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順昌縣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心
事業單位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是對領導干部的常態化“經濟體檢”,不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不僅強化對領導干部的管理監督,通過揭露和查處重大違規違紀違法問題,推進問責問效,強化不敢腐;通過發現和揭示經濟社會運行中的各類風險隱患,推動健全制度加強管理。也促進領導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通過科學評價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經濟責任履行情況,激勵和引領領導干部干事創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既包括合規性、合法性審查,又包含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評價,故存在一定的風險,并且和其他審計風險一樣,貫穿審計全過程。也是因為經濟責任審計的特殊性其產生風險的可容忍程度低。所以在具體的工作當中,需要對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進行分析,并且制定一定的策略,才能保證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高效率的進行。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風險,一類是單位領導在履行經濟職責的過程當中并無存在問題,但是審計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有可能將不屬于其經濟責任范圍內的內容也納入對行政單位領導人的審計范圍內,造成在進行審計報告撰寫的過程當中,會對領導人作出不準確的評價。另一類則是單位領導在任職期間,因個人紀律出現不良問題導致未能完成任期的目標,而且產生了經濟損失,但是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的過程當中,或因取證不足,或因無法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導致領導人的審計報告與事實產生一定的偏離。
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本身就是由政府領導的社會團體。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責任風險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其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并不是普通人,其審計對象是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人或一把手,因此審計的內容比較復雜,而且評價的項目也比較敏感。其次,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審計的過程當中,常常會因為一些不確定的因素而影響審計結果。這些特殊因素通常包括牽涉面比較廣,加之被監督的人群為高層領導,所以,經濟責任審計的難度也較大。最后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所產生的風險實際上是可預防的,這是因為審計工作需要審計人員認真負責的態度,只有不斷對審計手段進行改進,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科學合理的判斷風險的產生,從而控制審計活動中產生的風險,最大限度上降低審計風險。
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組成環節比較多,在工作的過程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都會導致審計風險的增大,因此除了必須注重財務工作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同時還要講究突出重點的原則,不要過分追求面面俱到,有重點的進行風險的預防。
審計單位應該注重機構的完善,保證審計人員自身素質的優越性,這樣才能構建全審計機構,讓審計機構的設置更加合理,讓其職能發揮更加科學。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認識到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屬性相對較高,這就需要審計人員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必須保證其政治素質的良好和職業道德的高尚,除此之外,業務能力素質對于審計人員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審計機關應當注重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并且持續的對審計人員進行教育,以便于保證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人員的質量。
在審計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將審計方法多樣化,才能夠有效的降低審計工作所產生的風險,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必須確保質量為重要前提,對于審計方法的應該采用統籌兼顧的原則。例如采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能夠有效的對審計工作的風險進行控制,同時在審計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對于各個環節要不斷加強其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多方復核、征求意見等等,這些流程對于整個審計工作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審計報告的撰寫過程當中,要力求措辭的公正和適當,才能減少人為因素所產生的審計風險。
審計評價是經濟責任審計的核心環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它是建立在查清審計事實、準確界定經濟責任的基礎之上,并且盡可能量化評價。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進行評價與監督,因此,在審計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必須要保證對各個領導干部的評價是具有公正性和合法性的,在審計評價體系當中,盡可能去除個人化和私人化因素。同時再審計評價體系過程當中,要把責任進行階段性的評價,例如,是現任責任還是前任責任?是直接責任還是領導責任?是主觀原因導致的經濟責任還是客觀原因導致的經濟責任?對于經濟責任的細分有助于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的客觀性,形成能夠更加有效的防范風險。
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的重要部門,審計機關,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領導人的經濟責任風險評價,有助于提升各級領導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但是審計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因為當前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面臨的問題是工作重要,但是時間緊迫,因此審計單位必須加強對審計人員的教育,保證審計人員能夠以客觀的態度面對被審計人。同時不斷加強審計流程的合理化制定,強化審計工作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才能盡可能的減少審計工作過程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