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仲研 廣州市工業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發展新經濟,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必然要求,但在新經濟具體環境下企業應當創新財會管理,充分挖掘利用信息技術,加強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企業財務工作效率和質量,保障企業平穩高速的運轉。
新經濟時代的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前幾年興起的大數據,云計算,到這兩年的區塊鏈和5G 技術,無不宣示著這個時代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智能時代,而財會管理也慢慢的由最20 世紀80 年代的電算化到ERP 系統,再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等等模式。企業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的開放性和實時性特點,構建內部管理溝通平臺等智能化管理措施。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打破了集企業部門之間的甚至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壁壘,增強了彼此的聯系性,保證了溝通的暢通性,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管理水平起決定性作用。[1]
新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套完整的邏輯思路:從新技術的發展創造新模式,新模式的產生又會促進技術創新匯報,比如物聯網技術可以創造智慧生產新模式,3D 打印技術可以產生3D 制造模式,新模式大規模出現后又會催生新業態,比如淘寶,京東在線購物,智能汽車,打車軟件,網絡文學平臺等等,新業態成熟和豐富化后又會成就新產業,新產業又促進新技術的發展,形成一個循環的發展閉環。
企業財會管理工作的本質就是高效率和高質量,但如果企業的信息化程度較低,那么財務人員就會被較多的基礎數據處理工作所纏身,信息不能在企業內部得到較快的傳遞,準確性和可靠性值得懷疑。在人工智能出現前,會計人員如果將憑證,資料進行歸檔,會占大量的儲存空間和整理時間,耗費人力和物力,但人工智能技術出現后,一個信息云平臺就能將這些問題全部解決,將海量數據存放在云平臺上,既節約了文件歸檔空間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信息化后的財會管理比傳統的財會管理更及時,可以在風險發生前就會及時進行防控,比如提前掌握市場的動向,針對市場的反應及時調整經營計劃和方案,提前掌握產品研發的信息,就可以對研發的產品進行投入產出比的分析。
新型經濟時代下,企業的發展和外部經營環境瞬息萬變,知識經濟的到來出現了企業再造學習型組織新思想。如果想緊跟時代的步伐,企業的工作人員應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能力,學習先進的管理方式,綜合現代化管理思想,做一個與時俱進敢于創新的財務人。[2]
在海爾公司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原來在企業從事財務的人員由1800 人慢慢減少到200 人,基礎的財務會計人員被大量的削減。這些被削減的財務人員大多是因為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只能做最基礎的財務核算或者從事一些可被替代的工作,而不具備競爭力的技能和廣博的知識水平。其次,財會管理工作其他工作存在本質差異,近些年來由于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財務人員的流動性攀升,制約財務工作團隊的穩定性和內部發展的平衡性。為了應對新經濟形勢下的企業快速發展,必須選擇具有全面綜合素質的財務人員。[3]
財務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工作,因為涉及的部門和人員非常多,所以財務工作經常需要在跨部門之間開展。而現實中,許多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性非常差,經常出現各自為政,缺乏溝通的現象,最常見的表現為財務人員不懂業務部門的事情,業務部門也不理解財務部門的工作,兩者不能進行有效溝通和融合。在業務部門發生疏漏時,再進行財務核算糾正也只是事后的亡羊補牢,就連財務分析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勢的一份報告。企業必須盡早認識到跨部門工作的重要性,鼓勵財務部門主動與生產部門,市場部門等部門相互溝通協調,加強之間的合作。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保障企業合法合規,平穩發展的重要監督體制。為了保持財會管理的合法合規性,不僅由財會管理人員要“秉公執法”,更加需要各個層級,各個部門相互配合,自覺約束自身,而不只是依賴于企業內部的審計人員,為企業的財會管理工作留下隱患。
如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帶動企業的財會管理模式也越來越自動化和智能化,從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到現在的RPA(Robotic Processing Automation)智能財務機器人,到未來可能實現的全自動化財會管理時代,每一階段都需要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與廣泛應用。在不遠的將來,財務人員可能只需花10%時間在原先的業務處理上,而大量的基礎工作將由智能化的財務系統來替代,讓財務管理人員抽身于重復性工作,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企業分析和戰略支持上,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在此基礎上,企業將不斷根據新技術對財務硬件和軟件進行改進和升級,比如通過云視頻會議,在線財務核對,遠程操控等等,讓其跟得上時代的發展,為財會管理工作提高必要的支持,保障財務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由于大量的數據處理工作都由智能財務系統進行操作,企業的財務人員也應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增強自身的素質,從對財務的基礎管理轉變為“策略家”或者“規劃家”。
未來的財務人員應具備戰略視角或者業務思維,例如在資源整合方面,可以圍繞企業的價值評估戰略方案,具有全盤思想,根據行業未來的方向,有效的利用現有資源;在績效評價方面,根據公司的業績表現,評價公司的一個發展狀況,給出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風險控制方面,運用風險矩陣模型分析的方式,科學應用管理投融資以及企業資本運作決策會計,為了控制企業的投資風險,需要輔助戰略部門制定企業未來發展戰略方案;經常與業務部門進行溝通,看看業務伙伴那里發生了什么,財務部門可以提前什么資金安排,與業務部門協調作戰,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其次,企業可以鼓勵或者安排財務人員參加新知識,新技能的培訓,幫助財務人員與企業共成長,為企業培養出全方位視野,多文化形勢,較好的商務談判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2007 年華為啟動了IFS 財經變革,實施業務與財務的深度融合,任正非提出“沒有項目經營管理的財務人員不能成為CFO,而一個稱職的CFO 應該隨時可以接任CEO”。這句話說明作為一個合格的財務人員必須要學會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并且融會貫通。財務人員并不需要去做其他部門的事情,只不過是通過與企業內其他部門溝通后明白每一項業務的風險點在哪里,如何去進行防范,比如業務部門的人員通過實時了解財務方面的相關數據,從而制定出更科學的生產以及銷售計劃,財務部門根據業務部門提供的數據或者信息,更加有針對性的解決業務部門運行中的問題,提供實時支持,從而兩者都有利于進一步為企業構建出更為優質的經濟利益。
在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開始發生轉型,相應財會管理工作內容也會發生巨大的轉變。企業應當針對財務工作的問題,積極找出解決方案,培養出綜合素質的財務人員,只有理解新經濟發展的特點,順應發展的潮流,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