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 100028)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路超限檢測站的監督管理工作。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在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安排下具體負責公路超限檢測站的治超工作。
公路超限檢測站設置引導崗、檢測崗、監督卸載崗、處罰崗。具體崗位可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專(兼)職方式設置崗位。引導崗負責將車輛引導進站,對不進站車輛進行記錄和處理。檢測崗負責對進站車輛的稱重檢測行為進行監督,維護現場檢測秩序。監督卸載崗負責對違法超限車輛的卸載或分裝等工作進行監督。處罰崗負責按規定對違法超限運輸車輛進行調查處理,負責相關文書制作等工作。
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在公路超限檢測站前方設置標志標線、安裝電子抓拍設備,引導貨運車輛進站接受檢測。電子抓拍系統建設標準、數據采集、處罰及反饋等與公安交管部門協商一致。在確保通行安全和具備條件的前提下,必要時刻對站前道路進行渠化改造。不按標志標線進站檢測的貨車,由公安交管部門依法處理。特殊情況下,引導崗可以使用停車示意牌和規范的指揮手勢,在站前引導貨車進站。
檢測崗負責監督貨車進入檢測車道進行檢測。檢測車道系統實現貨車車貨總重和外廓尺寸的不停車自動檢測,車輛號牌的自動識別,檢測圖像的自動抓拍,車型、限重、超限超載量的自動判斷,生成檢測數據,對合法車輛自動放行,對疑似違法車輛攔截和提示。經檢測認定的違法超限運輸車輛,檢測崗要求駕駛員簽名確認。對于車輛號牌、車牌顏色、車輛軸數、最大允許總質量等字段未自動采集數據或數據錯誤等情況,檢測崗可根據需要補充、修正,并注明原因。
系統應含大件運輸許可核查功能。對于違法大件運輸車輛,由處罰崗處理。系統具備重點車輛名單設置功能,能夠對多次違法取證未處理等重點車輛提示,由處罰崗處理。
對駕駛員已簽字確認的違法超限運輸車輛,監督卸載崗引導車輛至指定區域,監督違法車輛卸載、分裝、復檢等,直至檢測的車貨總質量不超過最大允許總質量,并做好安全管理。監督卸載崗應將復檢的檢測數據與檢測環節的檢測數據關聯。超限檢測站為違法當事人卸載、分裝超限貨物或者保管卸載貨物提供便利條件。
處罰崗利用信息系統核實車輛的車牌號、車型、營運車輛的道路運輸證號、駕駛員從業資格證號、車輛所屬運輸企業等信息,并按照相關規定和執法程序對違法超限運輸行為進行處罰。
對核查證件無效、車證不一致等大件運輸車輛,處罰崗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扣留和處罰,并責令違法當事人辦理大件運輸許可證件。對于多次違法取證未處理等重點車輛,處罰崗責令和監督其完成各項處罰。對于違法超限運輸的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等特殊車輛,除按相關規定處理外,還應進行記錄和審核。對當次違法超限運輸且已消除違法狀態的,處罰崗按照路警聯合執法規定制作“稱重和卸載單”并轉遞給公安交管依法處罰。
處罰崗完成處罰,或收到公安交管推送的案件信息后,放行車輛。
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匯總治超處罰案件信息,涉及本省的,抄送給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涉及外省的,抄送給相應省級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按照《公路安全保護條例》《道路運輸條例》等規定,對違法貨運車輛、貨運車輛駕駛人、道路運輸企業和貨運場所經營者進行處理,并反饋處理情況。
公路超限檢測站應建立健全執法信息公示制度,通過站內、網絡等渠道開展信息公開、公示工作,并提供監督舉報渠道。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應當通過網站、新媒體等開展信息公開、公示工作。
公路超限檢測站稱重檢測設備投入使用前應通過計量檢定機構檢定,驗收前應完成設備入網對接有效性檢測,后續使用應定期鑒定,并對稱重數據不穩定、出現嚴重偏差等異常情況及時修復和檢驗。
公路超限檢測站應建設視頻監控系統,為執法人員配置執法記錄儀,對引導、檢測、監督消除違法行為、取證、處罰等易發爭議環節進行全過程記錄。
公路超限檢測站應建立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制度,加強對站內引導、檢測、監督卸載、處罰、抄告等環節的監督檢查。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定期開展各站點數據的統計分析,通過定期通報、明察暗訪等方式,對站內執法工作進行檢查考核和監督指導。對于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單位和人員,按規定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公路超限檢測站是交通運輸部門開展貨運車輛超限檢測、認定、查處和糾正違法行為的重要場所和陣地,其重要意義和作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根據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工作要求,本文對聯合執法常態化下公路超限檢測站治超工作職責、業務流程、運行監督等進行了梳理和設計,進一步優化完善了聯合執法常態化下公路超限檢測站治超業務模式。相關成果能夠為鞏固公路超限檢測站聯合執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