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志靜 沈陽工業大學 經濟學院
我國自2002年建立QFII制度,18年來,QFII見證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在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的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2020年,已運行十余年的QFII機制又一次進行了全面升級:QFII、RQFII資格和制度規則合二為一,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優化投資運作方式。同時,放開QFII、RQFII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證券、私募投資基金以及相應金融衍生品的投資限制,允許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債券回購和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
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正式啟動,使中國資本市場向國際化發展,逐漸形成滬深港三地的“共同市場”模式,互聯互通機制由此開端。6年多來,互聯互通產品交投日益活躍,交易量大幅增加。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10日,借道滬深股通的北向資金自今年以來合計凈買入A股1822.21億元。自2014年起,北向資金已累計凈買入A股1.18萬億元。
目前,上述兩種方式為外資投資境內資本市場的主要渠道。當下,歐美發達金融市場長期處在低利率、低回報的市場環境中,使新興發展中市場有越來越多的外資流入。中國資本市場相比于南美、中東等其他新興市場更加穩定、法律法規更加健全。因此,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將吸引大量外國資金的進入。
證券業對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的解除,使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資機構的吸引力增加,外資機構可以增持股份,更甚會采取獨資的方式,使其在中國資本市場中的外資持股比例增加。此外,保險和銀行業也對外資機構進入采取相對寬松政策,外資保險業和銀行業機構基于其投資需求,也將進入到中國資本市場。無論是證券業、保險業還是銀行業的開放,A股市場的外資量必然會隨著外資機構的不斷進入而不斷上升。數據顯示,2019年初至今年11月底,外資在A股市場交易占比6.53%,較2018年增加3.04個百分點。期間外資持續凈買入A股,其中滬深股通凈買入A股達5034億元。截至今年11月底,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近3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4.63%,分別較2018年底增加1.84萬億元和1.48個百分點。
對于國內投資者來說,主要采取投機的方式進行股票交易,在個人投資者中尤為明顯。而對于外資機構,大都屬于價值投資與理性投資。外資機構的大量引進,可以促進A股市場價值投資和理性投資的發展,通過其投資行為的示范,將國內投資者引向價值投資和理性投資。把行業競爭格局、產品市場特征和財務報表分析等因素納入分析公司的價值中,使每筆交易有理有據,使得國內的投資者的交易行為逐漸成熟。對于中國股市來說,這無疑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所帶來的最突出的重要貢獻。當國內投資者變得更加成熟時,我國股市才會進一步走向成熟、健康發展的道路。
隨著外資主體及大量資金進入中國股票市場,外資的偏好、外資投資的理念,外資對于金融工具的使用,都會對中國A股的生態帶來影響。競爭是市場發展的動力,大量高杠桿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可能使資本金較少的國內證券公司處于不利地位。但外資進入初期,會選擇較為狹窄熟悉的目標進行投資。相比而言,國內資管機構更了解我國的投資結構、文化背景、和相關法規等。因此,外資的競爭將促進國內金融機構更快地變革,在推高資本的同時提高風險控制水平,并將市場導向與政策導向相結合,由防御轉向進攻,使國內外金融機構實現雙贏,營造良好的A股市場環境。
我國股市發展時間短,因此還有很多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外資的進入將使我國的監管體系與國際接軌,使A股市場的法律、制度和程序更加完善,使我國資本市場高速與高質量發展齊頭并進,讓中國資本市場深度融入國際化資本市場。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我國上市公司的總體水平將會被重新評估,進行專業化的分層和篩選,幫助A股市場更好地實現優勝劣汰,更加準確的識別市場風險。
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有力地促進了A股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境外投資者在實現投資增值的同時,在引導價值投資理念、提升A股市場生態、促進監管制度完善等方面,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是一種雙贏發展。中國資本市場把改革開放作為一項重要發展戰略,受益者不僅是外國金融機構,更應該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和中國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