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職務之便對超限大貨車放行,不但違反了公平原則,也給道路安全帶來威脅,更給國家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希望所有相關公職從業人員都能夠遵紀守法。”
——中國公路學會法律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范金國
新聞背景:近日,有媒體報道了某高速收費員充當“逃費內應”,屢次幫助超載大貨車逃避超限補償費,并從中索取共計17萬余元好處費的消息。日前,這名收費員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目前,綜合運輸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問題仍比較突出。比如空間布局與結構功能仍不完善,支撐能力有待加強。又如各種運輸方式融合不足、銜接不暢,物流效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現代物流中心副主任李彥林
新聞背景:9月9日,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研究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問題,并指出“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相比傳統基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基建有著全新的內涵和能效,是通向數字孿生世界的‘鐵公基’,更將成為未來引領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動能,我們應該以新的視角、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認識和解讀數字基建。”
——“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成員安筱鵬
新聞背景:2020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近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成員安筱鵬提出,數字基建是構筑數字孿生世界的“鐵公基”,將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支撐。
“交通發展帶來的最實際的一個變化就是物流成本的降低,農產品銷售對物流成本非常敏感,物流成本降低直接促進了電商發展。”
——交通運輸部法制司羅洪波
新聞背景: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幾位交通運輸行業扶貧干部和典型代表分享了他們對交通發展變化的切身感受。
“國家發展高速公路,目的是為了提高交通效率、激發社會活力,而不科學、不合理的限速,恰恰背離了這一初衷。希望各地相關部門認真對待群眾呼聲,嚴格執行上級規定,讓高速公路限速更科學、更合理。”
——廣州日報評論作者連海平
新聞背景:日前,一些司乘人員反映,山東省內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限速不規范,一些路段限速設置不合理,一些路段限速標準忽高忽低,既影響通行效率,也增加了開車危險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