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予 遼寧省沈陽市沈陽農業大學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相互融合與新時期現代企業發展不謀而合,這種全新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不僅能夠優化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結構,還能進一步提高財務數據的利用效率。二者的融合發展可以看作是優劣互補的交融過程,不僅能夠規避很多財務風險問題,還能幫助企業管理層解決很多財務管理問題,以此保障現代企業經營生產活動的順暢進行。
現代企業在進行戰略目標設定、規劃方案設計的時候都需要從各類財務報表中提取有效信息,這就要求財務部門必須順應時代發展需求不斷提高數據信息的收集匯總整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使得財務信息資源得以共享交流,經營生產全過程涉及的財務信息會被分類匯總,為企業管理層及其他部門的財務報表查詢創造了更為便利的條件。信息資源的共享交流使得企業的經營生產工作變得更為順暢,也為生產計劃確定、銷售方案設計、材料設備選購提供參考建議,以此保障企業資源配置得到有效利用。
如前所述,企業財務及管理會計在工作范圍及依循的工作準則上有所差異,進而造成企業財務及管理會計工作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匹配屬性。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融合時,因制度執行問題而導致管理漏洞問題時有發生,如制度中涉及兩者時權責不清晰,管理水平不高等現象仍存在,暴露了企業財務及管理會計因制度缺陷而引起管理效率降低這一問題。
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屬于彼此有關聯而業務有區別的范疇,在財會人員配置及綜合能力環節存在需求與能力不相適應的問題。一是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不分或崗位職責重疊,兩方溝通對話方式存在障礙;二是企業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人員年齡結構老化,導致兩者無法滿足新時期企業財務管理需求。由此折射出,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質能力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規范性可謂現代會計管理制度的一大亮點,也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能夠高效順暢開展的基礎所在,規范系統的管理制度不僅能夠約束會計人員工作行為,還能盡量避免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更多徇私舞弊的不良情況。管理層在對會計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優化的時候需要從企業經營現狀入手,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順暢進行提供參照依據,在此基礎上引領企業發展、劃定管理權限、明確領導職責、規范員工行為,以此保障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工作的完美融合,并為企業的戰略目標設定提供準確財務參考數據。
這兩者的有效融合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因此這就不能操之過急,需要循序漸進推動融合。第一,及時轉變相關人員的工作思想,促使其充分了解財會與管會的內涵、特點、功能和作用。同時加大對這兩者的研究,掌握兩者的差異性,從而找到結合切入點,開展有計劃的融合工作。第二,管理層必須明確相互融合的方式,并及時調整和完善會計管理機制,確保兩者融合之后會計機制還可以順利實施,以此強化財管效率。第三,將財會和管會之間的差距減少,以此促進兩者融合。
財務管理可視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在企業經營管理流程中,需要始終圍繞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展開財務工作。不管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針對哪方及面向何處,兩者都主張通過彼此融合助力企業經營目標的達成。為此,作為現代企業而言,要秉持企業經營管理現代化理念,在企業內部灌輸強調財務及管理會計融合的意義及途徑,在企業內部營造濃厚的內控理念及氛圍,從而促使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能夠在同一目標指導下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實踐證明,企業財務及管理會計的分割主要由企業經營者財會管理理念單一或短缺所致。受此影響,財務及管理會計各司其職不相溝通,一些財務信息資源無法共享,必然會導致企業內部財務信息披露缺乏公正性,企業經營規范度必將嚴重受損。
在財務會計之中,在收集相關數據的時候需要先進行會計確認,然后再開展會計計量,并及時填寫會計憑證,其體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財務報表,二是明細賬。在管理會計之中,在收集相關數據的時候需要先從實際情況入手,對數據實施科學篩選,并運用建模的方式去計算。可以發現,這兩者不管是數據收集還是結果獲取方面都存在很大區別,但其數據來源卻是極為一致的,即財務會計數據是管理會計數據的來源。如果要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就要重視起對技術的應用,通過相關技術處理最初得到的信息,構建起數據庫,使 ERP 系統和會計信息之間相互銜接起來,實現資源共享。這種共享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使會計工作者及時了解對方的實際工作情況同時獲得相應的信息數據,整體極為便捷。
總而言之,面對新的企業發展形勢,管理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是有必要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并謀求采用這種新的發展模式,來增強企業會計工作的實際效能。同時,通過實際應用也能發現,財務會計與企業管理會計的有機融合,不僅有效推動了會計工作的整體化進程,而且為企業會計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可參考依據。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財務會計工作與管理會計在融合過程中,雖然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績,但是這其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