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添 遼寧省委黨校
我國傳統體育項目包羅萬象,其中經典項目有蹴鞠、木射、捶丸等,這些傳統體育項目歷史悠久,具有較強的對抗性,對于游戲參與者的游戲技能以及身體素質也具有較高的要求。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體育項目逐漸增多,人們對外表的追求也日益強烈,女生為保持身材苗條,通常選擇具有現代藝術氣息的室內運動,比如,普拉提、鄭多燕健美操等,男生則選擇待在健身房進行器械訓練,一味地追求線條美感,而對于能夠延年益壽,預防疾病的中國傳統體育不理不睬,不利于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
傳統體育養生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養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體育養生以人體自身的姿勢調整、呼吸鍛煉、意念控制等方式,使其身、心、意三者融為一體,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啟發人體內在潛力,而且又能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智的目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我國體育項目從古至今時光悠久,留下了許多經典的傳統體育,也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也是傳統體育健身項目中最古老的健身方法。養生,顧名思義,在中國文化字典里,就是延年益壽的意思。自古以來,我國就流行追求長生不老的秘訣,比如,早期第一任皇帝秦姑皇,為追求長生不老,派出五百童男童女前往東海尋藥。后有東晉晉哀帝、唐太宗李世民等先后因追求永生的偽科學行為,最終導致慢性中毒而亡。養生,又稱攝生,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內篇》。我國傳統文化里養生注重的主要有三點,即精、氣、神,以人體自身意識為主,有目的通過外界行為調整自身內部平衡。古人常說,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納取山川河流之靈氣,由此可見,以意養神,以意帶氣,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養生之道。
我國傳統體育養生,比如太極拳,講究柔中帶剛,以靜制動,整體動作相對緩慢,通過調整自身呼吸以及形態,從而達到與大自然相互依賴的和諧關系,太極拳能夠幫助我們調整心態,維持身體平衡,在修身養性的同時還能夠鍛煉身體。太極拳是我國武術項目的一種,作為我國傳統體育養生項目之一,在醫學上、理論上、地理環境等方面與現代體育養生項目都有所不同。
現代體育養生項目,更側重于競技類運動。比如,擊劍運動,對于擊劍運動員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平衡力訓練都有很高的要求。其作為武術類項目之一,具有更強的技巧性和表演性。而傳統體育養生項目,以技巧性為重點,更加注重穩扎穩打,求平穩,不符合現在體育的競技精神,影響了體育運動走向競技類的步伐。
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文明的高度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不僅僅指身體的強壯、無病,更重要的是精神、心理等各方面的健康。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加大,人們對于身體健康更加注重,健身房的興起成為當代年輕人的首選。傳統體育養生項目簡單易學,適用人群范圍廣,在全民健身計劃的推廣之下,對時間、空間沒有局限性,打破了現代體育的局限性,為體育養生提供了更多選擇。相比于現代體育養生項目而言,傳統養生思想更加符合人體學的要求,不僅能夠為我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還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通過傳統體育養生方法的實踐,可以促進人們身心的健康,傳統體育養生方法如太極拳、健身氣功等,方便各類人群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進行鍛煉,并收到切切實實的鍛煉效果。除此之外,就現代社會壓力而言,傳統體育養生的慢節奏運動更容易幫助人體放松,緩解精神壓力,減緩醫學壓力。比如,太極拳以氣養性,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調節人體氣息,長期堅持,既能夠緩解鍛練者的心理壓力,還有益于身心健康。
現代文明的高速發展,醫學技術的進步,傳統體育項目的生存問題成為重點。眾多學者對于傳統體育養生和現代體育之間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傳統體育養生墨守成規,不符合現代體育文化的發展,應在維持原有核心內容的基礎上,對自身作出調整與改變,適應現代文明才能走的更加長遠。反之,部分人認為,傳統體育養生是我國傳統文化,是古文明藝術的代表,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與古代哲學思想,而且,傳統體育養生是根據醫學、生物學、哲學等各方面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在現代養生體育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就目前現代體育文明發展而言,傳統體育養生思想要想穩步發展,應當根據社會的實際發展需求對自身進行調整,結合傳統體育養生的功能,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創編與整理,逐漸融入現代社會發展的環境中,與時代結合起來,走科學化道路,才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為保障傳統體育養生的長期發展,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改變對傳統體育養生的思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傳統體育養生的發展問題,人們的主觀思想意識轉變是促進其發展的重要武器。就當代年輕人而言,所謂養生,第一想法無非就是早睡早起、保溫杯不離手,對于體育養生幾乎是零概念。因此,針對此特點,可以借用現代網絡平臺以及新媒體的應用加強傳統體育養生的推廣,讓更多的人群認識傳統養生,了解傳統養生的內涵。
(2)與校園教學相結合
學校是傳授知識的殿堂,對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我國教育環境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學生未來更好的發展,更加側重于對學生的教育任務,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政策的改革,體育考核也逐漸納入學生的必修課,因此,增強學生體質與身心健康已成為校園教學不可忽視的問題。校園體育項目,大多以跑步等競技類運動為主,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容易形成逆反心理。所以,針對此情況,傳統體育養生不受場地的限制,能夠滿足不同人對于體能訓練的需求,而且學校受眾人群廣,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學校里進行傳統體育養生教學,不僅有利于傳統體育養生的發展,還能強身健體,鍛煉學生的身心健康。
(3)與現代醫學相結合
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體育養生不僅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特征,而且又不斷的吸收傳統中醫學的理論與思想。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類疾病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頸椎病、冠心病、靜脈曲張等病癥在傳統體育養生的作用下,都能有所改善。傳統體育養生本身就涉及醫學理論,現代醫學科技雖然進步迅速,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將現代醫學理論與傳統體育養生相結合,對于醫學行業的發展將是一個新的機遇。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體育養生項目在提升人體健康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傳統體育養生項目作為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傳統體育養生教學不僅可以幫助人體增強體魄、愉悅身心,發展當代年輕人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也可以進一步繼承與發展我國優秀的武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