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嬌陽 盛銀和睿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我國企業不僅面臨同本國企業的競爭,還要同世界范圍內的企業競爭,不僅要同原有的競爭對手競爭,而且要同潛在的競爭對手競爭;因此,加強企業的成本控制尤為重要。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耗費資源以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曾萬壽義在《成本會計》一書中談到,成本價值范疇,其作用:
(1)成本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2)成本是制訂產品價格的基礎。
(3)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依據。
(4)成本是評價企業經營管理、考核企業經營成果重要手段。
1.成本控制,是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的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發生生產耗費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和條件采取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
2.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環節是成本控制。建立健全企業成本控制系統,可以充分發揮成本管理的職能。
郭道揚基于我國國情,提出了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成本管理的構想。微觀管理上,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制造成本為內容;宏觀管理上,建立以財務成本為引導,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資源為目標,行政、法律和經濟手段并用的調控管理體系。
企業的成本控制實質上只在控制生產成本,對其他成本控制重視不夠,制約了企業成本管理與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物資采購管理等之間的聯系,無法與它們相融合,在成本與技術之間無法進行合理權衡。
信息失真使有效的成本控制難以實現,可概括為:
1.企業為了融資及領導的非法干預。
2.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法規制度不完善。
3.會計人員專業素質較低,對政策法規及專業知識不熟悉。
有些企業既缺乏準確成本預測體系,也沒建立健全內部成本控制制度;有些企業雖建立了成本控制制度,但執行不利。最終導致成本控制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1.產品投產前的控制。
2.產品制造過程中的控制。
3.產品流通過程中的控制。
在成本控制廣度,主要是圍繞成本構成要素來進行,忽略了企業外部因素的影響。從深度上看,只重視生產過程的節約,沒有向成本與技術、成本與安全、成本與質量的最佳配合上尋求控制。
1.不能進行有效的成本分析。
2.缺少對競爭對手的分析。
現代成本控制意識是管理人員對于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重視度,認識到成本降低的潛力是無限的,強調的是企業領導人員的成本意識,也是強化其他人員成本意識的關鍵。
企業的成本控制應與整體的經濟效益直接聯系,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來判斷投入的必要性與合理性,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創造盡可能多的使用價值,為企業實現更多的經濟效益。企業不能單純地為降低成本而控制成本,不能將成本控制和降低成本同等對待。企業既要關注產品的生產成本,也要關注產品在市場上實現的效益。
現代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多變,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因此,企業必須重視制定競爭戰略,并依據市場需求與競爭者情況的變動隨時調整競爭措施,這樣就進入了戰略成本控制階段。戰略成本控制是從企業的全局出發,根據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
企業都提出全方位、全員性、全過程的成本控制模式,但在成本控制現實操作中,多數企業把成本控制著力點放在生產成本單一控制上,控制成本要重視對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等的成本控制。總之,在企業的成本控制中,要把供應、生產、銷售三個過程有機地統一起來,形成供應、生產、銷售過程集成的控制體系。
隨著企業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有效解決直接人工與間接費用的比例問題,引入了作業成本法及其優越性:
1.解決傳統成本控制信息失真問題。
2.有利于找出降低成本的機會。
3.有利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
4.有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
為了建立并保證成本控制措施有效實施,除了建立一套業務處理與操作規范等流程制度外,還應對企業組織結構設定、職能劃分等進行合理的安排,保證企業內 生產經營活動按照利于降低成本、利于進行成本控制的方式進行。
考核是實現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沒有嚴格規范的考核制度,其他管理制度也就形同虛設,因此建立健全成本考核指標體系,做到有獎有罰,獎罰分明,形成一套合理完善的、權責利相結合的成本控制制度。
在企業的生產運作過程中從產品本身的角度來考慮降低成本,此方式局限了成本的降低空間。本文從企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成本控制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成本控制可以決定一個企業的命運。企業成本的控制是和企業自身的努力分不開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只有將成本控制在同行業的先進水平上才能保持優勢地位。因此,企業必須做好成本控制,才能保證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