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寧 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對企業的有效管理控制有很大作用,是企業高層和員工監督的“眼睛”,世界各國對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進行了有效防范,以規避企業的風險系數。在全球經濟發展環境下,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也隨著市場的要求,不斷進行改革發展以完善存在的問題,規范企業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減少風險系數的擴大,保證內部審計的效果。因此,本文從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的現狀出發,分析了加強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的防范措施,以期為相關企業的內部審計發展提供借鑒。
因內部審計世界范圍內起于20世紀初期,大力發展于21世紀之后,而我國發展更晚,所以相關的立法比較滯后,甚至在有些企業中內部審計部門不是單獨設立,和其他部門一起綜合辦公,甚至審計工作只是兼職人員完成,對企業的生產經濟不能起到應有的監督管理作用,內部審計的質量不佳。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普遍存在審計人員文化程度差異性大、隊伍年齡參差不齊、專業水平有限等現象,導致審計質量良莠不齊。另外,多數存在審計人員由財務部門借調現象,使審計部門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不能系統掌握審計專業知識。在新時期,審計對象比較復雜,審計工作還涉獵企業多個行業,審計人員不能只掌握單一的知識,應是復合型人才,還應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具有開拓創新的能力。
內部審計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關系到企業能否穩定經營和有效實施監督作用,若管理規章制度不規范,會使審計工作執行力受到阻礙,加大審計工作的風險,使各審計人員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約束工作質量,將規章管理制度只是處于擺設,增加審計工作的誤差。
目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方式較滯后,還處于單一的制度基礎算法,審計只涉及項目的表層面,若采取抽樣檢查,為審計樣本的總體特征帶來較大的偏差,使其不能較深開展開來。加之,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財務會計行業的進步,對審計工作帶來更大的挑戰,不僅要審計被審計企業的經濟活動,也要對投資方案的可行性進行探討,有效評價其經營成果的真實性,不僅增加了審計的難度,又加大了審計的風險系數。
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中,最終將以審計報告作為整個工作的結論,里面包含了審計計劃、審計底稿以及其他資料,能較為全面的判定整個項目是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運營情況。目前,很多企業存在不能客觀而全面的評價審計對象,審計報告中內容很多是生搬硬套,審計評價不科學,在深度、廣度層面還有所欠缺,審計資源有很大潛在發展空間。
現階段,我國企業高管往往對內部審計工作不夠重視,使審計的風險因素增加,對部分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的困難。甚至將審計部門與其他職能處室合并辦公,對于員工的審計建議以及意見不能合理地進行采納,不能建立激勵約束機制,達不到內審人員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對經濟活動不能發揮出應有的監督管理作用。
在企業內部審計人員中,可轉變人員的思想意識,培養其責任心和歸屬感,明確各崗位的責任與義務,深化管理考核標準,加強對審計工作的熟練應用,提高整體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企業還引進人才管理機制,加強員工審計專業水平的提高,完善企業內部薪酬激勵措施,做好人才長久培養計劃,優化人力資源結構,不斷創新具體的管理措施,激勵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在日常的內部審計工作中,根據各個工作崗位職責深化管理標準,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質量,保證審計過程的合理性和保密性,構建科學合理的審計報告。針對內部審計風險內容,根據相關的風險評估知識,有效評價風險因素帶來的后果,不斷完善具體的管理措施,使規章制度更加科學而客觀。另外,還需加強內部審計法律法規條文的完善,規范企業內部審計行為,確保各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和執行,能間接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對企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在企業內部審計中,應正確使用內部審計技術,嚴格規避風險評估因素,加強先進審計技術和審計方法的使用,有效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中,要不斷學習現代審計知識,應用先進的審計理念,結合職業風險和內部審計項目風險來制定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案,保證審計的質量,確保審計結果能經得起日后對其進行復核和責任查驗。
綜上所述,企業內部審計是管理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客觀的反映企業內部經濟活動的行為是否合法及合規。雖然,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管理中還存在很多風險因素,需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內部審計風險的防范。本文提出,可采取將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單獨設置,提升審計內部人員的子綜合素質,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加大內部審計管理制度的執行力,確保內審人員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優化人才結構,使管理方式更加客觀科學,改進企業內部審計技術水平。以期為相關企業的內部審計發展提供借鑒,確保企業保持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