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家校合作可以讓潛能生進入更輕松、溫馨的學習氛圍,也可以讓教師和家長更全面、更有針對性地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學習特點、遇到的困難出發,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達到完成潛能生轉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