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祝邊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人民政府
從財政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能夠很直觀的發現該地區財政方面所存在的困境,通過對綜合經濟來源、財政體制、社會經濟結構體等因素的分析,能夠對現有鄉鎮財政困境進行綜合性分析。從根源上進行剖析,發現財政困境的本質問題,合理用統計學原理進行分析,優化現有地方經濟體,完善原有的稅收制度,這些都能夠推動鄉鎮地區的經濟建設和財政管理,使鄉鎮的財政收入和支出能夠實現均衡、合理,這也是鄉鎮財政管理的最終目標。
對于鄉鎮政府來說,一方面,新預算法的實施加快了我國地方政府實施和改革財政預算管理的進程,鄉鎮政府加強財政預算管理是對國家政策要求的響應,而且以財政預算為主導的政府預算管理體系也能加快實現新預算法的公開透明、全口徑目標。另一方面,加強預算管理首先可以幫助鄉鎮政府對財政資金進行合理計劃,將有限的資源合理的分配到各項活動中,規避財政資金隨意挪用、占用等問題。同時,預算的監督和控制機制也能在對比鄉鎮政府實際使用的財政資金情況和計劃目標之間的差異后,及時對偏離行為進行糾正和調整,并杜絕出現財政資金跑滴漏的問題,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完整。以及最后通過評價考核來對當期鄉鎮政府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進行評估,并以此作為下一期政府制定預算計劃的調整和參考的依據。
在鄉鎮財務管理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財務管理制度,但在制度執行中仍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中沒有嚴格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落實。有關鄉鎮管理層在內部控制機制方面沒有足夠重視,認為財務管理只有收支的功能,沒有將審核及監督職能充分發揮出來,使得財務管理存在質量問題。賬務處理問題不是很規范,特別是專項資金核算方面,有的鄉鎮對部門下撥專項資金沒有嚴格按照會計制度實施有效核算,明細科目設置不是很科學,財政暫存款掛賬以及支付沖減的問題比較突出。
首先,業財分離,預算編制數據不全面。財政資金的使用遍及鄉鎮當地教育、醫療等和民生相關的方向,業務較為煩瑣,而預算的編制主要由財務部門負責,預算的執行由業務部門進行負責,然而現階段,鄉鎮政府現有財務人員綜合能力較弱,也未在預算編制時深入業務一線,業務人員信息反饋較遲和失真,財務人員以過往財務數據為主要依據編制出的預算指標和實際存在偏差,部分方案實操性不強,業務部門在實施時難度較大,最終流于形式。其次。難以實現定員定額管理。按照預算法的要求,政府部門應按照定額定員模式來管理財政預算支出,但鄉鎮政府下轄多個村、鎮、鄉以及街道等多個事業單位,所管人員既有公務員編制,也有事業編制,難以按照統一的標準來實施管理,無法做到定額定員管理。
財政預算工作需要依靠各個部門根據鄉鎮發展實際以及鄉鎮未來經濟走勢,通過專業的編制方法對當地的教育、道路基礎設施、醫療衛生等行業預計費用進行計算,因而預算編制工作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需要與鄉鎮各個部門進行密切的配合。鄉鎮財政預算數據繁雜,當下鄉鎮各個部門在開展預算工作時,財政部門與各個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無法深入了解各個行業的現實狀況以及工作流程,導致財政預算工作只局限在形式之中。
一方面,鄉鎮財政預算的法定監管機構為鄉鎮人大,然而由于人大代表很少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對相關法律和鄉鎮預算的具體情況缺乏了解,很難對鄉鎮財政預算起到合格的監管作用。雖然新《預算法》具體規定了預算公開的相關要求,但并沒有得到落實。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鄉鎮向公眾公開的只有鄉鎮財政預算的小部分執行情況,而且經常只有簡單的幾個數據。公眾得到的鄉鎮財政預算的信息滯后,無力影響鄉鎮財政預算的制定和具體實施,使得公眾監督名存實亡。
做好鄉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這就需要綜合性考慮,在對財政財務收支管理層面加強力度,注重對當前鄉鎮的財政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優化,賬務統一并入財政管理,單位資金固定人員報賬和財政所做賬。資金納入國庫集中支付,實行鄉財縣管。鄉鎮國有資產以及政府采購等都要納入財務管理的范圍中去,及時做好國有資產登記造冊,鄉鎮政府資產情況能夠真實反映,不能隨意處置資產,資產處置要及時上報市國資局審批。對于往來款項的清理是比較重要的,鄉鎮資產當中暫付應收款以及負債中暫收應付款多為歷史遺留問題,需要做好清理及分析處理工作,對鄉鎮政府凈資產情況要有真實明確的反映,從財務收支管理環節加強重視,才能提升管理質量。
首先,落實零基預算,政府應由經驗豐富、專業性強的財務人員在結合業務開展情況、市場變動情況的基礎上,參照項目開展需求來編制預算,并通過在部門間建立數據共享機制來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比如針對鄉鎮政府經常性的支出項目,在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全面分析近幾年來政府支出情況,以及該項目資金利用效率,從而修正財政預算支出標準,合理調整項目財政預算支出額。其次,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定額定員管理難以落實的問題,鄉鎮政府應加強人員編制,嚴格按照定員定編原則,精簡機構人員,消除管理臃腫問題,明確人員崗位職責劃分,再根據各崗位性質和工作單位,針對性地制定出定額標準,實施差異化管理,從而為定員定額管理提供科學合理的管理標準。
要保證預算體系的運轉,需要完善鄉鎮財務預算管理體系。具體而言,通過設立預算監督管理機構,配備對應的預算監督人員,權利之間相互獨立、相互制約,有效保證預算監督能夠客觀、公正的對鄉鎮預算工作進行監督。此外,鄉鎮預算監督部門要與其他部門相互配合,做好應對上級部門預算檢察工作,直面預算工作中出現的各項問題,不斷改正問題,提高鄉鎮預算問題解決能力。
通過對鄉鎮財政人員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財政人員的法律意識,作為政府領導應該重視鄉鎮財政預算管理工作,學習掌握財政預算管理方面的知識和《預算法》等相關法規,真正做到從思想上重視鄉鎮財政預算管理工作,依法實施鄉鎮財政預算工作,為財政管理人員進行預算管理創造好的管理環境。為適應新形勢下財政體制改革的需要,應進一步提高鄉鎮財政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和政策法規水平,對財政管理人員重點培訓業務知識、相關法規,提高財政管理人員的職業勝任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建立健全財政管理組織機構,按照財政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合理設置工作崗位,選配相應的崗位管理人員,做好各崗位的具體工作。提高鄉鎮財政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水平,完善考核獎懲制度,穩定鄉鎮財政管理人員隊伍,進一步調動財政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為保障鄉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高質量開展,這就需要注重從監管方面加強重視,要積極探索適合本鄉鎮財政財務管理的監管模式,財務制度制定以及制定的狀況都需要從監督方面加強重視。規范和健全財政監管制度,建立完善的物資和票據管理監督機制,強化財政資金管理和使用。監管部門及人員要嚴格按照制度履行好自身的義務,發揮好監督的職能作用,從整體上強化責任追究的力度。只有從監管的力度上進一步強化,才能保障鄉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高效化開展。
業務層的內部控制內容主要涉及與財政內部相關各項工作,例如針對之處預算以及收入管理等工作,需要從多個方面加強管理,以此來提升管理質量。通過各個環節內控可對工作進行有效協調,從而實現各個部門的相互制約與協作,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除此之外,還需要定期組織鄉鎮財政內部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工作,旨在不斷地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績效考核評價機制,使其做到真正落實各項工作,提升工作質量,促進我國鄉鎮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綜上所述,新時期鄉鎮政府還應從加強鄉鎮政府財政預算思想建設、科學編制財政預算、落實權責發生制以及健全監督管理機制等方面出發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加快了現代化預算管理體系的建設進程,從而幫助鄉鎮政府更好地為公共提供服務,推動當地民生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減輕財政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