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
航運企業容易受到國際政治環境的重要影響,具有重大的不確定性。目前航運產業的整體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產業結構的調整勢在必行,外部的客觀環境企業難以控制與影響,想要保持領先的發展優勢,在內外動蕩的環境中獲取生存與發展,航運企業必須從內部出發,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與管理。多數航運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不夠健全,并沒有形成統一有序、制衡有度、全面覆蓋的內部控制體系,對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這些都亟待改進。本文從航運行業的特點出發,提出航運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節點并給出提升航運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路徑。
良好的控制環境對于航運企業的內部控制有著基礎性與全局性的作用。內部控制環境的好壞并不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風險生成,但是它與企業的多數風險有著間接的關系。航運企業內部控制的構建應當加強思想上的認識,以制度的規范性替代人為的可隨意性,無論是企業內部的管理組織構架,還是企業的業務流程、人力資源政策等等,都應當強調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將內部控制降低風險的主基調在航運企業內部構建出來,形成企業的文化特征,以此應對企業內部的各類經營與財務風險。
航運企業的風險來源于兩部分,一部分是企業的經營風險,一部分是企業的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的防范重點在于航運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管理,而有效的內控制制度可以對會計信息生成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控制,航運企業應當建立起以風險為導向的控制體系,重視風險評估過程,將風險評估融入企業財務信息生成的流程之中,以此有效進行財務風險的防范控制。航運企業的經營風險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來自航運過程的波動與不可預料性。航運企業雖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能有效的阻止經營風險的發生,但是可以采取預防措施未雨綢繆,將經營風險帶來的損失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圍。航運企業的經營風險評估應重點在風險的預防以及隱藏問題的發掘。以各個線路為基本布局,全面考察經營過程中可能的政治風險、運輸風險等等,對每條線路發生哪類風險的可能性進行數據定量評估,并制定預警應對方案。
人力資源管理是內部控制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人力資源的政策與實務關系著企業的用人標準與用人基調。員工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內在生命動力,人力資源的管理一方面向外界傳遞了企業整體環境風格,另一方面也將適合本企業環境風格的人招聘入職企業,謀求共同發展。因此,航運企業想要建立起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必須加人力資源政策的管理,從制度上給予人力資源管理支持。目前航運業在市場的整體局勢下,更需要一批專業水準高、信息辨別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企業可以全力打造學習型的人才招聘與管理計劃,引入新鮮血液的同時加強人才的儲備與培養,為內部控制與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信息質量的控制是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結果的重要影響因素。風險評估體系的建立目的在于通過科學的管理決策方法,對企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定性與定量的評估,而風險評估的效果好壞,離不開高質量的信息。企業的信息一部分是與財務相關的信息,另一部分屬于其他信息,這兩塊都是航運企業必須重視的。企業還應當建立起應急預警機制,組織專門的部門與人員對外部環境進行分析與預測,合理評價外部不確定性,結合財務信息進行成本效益的決策,將可能的損失降至最低。
航運企業在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過程中必須要搭配一定的內部評價與考核體系。考核評價是對內部控制執行效果的監督,也是對內部控制執行過程的反饋,內部控制的管理如果沒有相應的監督與考核機制勢必流于形式,難以產生實際的效果。內部控制評價考核不但需要對人員進行考核,更應當對各個項目進行評價。航運企業的主要業務是運輸,因此航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運營特點,采用航線或者是運輸區域模塊的管理模式,對各個航線進行單獨的整體效益或者是人員績效等考核評價。同時,航運企業需要加強統一標準的制定,應當對各個航線的貨物運輸、人員技術支持制定標準化的政策,以此不但配合考核評價體系的需求,更給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提供統一口徑。有了統一的內部考核評價體系,可以促使員工為實現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整體目標而努力,有效降低企業整體的損耗,提升航運運輸的效率。
我國航運行業面對較為動蕩的內外部環境,企業自身的結構優化顯得格外重要。本文根據航運企業實際管理過程中的特點對航運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節點進行梳理,指出現階段對于航運企業而言至關重要的內部控制環節。同時,根據內部控制的關鍵節點本文對航運企業如何提高內部控制管理效率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對航運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帶來一定的幫助,為我國航運事業的平穩有序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