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文 山東安達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事物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技術也不例外,若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技術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不斷進步,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技術必然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無法建造出質量更優、更加符合人們需求的優質建筑。所以,進行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技術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能夠使建筑工程更好地完成,能夠給社會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動力。
工業生產中往往會使用一些化學制劑,例如在選礦的生產過程中,礦床的銅礦含硫量是相對較高的,當其與水體和空氣接觸后就會發生反應而形成強酸性的氣體。并且會伴有一些液體。然而工業建筑內的通風除塵管等設施大多數都是鐵質結構的,一旦與強酸氣體發生反應就會產生腐蝕的現象。盡管相應除塵設備已經涂抹了防腐蝕的材料,但是對于長期的使用來說是沒有太大作用的。若再次進行防腐蝕材料的涂刷也會對人力財力造成一定的損失。
通過調查不難發現,現有的通風除塵系統的磨損部位大多是在風管彎頭區域。雖然會定時對于風管內部堆積的灰塵進行清理,但是結垢和積灰的現象也仍然會出現。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風管的有效使用面積就會被縮小,管內的風速也會加快,粉塵也會在較為狹窄的彎頭區域產生劇烈的摩擦,從而使得風管出現冒塵、漏塵等現象,對于通風除塵系統的工作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工業建筑內的生產環境就會變得惡劣。
通風除塵設施往往存在易腐蝕、易磨損等問題,再考慮到環境的保護等各個方面因素,在設計中可以選取玻璃鋼材質的材料作為通風除塵系統的風管。與鐵質風管相比,玻璃鋼材質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一是耐腐蝕性好,有較強的抗酸堿腐蝕性,能夠有效抵抗pH4~9.5的流體侵蝕。一般情況下,鐵質風管的使用壽命往往不超過10年,而玻璃鋼材質的風管使用時間可以長達50年。二是耐磨性好。將兩種風管內分別置入同等規格的泥漿和細石,同時旋轉300萬次后,可以發現鐵質的磨損量為0.52mm,而玻璃鋼材質的僅為0.21mm。三是由于玻璃鋼材質較為光滑,因而具有較小的摩擦阻力和較高的輸送能力,可以有效的避免管內發生粉塵等雜質堆積的現象。基于以上幾點,不難發現對于玻璃鋼材質的風管不需要進行防銹處理等操作,對此可以節約大量的維護成本。
因為供熱通風以及空調工程需要消耗較多的能源,所以在開展供熱通風和空調系統施工的時候,借助系統節能技術能夠顯著減少對于能源的消耗,可以給相關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在開展系統節能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重視這樣幾點:
(1)如今建筑行業開始高度重視綠色建筑工程,主要就是為了借助綠色建筑工程來減少對于能源的消耗。其中供熱通風和空調系統屬于建筑工程采暖通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需要合理地使用系統節能技術,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能夠借助可調節空調系統,參考室內的變化,做出合理的調節,進而使得室內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2)在開展系統節能技術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于室外新風量的分析,因為室內空調系統屬于一個封閉的狀態,要是充分地使用室外新風量就能夠有效地改進室內空氣質量,使得施工效果得到保障。不過在測量室內新風量的過程中,需要持續提升空調系統的穩定性,仔細地檢查自動調節系統,有效地調試排煙系統和水系統等部分,把濕度和溫度等因素當作主要的考量內容,如此可以更好地保障供熱通風和空調工程的施工質量,使得供熱通風和空調處于一個穩定的運行狀態。
如果作業機沒能達到正常的工作效果,就會出現灰塵外揚的現象。對于這個問題,要做的是防止無用風進入管道,因此,要將吸風罩和風道內的灰塵等雜物徹底清理。同時需要注意讓空氣通過物料后部或者是下部進入除塵設備的風道。機器的進風口也要及時檢查,避免出現風口過小或是風道堵塞等問題,給機器帶來不必要的阻力。注意風管結合處,主要是檢查有無漏風現象。如果管道漏風,通常情況下會出現風機風量正常、吸風口風量較小的情況。除此之外,要及時檢查水平管段內部是否有灰塵等雜物或者是否有水氣凝結等現象的發生,避免設備的除塵效果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操作設備器械一定要遵循規范的流程。對于風機的啟動、運轉等操作一定要按照正確的順序和流程進行。特別是在操作離心通風機之前,為了保證其正常工作,一定要保證風機總風門是關閉狀態的。在通風機的旋轉過程中也要進行仔細的觀察,力求做到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以便能夠迪歐一時間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為確保葉輪的安裝牢固、轉速合理、運轉平衡,也要及時對風機葉輪進行檢查。此外,除塵機在工作的過程中,也需要相關人員觀察出灰口的密閉情況,以便保證灰塵能夠及時排出。同時也要對除塵機進行定期的維修和養護,保證機器能夠處在正常的運行狀態。
綜上所述,通風除塵技術是工業建筑中一項系統又復雜的工作,為了保證工業生產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生產過程中要格外重視通風除塵工作的進行。對此,工業企業應該綜合考慮各種除塵技術并結合實際情況,選用最為妥帖的通風除塵方式,以此來實現產品質量的提升,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