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稽核工作的重點打擊對象
“大車小標”
所謂“大車小標”,是貨車在各省ETC發行機構辦理電子標簽時,登記車型與實際車型不符,如實際車型為6型貨車,登記車型為3型貨車,在貨車按車型計費的前提下,企圖少交納通行費。稽查員可通過數據庫對車型、重量、費額等信息進行篩查,對行駛過本路段的有嚴重“大車小標”行為的貨車進行記錄,在收費站現場對此種車輛進行攔截追繳,并依照相關文件勸導司乘人員進行OBU標簽內的車型改正。
京蔚高速在收費站入口執行“有人值守”系統模式,稽查調度室配合上級單位建立聯防聯控機制,使該現象得到有力扼制。
謊報入口站
自2020年1月1日0時,實行分段計費、出口收費政策后,大部分司乘人員提前安裝了ETC電子標簽,嚴格遵守分段計費原則,但也有部分司乘人員由于不了解最新收費政策等原因而做出逃漏通行費行為。以京蔚高速為例,有司機上道拔出ETC卡,從人工車道領取CPC卡,造成稽核系統顯示OBU收費為0;同時,下高速時不愿出示CPC卡,只出示未成功記錄費額的ETC卡,導致收費軟件顯示“無入口信息”,司機心存僥幸謊報入口站,企圖少交通行費。
“跑長買短”
“跑長買短”指車輛超時后企圖利用ETC計費漏洞少交通行費的行為。稽查員可通過稽核系統對該車出入站名稱、出入站時間、行駛里程等信息進行比對,結合車輛行駛速度,判斷該車輛是否超時,從而對其進行通行費追繳。
假“綠通”車輛
2020年,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貨車,需安裝ETC并且在預約平臺進行預約,才可進行“綠通”車檢驗,但在實際車輛通行過程中,申報的“綠通”車輛中仍有部分存在貨物種類、容積、重量不符合規定的情況,需收費站工作人員現場對其進行查驗。
以廣東省路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汕湛分公司為例,對于“綠通”車輛查驗施行了多方位全面監管。在現場開啟微型攝像儀查驗“綠通”車輛,及時將視頻錄像上報給監控中心;根據相關文件標準,監控中心、現場工作人員分別對其進行復核稽查,嚴格查驗該車輛是否符合“綠通”標準。
01 案例
縝密分析數據,實現精準打逃——關于利用滯留通行卡偷逃通行費類型的探討
為有效防范、治理偷逃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的違法行為,山東高速集團臨沂分公司收費稽查中心對收費數據進行精細分析和排查,發現滯留通行卡的逃費方式,并采取有效措施查處該類型逃費車輛10余輛次,追繳通行費近10萬元。其中,車牌號為魯Q6*2**的車輛行駛路徑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多省市,全程累計逃費額達到6萬余元,涉及山東省內逃費額高達4萬余元。
滯留通行卡逃費原理
嫌疑車輛利用路網系統判定超時時間為七天,通過倒換自身領取的通行卡進行逃費。因倒卡車輛為同一輛車,系統無法通過分析門架通行記錄、牌識記錄及車輛超時等信息有效識別逃費車輛。
滯留通行卡逃費方式
車輛入口為甲收費站,目的地為丁收費站 車輛中途從乙收費站出口交費時謊稱通行卡丟失,按無卡交費后滯留甲站領取A卡,為了增加稽查難度,增加迷惑性,車輛使用從乙站領取的B卡從丙站再次下路,從丁收費站使用從丙站領取的C卡正常交費下路。
該車從丁收費站領取E卡上高速,目的地為甲地 中途從丙收費站出口時使用滯留的甲站A卡交費,領取丙站F卡上路,再次將入口為丁站的E卡滯留,到達目的地甲收費站時只繳納了丙甲之間的通行費,逃交了丁、丙之間的通行費。
該車從甲收費站入口領取G卡進入高速,目的地為丁收費站 中途從丙收費站出口時使用滯留丁站的E卡下路,到達目的地丁站時,只交納了丙、丁間的通行費,逃交甲、丙之間的通行費,之后循環調換CPC卡更改入口收費站,縮短交費里程,達到“跑長買短”少交通行費的目的。
改進建議
調整車輛超時判定條件 以出入口距離結合車輛最低時速判定車輛是否超時,通過車輛超時及時發現該類逃費行為。
通過CPC卡管理平臺添加滯留卡黑名單功能 經實車測試,將滯留卡添加到黑名單后,黑名單暫時沒有與車道軟件關聯。升級軟件后,管理平臺添加的黑名單信息將自動下發到車道,當客戶再次使用該卡時,系統自動提示。
升級門架監測系統 對門架監測到CPC卡入口時間不合法的車輛信息進行推送,再由稽查人員進行核查,可以有效減少因節假日免費等原因造成的CPC卡流失,防范車輛利用滯留卡偷逃通行費的行為。
建立滯留卡逃費模型 系統將多次無卡車輛及超時車輛信息進行推送(根據車輛出入口時間系統判斷超時),由稽查人員進行核查。
升級部級稽核系統 部級稽核系統暫時無法查詢車輛入口車道圖片及門架抓拍圖片,全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無有效聯系方式,給逃費嫌疑車輛查處帶來諸多不便。升級部級稽核系統,可查詢車輛入口及門架抓拍圖片,適時更新全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聯系表,方便查詢車輛信息。
建立逃費失信車輛數據庫 對失信車輛進入高速公路行駛軌跡進行重點盯防,并與社會征信機構對接,實施聯合懲戒。
02 案例
會隱身術的CPC卡
事件經過:
2020年8月18日14時22分,一輛車牌為鄂QE6***的白色小轎車從建始東收費站入口3號車道上站,收費人員按照正常流程進行操作,刷新收費界面未出現任何提示信息,于是收費員將CPC卡刷取信息后交付于司機并抬桿放行,司機駕車繼續行駛,就在此時,車道抓拍器閃動抓拍,收費界面彈出“ETC交易成功抬桿放行”“ETC交易成功不抬桿”的選項,收費員看到后立即向司乘詢問ETC設備安裝情況,司機表示并不清楚,于是收費員引導司機查看車輛是否正確安裝ETC車載裝置。
經核查,收費員發現該車輛裝有ETC設備,但車載裝置中只有OBU并無ETC卡且司機并不了解車輛ETC設備相關情況。見此情形,收費員判定該車輛行駛到ETC感應線圈范圍內被讀取到車載OBU信息但無ETC卡后,將CPC卡交付司機并放行。
該收費員下班時,收費界面顯示其當班領用通行卡160張,共發放通行卡95張,剩余通行卡65張。車道電子數據與入口實際剩余卡數量(65張)相吻合,但在監控室交接班時,圖像稽查、班次報表、日報表均顯示QE6***的白色小轎車信息為ETC車輛信息,卻無CPC卡發放記錄。而在出口站信息記錄中顯示,該車輛是以CPC卡作為通行介質收取的車輛通行費。
在各類數據不對等的情況下,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鄂西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建始東收費管理所收費管理員通過“部稽核系統”中的“門架通行記錄”查詢到該車輛的交易記錄,均顯示該車車載OBU“交易失敗,扣費0元”。由此斷定該車上站時,雖然OBU被感應成功但并未作為通行介質產生計費,而在領取CPC卡上站時,恰逢刷卡抬桿,車輛信息錄入CPC卡內。在抬桿前由于系統已識別該車的車載OBU信息,將該車判定為成功交易車輛,導致上傳至收費系統的車輛數據僅出現OBU數據而缺失CPC卡通行記錄,使CPC卡自動變為“二類交易流水”。
建始東管理所立即將此類情況進行上報,并將該CPC卡情況進行相關說明,最終將該卡計算為已發出數據。
【案例分析】
該車輛在入口上站時,應有兩條入口上站信息,一條為OBU讀取成功后的信息,一條為車輛刷取CPC卡的信息,但該車本次通行時卻只顯示OBU信息讀取成功,CPC卡的信息卻在圖像稽查中“隱身”了。
車輛從出口下站時,車輛OBU未讀取成功,車輛直接刷取CPC卡進行支付,此時CPC卡能夠正常刷卡收費,且顯示“正常卡內計服務費”,說明該車所持有的CPC卡通行交易正常。
查詢該車ETC門架記錄后,發現該車在門架數據中OBU計費信息均為異常,顯示“交易失敗”且計費為0元。在OBU異常情況下,在門架系統中無法查詢到車輛領取CPC卡的通行記錄,由此可判定該車輛的OBU信息讀取異常,而CPC卡計費方式為“卡內計服務費”。
【經驗交流】
及時收回CPC卡 如遇到車輛上站時有此類情形發生,收費人員應及時將CPC卡收回,作為卡內信息異常卡進行處理,并上交至監控室。
及時告知司機車輛情況 對車輛進行相關情況說明,在抬桿后讓車輛在車道稍作停留或者引導車輛停至安全區域,告知司機該車輛ETC相關情況,如若車輛僅有OBU無ETC卡或者OBU與ETC均安裝完整,應及時上報監控室查看車輛抬桿后的上站信息,確認該車上站持通行介質通行情況。
收費站出口收費人員在收到車輛交付的CPC卡時,應觀察車輛是否被讀取OBU信息以及CPC卡是否為正常計費,如若出現該車入口圖像顯示卡號為“0000000000”時,應當提高警惕,及時上報監控室查看車輛持卡情況。
根據《收費公路聯網收費運營和服務規程》(2020)中相關收費業務內容,ETC門架系統對于持CPC卡的ETC車輛,在CPC卡先產生交易的情況下,應通過OBU內入口信息、入口交易時間等判斷是否是針對同一輛車的重復交易,如判斷為重復交易,ETC門架系統應對OBU本次行程不做計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