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親”“清”政商關系,就是從法律與倫理兩個層面對政商關系的一種約束。可以說,“親”“清”政商關系對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公平的競爭市場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是維護廉潔政治生態,確保干部清白、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有力保障。政府是“親”“清”政商關系的主體,明確政府職能職責,努力構建清廉、公正、公開、健康、透明的政商關系既能夠為經濟持續增長保駕護航,也能提高政府執政能力與公信力,增進人民群眾對政府公務人員的信任,有利于構建純凈政治生態,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一是要找準政府的角色定位。我國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領導干部要從思想深處鏟除官本位思想,深刻理解認識到公務人員是人民的公仆這一角色定位。要堅決杜絕官僚作風,轉變角色,將行政注意力從經濟領域轉向服務意識,簡政放權,精簡項目審批流程,由管理型政府轉變為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二是要增強服務企業意識。政府應本著先企業之憂而憂,后企業之樂而樂的服務理念,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暢通服務渠道,增進民營企業家們對黨和政府的信賴。政府應采取積極地態度,多深入到企業內部進行實地調研,坦蕩真誠的交流,要切實的了解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積極作為,幫助企業找準方向,解決企業家面對的實際問題。三是要提高服務效率。政府應深入推進“放管服”工作,政府應加大“放”的力度,提高“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要明晰政府的權力與責任清單,在政府權力上做適當、適度的減法,切實為企業提供便利。政府還應以方便、快捷為核心要義,加快“一站式受理”“最多跑一趟”的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電子APP、互聯網,盡可能的提高企業享受政策的快捷性和便利性。此外,應搭建企業家之間、政企之間的交流平臺,加大政府涉企政策信息開放力度,認真有效地梳理解決企業的困難。
一是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應出臺鼓勵企業創新政策,適當予以財政補助政策。保持與企業家之間的親密關系,加大聯系,多實地調研,了解企業在實施政策時遇到的難題,了解企業所需,切實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政府政策擲地有聲,落實、落細,才能增強企業對政府的認同感,從而提高經濟發展。二是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政府應實施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制度化的體系,保證企業在融資、招投標時能收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此外,還應重視對市場環境公正公平性的審查制度。要對制度文件政策進行定期審查,對市場準入、招商引資、產業發展、政府采購等涉及市場主體經濟的規章予以規范。最后,政府應提高自身的行政水平,對政府部門的工作進行權責清單動態管理,暢通政府電話、網站等渠道,確保企業辦事透明化,提高時效性。
政府應幫助企業引進高素質人才,出臺各種措施積極鼓勵創新體制機制,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增磚添瓦。一是要支持幫助企業利用高校人才資源網引進高層次人才,打造優秀的企業家隊伍。政府應充分運用政府資源通過組織人才招聘會、維護人才網、搭建人才庫等方式為企業尋找高學歷高素質人才搭建平臺,可以根據需要開設相關專業有針對性的為企業定向培養人才。此外,政府應聯合高校開設職工在崗培訓課程,為企業壯大具有實際操作需要的人才隊伍。二是要引進大數據智能化領域高端人才,構建企業大數據智能產業。企業發展人才,平臺是重中之重,政府應通過人才項目、獎福政策、人才專項基金等各種辦法幫助企業尋求智能產業技術人才,幫助企業建立大數據處理中心,積極引進大數據應用技術,以此提升企業生產效率與管理水平,提升企業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能力與生存能力。三是要充分發揮橋梁作用,打造產業協同合作平臺。政府應努力做好人才、高校、企業三方的橋梁,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與支持、產品研發等服務,通過信息化系統使企業能將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第一時間反饋給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尋求技術上的幫助與支持。
制度保障是有效發揮政府職能職責作用最有效、最持久、最可信的方式方法。一是從宏觀角度完善政商關系的體制機制。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必須要從宏觀上加強頂層設計,通過體制機制的轉變激發市場新活力。政府是市場中有形的手,是宏觀調控者也是國家治理的最高領導者,對市場具有監管作用。政府掌握著巨大的資源,應從源頭杜絕權力腐敗,這就要求務必建立健全各項法制法規,簡政放權、厘清權力邊界,做到放與管的有效結合。二是從中觀層面健全完善法規制度,發揮政府在政府、企業、社會組織三者之間的潤滑劑作用。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最重要的是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各司其職。政府應積極主動發揮治理合力的作用,履行服務的天職,創造良好的營商、惠商、親商的營商環境。企業一方應誠信經營,通過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創造財富積累,堅守法律底線,依靠市場創新驅動發展,建立新型企業制度,綠色經營。社會組織是處于政府與企業中間的第三方非盈利機構,應該充分發揮其協同作用,促進社會共同治理。三是在微觀層面,公職人員廉潔自律,企業人守法守德。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首要問題就是要把握好政府公職人員與民營企業家之間的尺度。公職人員應“慎政”,在與企業接觸過程中做到遵紀守法,加強自我約束,主動接受人民的監督檢查,劃分好自己的權力范圍,使自己的一切決定批示都在法律規范內進行。民營企業家則需對自我進行嚴格的道德約束,建立健全現代化企業經營制度,履行責任,奉獻社會,誠實守信經營,弘揚企業家精神。政府與企業之間,都應不謀求一己私利,在嚴明的法律制度與懲處機制的監管下,營造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