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陽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合川區供電分公司
新聞宣傳是企業優秀文化的“孵化器”。新聞宣傳是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的必要手段,具有強烈的導向性。就企業內部而言,新聞宣傳倡導什么樣的文化,職工群眾就會接受什么樣的文化熏陶,就會向著什么樣的文化方向發展。國有企業通過發掘和豐富企業優秀文化內涵,以新聞宣傳為手段,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職工,弘揚企業文化精神,推動企業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國有企業需要向社會展示企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成就、新成績。新聞媒體就是企業面向社會的窗口,新聞宣傳便是企業形象的塑造者。國有企業通過與社會媒體建立良好互動,以創新技術成果、勞動模范典型、優質商品服務、社會責任擔當等方面為視角,提升企業知名度、美譽度,獲得受眾的認可,推動企業主營業務發展。
隨著自媒體的蓬勃發展,新聞宣傳形式和手段發生了變化。發生突發事件和公共危機時,社會公眾需要了解事件真相。作為企業成員,職工有權利知悉企業發展方向。新聞宣傳成為連接企業與社會公眾、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重要橋梁。通過構建完整的新聞宣傳體系,國有企業以新聞宣傳與社會公眾、職工產生互動,告知社會公眾事件的真相,主動掌握事件話語權,消除不實消息引起的誤解和干擾;告知職工企業面臨的形勢任務、階段目標、重點工作和相關舉措等。唯有搭建起對內、對外的溝通橋梁,企業才有凝聚力,社會才會認可。
國有企業大多都建立了自己的內部宣傳體系,部分企業都有自辦的報紙刊物等。但是,在新媒體不斷涌現的新時期,國有企業宣傳格局年改變不大,根本沒有形成體系化的符合新媒體、融媒體背景下的成熟運營模式。
人才是制約國有企業新聞宣傳水平提升的重要瓶頸。在國有企業中,很多新聞宣傳工作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的體系化學習,缺乏新聞宣傳的基本素養。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創新,媒體平臺、形式持續迭代,會運營、能組織、有技術、懂方法、善寫作、能表達成了新聞宣傳工作人員的必備。
“新聞宣傳無用論”的觀念仍然存在。部分國有企業領導和職工認為新聞宣傳工作不能直接服務于企業生產經營,對于企業發展沒有直接的幫助,在思想上不重視、不理解,在資源、政策和人才配備上支持力度不夠大。
一是提升宣傳隊伍的政治素養。對于宣傳人員來說,站穩政治立場是第一位的。因此,在選拔和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將政治意識放在首位。要經常組織宣傳人員開展理論學習,對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要及時進行學習領悟。二是培養宣傳隊伍的專業能力。一方面要引導新聞宣傳人員熟悉各媒體的運作特點,掌握現代化的傳播手段,樹立全新的傳播理念、新聞視角和報道視角,努力成為全媒體、專家型新聞工作者;另一方面要加強新聞宣傳工作人員對行業知識的學習,要充分熟悉企業產品和服務,掌握企業所在行業的專業知識,保障報道的專業性。
“人人都是新聞發現者,也是新聞傳播者”的大宣傳時代已然來臨。強化國有企業新聞宣傳工作,必須將職工視為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一環。通過領導重視、部門聯動、職工參與、資源共享,將舊有的新聞宣傳工作格局進行重新組合,提升工作實效,實現了新聞宣傳資源的有效利用,打造國有企業的“大宣傳”格局。通過出臺新聞報道工作辦法,激勵職工參與新聞宣傳工作;開展新聞通訊員技能培訓,采取“一對一”導師帶徒,對培訓班學員建檔、跟蹤考核,定期通報等方式,不斷激發和調動其參與積極性。
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企業新聞宣傳工作責任重大,新聞宣傳工作人員引進、培養、提拔通道要暢通。暢通人才引進通道,適當引進社會媒體工作者能在短期內加強國有企業新聞工作。開展業務培訓,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種方式,以媒體記者、編輯“引進來”開展專題講座、宣傳工作人員“走出去”交流學習的方式,幫助國有企業新聞宣傳工作人員提升專業程度,提高新聞宣傳敏感。強化能力導向,以暢通的成長渠道、成熟的職業體系吸引有想法、有作為的新聞宣傳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新聞宣傳實踐中。
形勢下企業新聞宣傳新格局全媒體宣傳的實現方式就是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企業內部媒體宣傳方式,這是實現全媒體宣傳的必要前提,對此,企業首先需要對原有的新聞宣傳方式進行優化調整,改變以往單一的新聞宣傳方式,對新聞的內容進行創新,拓展新聞的宣傳渠道,從而建立起一個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新聞宣傳模式,提高在全媒體時代下的企業新聞宣傳能力。因,此需要建立一個科學全面的企業宣傳機制,將網絡媒體宣傳和對外宣傳重視起來,提高企業宣傳的效果和覆蓋面,構建在全媒體時代下企業宣傳工作的新形勢。
國有企業的新聞宣傳工作事關企業形象的建立,以及企業內部凝聚力的形成,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將企業的新聞宣傳工作重視起來,在全媒體時代下,充分的利用各種媒體形式,提升宣傳工作的有效性,加強宣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