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澤 北京首都機場廣告有限公司
近年來,公司著力將“五資五控”定為總體發展路徑,即堅持資源管控、資產管控、資金管控、資質管控及資信管控。其中固定資產實物,是“五資五控”總發展戰略的第二項作為公司資產種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公司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息息相關。而進一步健全固定資產實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就需參照傳統資產生命周期理論進一步深化系統內部各個流程工作。
傳統的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基于全周期成本管理理論以企業資產實物作為研究對象,從系統的整體目標出發,統籌考慮資產的規劃、調研、采購、使用、報廢全過程,其內容核心是通過適度的技術及標準化運行標準,運籌規劃建設成本及和運維成本進行分析及決策,從而達到資產成本最優化的終極目標。而企業內部各式各類高數量的資產實物伴隨著高數量數據,這為固定資產實物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不小難度。
固定資產實物數量多、類別廣進而形成了龐大的數據體系,傳統紙質臺賬搜索過程復雜、文件留存易損壞、數據更新操作不便捷等劣勢愈發顯現,傳統紙質臺賬已不滿足資產的日常管理需求。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ERP資源管理系統概念的產生,越來越多的基礎技術支持為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系統的出現帶來了可能。相比傳統的紙質版固定資產實物臺賬,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系統有著數據統計高效、信息變更快捷、劃分處理清晰等諸多優勢,該系統將以往復雜繁重的固定資產實物日常管理工作變得輕松便捷,使得短時間內處理錯綜復雜的固定資產實物相關數據成為可能,數據處理伴隨整個生命周期管理過程,電子管理系統引入將為固定資產實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巨大便利。但固定資產實物管理信息系統整體造價成本高,根據客戶進一步提出功能需求一套完整的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系統市場造價往往超過10萬元,隨著覆蓋數據量的逐步擴大其系統價格還會持續上升,企業需結合自身因素對系統進行綜合考量后決定是否引入。
固定資產實物前期規劃環節是固定資產實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前期準備工作,其環節尤其重要,將直接影響企業年度投資采購項目。在此環節企業需根據其實際經營范圍及經營情況制定未來固定資產實物采購項目規劃,所編制采購計劃既要滿足其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又要結合固定資產實物歷史數據降低建設及運維成本。前期規劃好壞將直接影響企業在固定資產實物方面的投入,進而影響該批固定資產實物在企業的使用成本。
按照現有工作流程,固定資產實物需求單位首先根據年度實際需求情況填寫本單位固定資產實物投資計劃申請表。匯總至投資模塊所在部門。投資模塊負責人及時匯總、整理各單位投資計劃表并編寫公司年度固定資產實物投資計劃總表后將其報送至公司黨委會研究,經公司總經理辦公會審議通過。最終確定的實際年度采購項目既迎合各單位實際需求又將企業經營情況及時剔除。計劃中不必要、不具備可行性的年度采購項目被及時剔除在外。固定資產實物規劃環節所填寫的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便通過公司審批,獲得了采購的可行性。
與多數企業日常固定資產投資審核方式不同,部分涉及高新生產型業務的企業會在立項審核階段結合以往歷史使用效果評估數據作為參考。如通過資料收集發現我國多數電力公司由于固定資產實物設備(泛指電力傳輸設備)將直接影響電力公司運輸過程能源損耗,進而影響企業經營利潤。為降低運輸過程電力能源損耗,進而提升固定資產實物日常使用平穩性,促進電力企業整體盈利水平提升,我國多數電力公司均結合資產管理系統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及時對其日常使用效果進行評估,并完成數據記錄。在新一輪固定資產實物采購時企業可結合以往運營數據對設備進行歷史篩選及時剔除高能源損耗、運營情況不穩定、無法滿足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需要,日常使用過程中易損壞的固定資產實物引入企業。避免因審核立項研究不充分帶來的固定資產實物工作停滯、維修及日常使用所產生巨大能源損耗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帶來的負面影響。
由于實際經營性質不同,多數企業所涉及固定資產實物雖不如電力公司那樣直接對企業的最終經營收益產生劇烈影響,但因固定資產實物實際利用率降低進而影響企業日常工作效率的現象卻時有發生。特別是對處于第一產業的生產制造型企業,一套固定資產實物生產設備的無法正常使用,將直接導致與其相關的一整條流水生產線受到影響,流水線生產停滯導致企業產品產出率下降將直接影響企業年度利潤總額。而對于大多數非生產型企業,其影響則更多體現在個人電腦日常工作中出現藍屏或其他功能異常,無法正常使用所導致的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或業務保障用車出現機械故障無法正常行駛所導致的時間損耗,及創意設計、信息管理。財務數據統計所涉及固定資產實物設備的高額維修、替換費用上。
所以在具體固定資產規劃環節我們不僅應從價格、實際使用價值產品參數等傳統方面進行立項審核,更應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實物歷史使用價值評估,可根據所收集歷史異常情況記錄及時在尋找到合適替代品的基礎上及時剔除以往固定資產實物無法滿足使用需求、使用過程中易產生損壞、維修成本過高、周期過長的固定資產實物。利用歷史數據從全生命周期立項之初解決企業可能存在的固定資產實物實際使用效率低的傳統問題。
工作的結束標志著該新購置固定資產實物正式被企業所實際擁有、控制、使用,歸檔的固定資產實物信息臺賬則將被利用于后續固定資產實物日常統計、盤點工作。
數據就是依據,是固定資產實物日常管理過程的直接體現,為提升固定資產實物日常管理水平,公司實行總、分臺賬管理工作。總部臺賬由資產管理部負責、分公司臺賬由資產實際使用單位各自負責。固定資產實物臺賬中明確記錄資產名稱、規格編號、資產編碼、財務編號、使用單位、責任人、投入使用時間等基礎信息。
處于全生命周期內的企業固定資產實物信息會隨著人員調動(實際使用人、歸屬部門)、固定資產實物購置及維修、固定資產實物處置(有償轉讓、無償劃轉、報廢處理)等情況發生改變。為加強固定資產實物監管力度時刻掌握固定資產實物動態數據,資產管理部門組織各單位對照歷史臺賬數據定期開展固定資產實物清查盤點工作,及時對發生信息變化的固定資產實物進行臺賬信息變更,確保固定資產實物臺賬數據更新及時、與實際情況保持一致。
日常盤點工作有助于資產管理部門及時明確固定資產實物直接責任人、歸屬部門、使用年限及實際使用狀況,避免固定資產實物丟失、損壞、提前報廢、職責不清等相關管理問題發生。明確固定資產責任人更有助于各單位在固定資產使用日常過程中發生的異常情況進行處置,更為各單位固定資產實物日常使用效果評估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從固定資產實物投資立項到采購審批、信息入庫、日常使用,固定資產實物一路走來不斷發揮著其巨大使用價值。作為固定資產實物全生命周期的最終階段,固定資產實物報廢、處置同時也意味著該固定資產實物使用的最終完結、臺賬數據消除。及時出臺的《固定資產實物日常管理規定》、流程使得報廢、處置工作有規可查的同時,固定資產實物處置工作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需要強調的是資產管理部門需及時將已完成處置工作的固定資產實物在臺賬數據中進行剔除以確定臺賬數據的準確性。由于企業日常固定資產實物報廢情況并不不常見,這里不再做過多敘述。
上述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規劃、調研、采購、使用、報廢內各個階段工作明確主責部門,依據公司現有規章制度進一步細化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管理工作,時刻掌握固定資產實物數據變更情況并及時更新臺賬數據,確保固定資產實物臺賬、固定資產實物賬實相符。傳統意義上的固定資產全生命管理過程已經結束,但企業卻無法忽視處于末端最為重要的信息總結整理環節。
為進一步提升企業固定資產實物利用率,使用單位需進一步結合其日常異常情況記錄對所擁有的固定資產實物運行狀況進行分析總結,及時篩選出無法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實際使用效率不高、使用過程中易產生損壞的固定資產實物,將其列入不合格采購產品清單,在新一輪投資立項階段結合不合格采購產品清單及時尋找對應替代物進行替代。
同時對平時使用效果良好安全穩定的固定資產實物企業也可設立記錄表格,并在各單位范圍內優先推薦使用。利用固定資產實物全生命周期管理循環流程篩選出一批高質量、符合公司日常辦公需求、生產經營需要、使用過程安全平穩的固定資產實物。
我們正處于時代變革的浪潮中,固定資產實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方式不是一成不變,也將隨著時代變化得到進一步細化發展,但其關鍵階段,規劃、調研、采購、使用、報廢全過程將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