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加鑫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泉州供電公司
經濟發展過程中,離不開電力資源支持。電能傳輸與分配操作中,產生的損耗比較多,該類損耗被稱為線損。部分線損非可控制的損失,主要是電能傳輸期間,線路內存在電流通過,會加劇電能損耗。部分線損為可控制性損失,比如供電企業人員偷漏電、漏抄、錯抄行為。如果可以控制該類線損,將會明顯降低線路損失。供電企業低壓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可以全面反映出低壓臺區規劃設計、生產運營、經營管理。低壓臺區線損,可以利用管理措施與技術方式,合理控制線路損耗。
雖然多數供電企業、基層供電所,建立和完善降損節能小組,明確劃分小組的職責與義務,然而在具體實踐中,沒有發揮出小組的作用價值。供電企業電力營銷人員、供電所線損管理人員,在管理和統計低壓臺區線損時,極易出現人員不足問題。此外,供電臺區未按照轄區實際情況,建設低壓臺區線路負荷資料、電網設備基礎參數臺賬,加劇線損管理漏洞。
現階段,供電企業與供電所的低壓臺區人員的思想意識不到位,對于低壓他去供電范圍的用電客戶,沒有遵循標準化抄表程序,也未遵循制定抄表日常與計劃。極易導致低壓臺區抄表、收繳電費的不穩定性,從而加劇低壓臺區線損波動。此外,部分人員隨意估抄、漏抄問題嚴重,由于當月線損超標,因此對客戶電量進行隨意調整,從而導致線路損耗不準確。
當前,大部分供電企業可以遵循國網標準,準確計量電能。但是部分供電企業,當低壓客戶運行表計故障時,無法及時發現和處理,從而加劇電量流失,還會導致低壓臺區線損增加。此外,供電所實施換表操作時,未遵循標準化流程,也未辦理業務工作單,無法及時抄錄電量。此外,部分計量裝置有效期超限,未做好校驗處理,致使計量裝置出現誤差時,無法及時發現問題。
對于供電所低壓臺區供電范圍,主要應用三相動力電,客戶會隨意擴大電力容量,從而導致低壓配電線路末端產生低電壓問題。此外,偏遠地區用戶的建房掛線竊電、照明竊電、婚喪掛線竊電行為比較嚴重,該部分損失電量歸入到低壓臺區線損中,相應加劇低壓臺區線損。在農業繁忙時期,農業生產也存在抽水掛線竊電行為,從而增加低壓線損率。此外,部分農村地區的計量表計不加封,從而導致用電客戶竊電行為嚴峻。
在供電所低壓臺區運行期間,配電柜老化、漏電現象比較多,總包與分保投運率低下,此時會導致低壓配電線路漏電斷路器無法動作。基層供電所不注重維護低壓配電線路設備,農村地區有線、電信線路和低壓配電線路共桿,此種不規范現象,極易導致漏電問題。此外,低壓臺區配變、低壓配電線路三相負荷不均衡,也會加大用戶末端低線路損耗。
供電企業、供電所開展低壓臺區線損管理工作時,工作過程非常復雜煩瑣。因此必須完善低壓臺區線損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線損管理制度。由供電所所長擔任組長、電力人員為組員,建立低壓臺區線損工作小組,按照自身職責,準確劃分線損管理工作。此外,供電企業聯合低壓臺區實況,制定線損工作標準,全面提升低壓臺區線損管理建設效率。
低壓臺區供電范圍內,必須選擇具備統一化標準的電能計量表,嚴格劃分等級。按照線損分析、低壓臺區高線損原因實施分析,對電能計量裝置、表計進行不定期檢驗。保證計量裝置配置完整,保養和維護各裝置,全面降低計量裝置差錯率,合理控制線損計量與線損問題。
為了全面降低低壓臺區線損目標,應當在監察工作中,注重檢查和維護低壓臺區用電裝置,特別是低壓臺區電能計量裝置。第一,檢查用電裝置、點能計量裝置的一次接線、二次接線的正確性與一致性;第二,注重檢查電能表能否利用電流互感器、對電能計量裝置的合格性、安裝正確性進行檢查;第三,注重檢查用電計量、繼電保護裝置的安全運行;第三,定期開展電力法律知識宣傳,確保群眾掌握點知識與相關法律。
在每年年底,對低壓臺區線損完成度、管理狀態進行收集與調研,準確計算低壓臺區考核線損值,調動臺區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對線損考核計算公式進行調整,遵循降低值、升高值,明確獎懲機制,每月度實現。
第一,注重加強低壓臺區供電范圍內,重點區域用電排查,高度關注存在偷盜用電的行為。第二,使用專用型計量箱,實施反竊電處理,積極預防電能表箱與計量箱,以免被不法分子破壞。供電企業應當應用標準化防盜裝置,聯合公安部門,注重懲處不法分子。
供電企業應當在針對運行時間長、能耗高的低壓配電變壓器,及時設備更新與升級處理。注重提升設備的復雜率,減少低壓配電柜漏電損耗。加大低壓配電設備的日常檢修、維護管理力度,降低配電線路損耗,全面提升電能的有效利用率。
綜上所述,供電企業開展低壓配電臺區線損的精細化管理,能夠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供電企業與供電所,應當做好探索與調研,深入分析低壓臺區線損影響因素,采用建立和完善線損管理體系、加強管理電能計量、注重配電裝置用電監察、科學明確線損考核指標、加大反違章反竊電力度、及時更換高能耗設備等精細化管理措施,全面提升低壓配電臺區線損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