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崇勝 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在網絡技術得到廣泛普及和應用的過程中,我國傳統的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轉變,企業不得不借助電子商務模式,拓展市場領域,調整經營理念,并轉變傳統的供需關系,關注用戶需求在產品營銷中的作用,構建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以此應對網絡時代對企業經營和管理帶來的挑戰。
電子商務主要指以網絡技術為媒介,以商品交換為核心的經濟活動。在微觀層面可將電子商務理解為企業在內部網、互聯網或增值網上,通過電子交易的形式實現商品交易活動的過程。而在理論層面上,電子商務則是對傳統商業過程的信息化、網絡化、電子化。根據電子商務的交易主體和類型,可將其劃分為O2O、C2A、B2A、M2C、B2M、B2C、B2B、ABC 等類型,其基本的構成要素主要有物流、商品、客戶及商城等四個。基本的活動類型有買賣、服務、合作等三類。其中“買賣”主要指平臺或商家為網絡用戶提供商品,幫助用戶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的過程。而合作則指平臺或商家與物流企業共同構建“市場戰略”,完成整個商品交易過程。最后是服務,服務是電子商務的核心,具體指物流、平臺及商家為用戶提供的咨詢、運輸及產品服務。在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受到了諸多的影響,致使工作人員、目標客戶、產品及業務職能出現虛擬化的發展情形,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將管理和經營的重心集中到用戶服務層面上,注重用戶服務在行業競爭的優勢,關注服務效率在商品交易中的價值。并由此延伸出全新的競爭機制,即創新競爭(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效率競爭(簡化流程、降低成本)、互補競爭(知識互補、服務互補及離線和在線的互補)。因此,現代企業如何在電子商務模式的背景下,變革或制定經營管理模式,創新競爭方式,則成為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獲得經濟收益的重要影響因素。
將協同發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應用在電子商務的經營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增進企業和用戶的商業聯系,即將購買行為和信譽程度構成同減同增的發展體系,使消費者根據企業的信用程度提升購買意愿。而影響企業信譽程度的要素主要有商品質量、服務質量、物流效率及創新能力等行為。因此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企業必須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設,將品牌建設融入電子商務的各個環節中,以此提升用戶的購買意愿。尤其在電子商務品牌繁雜的背景下,擁有優質商品品牌或企業品牌的企業,能夠更好地打開電商市場,提升商品的銷售質量。而用戶需求是電商企業和消費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重要因素,企業應結合目標客戶的基本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銷戰略方案,確定企業商品在用戶需求層面上的影響價值。而在電子商務獲得顯著發展的過程中,基于企業信譽和用戶需求的相互發展機制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獲得經濟收益和市場份額。
注重企業的服務質量,關注品牌建設的效率,確保支付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電商企業提升經營管理質量的必要舉措。首先在服務質量層面,企業應注重用戶的滿意度,應注重銷售環節的服務效率,要提升用戶對商品的粘稠度,要從管理上提升企業經營的質量。譬如企業通過組織人員培訓,開展市場調研活動等活動,都能夠有效地提升銷售環節、生產過程、物流運輸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其次是信息的準確和完整性。虛假信息和不完整的信息,會嚴重影響到企業的信譽度和用戶的滿意度,因此企業應在以用戶需求、用戶滿意度為導向的發展模式中,制定相對完善的監督體系、責任機制及懲罰機制,確保商品信息的準確和完整。而在支付方式層面上,我國現有的、并得到普遍認可的支付方式主要有銀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三種,如果企業要想構建獨立的支付方式,就必須確保用戶信息和數據的安全性。
企業為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提升市場競爭力,不僅要在商品創新、服務創新、效率提升等層面上,做出努力,還要改變傳統的銷售模式。首先,企業應豐富商品的宣傳方式。我國大多數的電商企業在營銷模式上,依舊處于網絡投放、海量宣傳的階段,難以通過單向型的傳播,提升消費者對企業商品的認知程度。宣傳效果相對有限。而在新媒體和自媒體得到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應利用公眾號、微信、微博及線下實體店鋪等方式,擴大宣傳力度,提升宣傳效果。而在企業管理層面,為切實提升商品的宣傳質量,企業必須制定相對合理的激勵機制,使企業職員積極地提升并擴大商品宣傳的覆蓋面。其次是銷售平臺。現階段,我國電商企業通常以第三方平臺為銷售平臺,如當當、淘寶、京東等,雖然第三方平臺客流量龐大,但企業的個性化服務和特色商品卻難以得到體現,而以企業構建獨立網站為主的銷售平臺,卻面臨投資龐大、宣傳效果不佳等弊端。對此,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周期,結合自身需求,選擇相應的銷售平臺。譬如處于發展期的企業應以第三方平臺為主,以品牌建設為導向,當擁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后,便可構建屬于自己的銷售平臺。
電子商務為現代企業獲取市場份額,提升經濟收益,擴大銷售范圍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但如何變革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提升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質量,則需要從發展理念、管理機制、銷售機制等層面出發,注重企業信譽度和用戶滿意度在企業發展中的價值,關注創新競爭、效率競爭及服務競爭對自身的促進作用,進而在結合市場需求的背景下,變革出屬于自己的經營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