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忠大,李 航,張 勇
(1.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飛機維修工程學院,廣州510403;2.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廣州510640)
國務院2016 年7 月印發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通知在實施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中,重點提到要發展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要突破虛實融合渲染、真三維呈現等一批關鍵技術,形成高性能真三維顯示器、智能眼鏡、動作捕捉和分析系統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設備。
此外,國家發改委2016 年8 月印發了《關于請組織申報“互聯網+” 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的通知》。發改委決定組織實施“互聯網+”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重點提到虛擬現實技術[1],并把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納入專項建設內容。
A320 型 3D 機務維護模擬機[2]將機務維修中的實體可見硬件設施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轉化成虛擬仿真硬件,提供學習便利給飛機維修學員,同時也拓寬了學校的教學方式。
飛機維修模擬機通常包括飛機維修中的諸多板塊,例如機械和電子方面的故障模擬。同時還有發動機起動、滅火、燃油系統、空調系統等系統模擬。
雖然飛機維修模擬機對于飛機維修的教學不可缺失,然而各大高校在具體使用飛機維修模擬機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飛機維修模擬機授課不夠標準化[3],每個老師按照自己制定授課內容和授課方案,缺乏統一標準。
飛機維護模擬機自投入使用以來學生反饋良好,但尚無配套的成熟教材,筆者查閱當當網、AMA ZON 等各大售書網站,均無相關教材,但此類教材實屬當前各大機務培訓學校和航空公司的急需教材,故開發此類教材意義重大且刻不容緩。
目前飛機維修模擬機授課未對飛機電子和飛機機電專業領域加以區分。
(1)民航飛機故障排除的根本依據是AMM 手冊(飛機維護手冊)及TSM 手冊(故障隔離手冊),模擬機在實現系統操作、測試、故障診斷和故障排除等功能時要結合手冊同步使用,以避免出現誤操作。
(2)參考上述飛機維修手冊,同時根據學生目前的知識體系,深入淺出地實施教學,將整個課程分為入門操作(不分專業實施教學)、基礎操作(不分專業實施教學) 及擴展操作(分電子與機械專業實施教學)三個部分。
入門操作主要包括飛機維修模擬機的正確使用,基礎操作主要包括駕駛艙儀表熟悉和飛機通電檢查以及駕駛艙面板使用和顯示規則等一些基礎類項目,擴展操作主要包括典型飛機故障排除及維修,這三個部分由淺入深,使學生對飛機維修模擬機由了解到熟悉,符合學生認知特點,便于他們掌握相關知識[4]。
A320 機型3D 機務維護模擬機用觸摸屏顯示器替代飛機駕駛艙的真實面板,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串屏,黑屏等現象[5],給初學者提供了錯誤的駕駛艙面板分布信息。
因而,在使用A320 機型3D 機務維護模擬機前,必須對其進行檢查,若出現串屏現象,可通過模擬機控制面板調整屏幕順序以恢復駕駛艙正確的面板分布;若出現黑屏現象,則應檢查相應屏幕接口線路是否有接觸不良的現象或存在線路故障,并對線路進行修理或更換操作。
此外,模擬機并不能完全模擬出真實飛機的工作狀態,一些在真實飛機上會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誤操作在模擬機上并不會產生安全隱患。例如,在電子系統類故障排除中,經常會斷開駕駛艙面板斷路器,以防觸電;而模擬機上即使不斷開斷路器,也不會出現此類安全事故。
通過下述三個環節實施課堂教學:
教師通過系統終端對當天教學內容進行演示,學生則認真學習。實訓演示在模擬機教學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演示內容主要有:駕駛艙面板熟悉、駕駛艙儀表熟悉以及典型飛機故障排除等。
學生通過教師實訓演示,已經初步掌握了機務維修模擬機的使用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解決困難,從而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通過上述兩個步驟的學習,學生就可以接著進入模擬排故的學習階段。通過此階段的學習,學生對飛機及發動機的典型故障有所理解和掌握,從而進一步豐富了他們的學習內容,增強了學生的排故能力。
接著,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訓報告的撰寫,最后,教師批改學生的實訓報告并將批改后的實訓報告發放給學生,并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效果整改。
通過上述三個階段的學習,將大大增強學生對機務維修模擬機的使用效果。實踐證明,上述機務維修模擬機教學方法有效且實用。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民航設備的更新換代,同時對飛機維修人才的知識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學校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有新的突破。飛機維修模擬機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應運而生,并在飛機維修人才的培養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文先對A320 飛機維修模擬機進行了簡介,指出目前國內飛機維修模擬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相關問題進行剖析。最后通過具體的教學改革與實施案例,闡明了我校飛機維修模擬機的教學方法與思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