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秋 華電和祥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實現國家經濟的穩定增長。國家需要對國有企業的發展進行監督和干預,一旦發現國有企業存在貪污、腐敗的現象就要予以處理,從而保證國有企業的穩定運行。同時為了保證國有企業的經濟水平,也需要設立監察工作人員監督相關人員工作完成的質量,并以此為工作基礎對國有企業的運行提供支持和幫助,促使其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的產業支柱,我國無論是在資金還是在政策方面都提供了支持,這讓國有企業未來的發展更加光明。并且我國國有企業也占據了國內外大量的市場,且自身擁有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結合這些現有的資源,國有企業能從我國眾多的經濟體當中脫穎而出。面對如此優渥的發展條件,國有企業的發展勢頭和速度自然不可小覷。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當中,由于國有企業的領導力量經常會產生一些歪念,有時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顧企業的發展和安危常常貪污受賄,這些不良風氣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正常的發展,領導權力的濫用,導致國有企業發展受到威脅,其本身的經濟效益也受到了影響,歸根結底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對于領導層權力的監管力度不足,才導致這些問題的產生[1]。
紀檢監察結構在國有企業成立之初就被設立用來監管國有企業生產、運行和發展中存在的貪污腐敗現象,為了保障國有企業的正常運行和發展。紀檢監察部門設立了許許多多的監管政策用來規范企業員工和領導者的行為。這些政策對于國有企業的成長發揮了獨特的效用。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產業結構的發展使得紀檢監察部門對于國有企業的約束力越來越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在一段時期內過于重視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家的視線都集中在了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上面,自然忽視了紀檢監察工作的執行狀況,導致該部門的執行力度減弱;其次是由于快速變革的產業結構和理念導致過去的紀檢監察工作未能適應其發展變化,過去的紀檢監察工作宗旨與當下國有企業發展的實際狀況不相符,這就使得監察工作無法做到位。最后是由于制度缺陷造成的監察工作上的漏洞,使得國有企業發展當中存在的弊端無法得到及時的解決。
在國有企業的發展和運行過程當中,紀檢監察部門一直未能充分履行自身的職責。對于國有企業自身來說,監管部門的職能也未能充分發揮出來。歸根結底這是由于國有企業對于監督管理工作認識不到位所造成的結果。國有企業的發展一直采用過去的傳統模式,這也使得國有企業當中的監管工作沒有落到實處,在這些影響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的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沒有得到加強[2]。
國有企業的發展當中很容易出現權利分配不均的想象,這種現象使得國有企業存在著很多權力部門和職位,若是對這些職位和部門人員監管不嚴就非常容易使企業內部出現貪污腐敗的現象。因此制定完善的權力監督體制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加強領導層的監督。在國有企業當中領導層一般都決定著企業發展的方向。若是領導層將自身的權力濫用,很容易出現以權謀私的現象。只有加強對領導層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對領導層權力進行分化,才能杜絕以權謀私現象的發生。
慎重授權。國有企業作為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的領導關乎著國家經濟的繁榮,而國有企業領導人作為企業的最高決策者,其決策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國有企業領導者一般都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對權力實施進行制約。從現有國有企業的發展來看,很多時候出現的貪污腐敗現象都會由于領導層的權力過大,人在大權在握時,自身的貪念也會大幅度增加。這并不利于國有企業健康的發展。為了杜絕此類情況的出現,監管者需要將決策者的權力進行公開化和透明化,這樣才能將權力者的貪念扼殺在搖籃中。
從紀檢監察面對的群體來看,一般出現貪污受賄腐敗的人群往往都是權力過大者,由于被監察人的權力大于紀檢監察部門的權力造成了該部門職能的擱置。國有企業設立監察部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的權力得到合適的運用。通常情況下,凡是涉及資金和權力的部門和人員都可能會出現行為偏差,紀檢監察部門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加強自身的監管執政,有效防治損害企業利益行為的出現。
傳統的企業紀檢監察部門的管理方式對于員工的發展是一種制約。會讓員工從心里產生抵觸情緒,這就抑制了員工個人潛能的增長和發揮。為此創新紀檢監察體制機制做到監察部門的目標與工作人員一致,二者相互合作和互補,共同為了企業的發展而貢獻心力。對于監管工作當中出現的問題和情況,監管部門要與企業相關部門進行協同管理,實施聯合調查以及信息共享,這就會形成一種新型涵蓋了全體職員和各個環節的紀檢監察體制機制。
總的來說,國有企業的發展需要受到監督和制約,對于企業發展當中出現的貪污腐敗現象,監管部門要嚴查,其采取的方式需要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開展新的監管機制將腐敗現象扼殺在搖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