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川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晉江市供電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對電力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多[1]。以筆者所在的運維班組來說,在2019年底所管轄的110kV變電站就達到了22座,從運維站駐地到最偏遠的一個變電站路程要40分鐘,同時變電運維班組又普遍存在人員配置不足的問題。面對著變電站“點多線長面廣”的現實問題,對運維專業的工作就有了很高的挑戰。而作為運維工作之一的倒閘操作,操作效率低下也屢屢遭人詬病,操作時間過長會造成檢修工作無法按期開展,進而影響送電,引發用戶投訴。因此,對提高倒閘操作效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運維提質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防”裝置是確保操作順序準確性的一種強制措施,是確保變電站安全運行,防止人為誤操作的重要設備。在筆者所在的運維班,五防系統的軟件版本過多,有的變電站五防系統和后臺監控機是共用一體機,使用程序煩瑣,五防邏輯設置也經常存在錯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因五防系統出現問題而無法操作,在這種情況下需等待具備資質的防誤解鎖專責到現場核實批準后才能使用緊急解鎖鑰匙。這無形中就延誤了大量的操作時間。因此這就對運維人員五防系統的應用技能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為沒有規范標準來對操作前的準備工作進行約束,因此運維人員普遍在操作前準備工作存在欠缺[2]。通常情況下均為按調度事先通知的時間節點到達現場,接調度指令后再進行五防系統開票,準備安全工器具進行操作。但是一是現場的安全工器具經常會因送檢存在缺失,二是大型操作比如主變單元或10kV母線轉檢修,需要的接地線數量很多,現場定置的接地線不夠。三是操作完成后布置安全措施需要的標識牌和圍網很多,現場不足。四是設備鎖具,經常會出現找不到鑰匙或者鎖具損壞無法開啟的情況。在這些情況下只能臨時去附近的變電站或運維站駐地拿,一來一回無形中就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倒閘操作票是進行現場操作的重要依據,操作票的內容能夠直接體現操作的各個環節[3]。當下操作票的填寫主要存在下述幾種問題,第一,操作票不具備針對性,操作的目的在于隔離檢修設備,保證施工安全,倒閘操作任務應與施工目的相結合,例如10kV接地線的裝設涉及開后柜門的操作,耗時較多并且裝設難度較大,因此宜按照檢修工作要求在相對應的可能來電側裝設就行。第二,操作票填寫較為煩瑣,在同個連續的操作任務中,有些已操作完的設備后期是不用再反復確認狀態的,比如設備‘就地/遠方’切換開關的操作,運維人員將此類操作檢查項目列入至操作票確認,或者將可不寫入操作票的內容寫入操作票,大大增加了操作量,導致操作時間延長。第三,沒有合理安排操作票填寫順序,因操作票需嚴格逐項操作,導致操作過程中為了確認某個設備狀態在主控室和開關場之間反復往返,耗費較多時間。
長期以來,電力系統對倒閘操作一直都是強調安全性,并沒有對操作效率提出具體要求,這就導致運維人員逐漸養成了緩慢操作的習慣,在操作過程中對速度缺乏重視,不具有緊迫感,主觀上認為放慢速度會提高安全性,只要順利完成操作便完成了任務,并沒有重視操作效率。
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管理“五防”裝置,嚴格管理解鎖工具,做好電腦鑰匙充電及維護工作。加強對室外“五防”設備的維護,狀態檢測器因風吹雨淋經常會出現銹蝕或堵塞,應定期進行除銹除塵處理[4]。定期組織廠家來對運維人員進行培訓,使運維人員能熟練掌握各個五防軟件版本的操作,掌握簡單的五防邏輯設置,能現場處理一些較常見的因邏輯設置問題而導致無法五防開票的問題,盡量避免因此類故障造成操作延誤。
大型操作前,提前一天到現場對安全工器具、接地線、標識牌、圍網、設備鎖具、后臺監控機、內網電腦等進行檢查,根據操作人員數量、檢修工作需要的接地線組數、安全措施,對現場的環境和工器具做一個判斷,如果數量不足需提前做好準備。同時一些安全措施比如主變圍網的插桿,視現場使用環境可以考慮提前布置,這樣能節省操作后圍網的布置時間,加快辦理工作票的效率,讓檢修工作能按時開工。
重新全面梳理各變電站的典型操作票,建立統一的操作票實施細則。明確哪些內容需要上票或者無須上票,細化簡化不必要的操作步驟。其次,運維人員在寫票的時候應根據現場設備的路程來合理安排操作步驟。操作票的執行規定是需嚴格按票逐項操作,因此有些可以在同一個操作地點一次性完成的確認項目可以一起完成,避免因來回走動浪費大量操作時間。舉個例子,在主變單元轉檢修的操作中,在斷開刀閘前應確認開關狀態,運維人員根據現場情況在寫操作票的時候可先在110kV變電場一次性確認完所有開關機械指示后再到主控室確認電氣指示。
在大型操作時,可考慮在原有操作人員基礎上增派一至兩名操作輔助人員在必要的時候提供幫助,比如主變低壓側手車開關一般都重達三四百斤,單靠操作人員有時確實比較難實現推拉的操作過程,而監護人出于監護職責又不能出手幫忙。如果有操作輔助人員就能在一旁幫助做些搬扶等配合性的工作,使操作過程能順利完成。另外還應額外增派一次和二次部分的檢修人員,在運維人員操作過程中碰到設備故障問題時能及時介入處理。筆者所在的運維班組在大型操作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因10kV地刀鴨舌被閉鎖無法下壓而中斷操作的情況,而這大多是因為內部的機構問題,檢修人員在現場能馬上處理,這無形中也能節省大量的操作等待時間。
運維部門在平時應加強宣貫培訓,讓運維人員明確自身責任,清楚提升倒閘操作效率的重要性。同時可量化操作時間,根據不同操作任務、操作量來制定一個標準的操作時間,對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操作的運維人員給予獎勵,對于非設備原因而又操作超時的人員給予適當的處罰。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倒閘操作中影響操作效率的幾個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目的在于通過提高運維人員的思想認識、技能水平以及運維部門內部的協同合作,能實現預期效果,促進110kV變電系統穩定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