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 長慶油田儲氣庫建設項目部
作為我國石油資源重要來源之一的石油企業,是組成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分,是我國今后打開國際經濟市場貿易渠道與發展路徑的關鍵所在。然而,縱觀我國石油企業內部管理運行情況而言,依舊有少數企業管理會計工作未能達到與規定標準相符合的質量與水平,且石油儲備、運輸等環節中也因管理力度的欠缺而滋生了一系列問題。為了提高經濟效益,保證自身發展的健康可持續性,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相關石油企業必須踏上創新發展管理會計的探索道路。
快速發展的石油企業,管理會計呈現了更加突出的作用與價值,成為石油企業競爭力與管理水平得以增強和提高的重要路徑[1]。就其作用與價值而言,具體包含:其一,能以市場發展需求為根據,結合石油企業發展現狀,合理進行發展戰略與決策的制定;其二,在石油企業生產經營中,通過全程、全面評估工作的開展,有利于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從而為企業帶來更豐厚的經營效益;其三,可幫助企業實現經營管理理念與方法的創新,且有利于生產技術的更新,使企業逐步達成現代化、精細化的管理。
石油企業管理會計的創新發展中,培養高端財會人才、組建人才隊伍是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一項工作。一方面,引領人才“走出去”。采取座談會、專家講座等形式開展人才培養活動,或倡導繼續教育、舉辦知識技能競賽,引導財會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幫助他們將新知識、方法與技術了然于心。同時,派遣他們前往優秀企業汲取更豐富的知識經驗,感受文化與制度;另一方面,做好“引進來”工作。石油企業應以自身情況與需求為根據,大力引進知識能力與素質兼具的人才,同時加大高端人才引領作用發揮力度,推進管理會計團隊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提升。
石油企業在探索管理會計創新發展路徑時,通過優化整合相關產業鏈,即可減少企業成本支出,并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營收益率[2]。首先,企業應當將經濟效益與適度開發原則引入發展戰略中,將企業經營管理中原本的重點向附加值增長優勢突出的中下游轉移,通過經濟效益增長點的積極探索,整體性的提升企業盈利;其次,石油企業需圍繞開采煉化及銷售等環節,積極構建三位一體化,在一體化建設產業鏈的基礎上,橫縱延伸拓展產業鏈;最后,企業應當從產業鏈建設出發,加大產品生產工藝技術創新與突破力度,在減少生產中損耗的能源基礎上,幫助企業實現效益增長點的創造,這樣也能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信息化時代下,石油企業要想深入發掘管理會計的作用與價值,有必要將財務數字化與信息化建設當作重點發展目標。通過ERP管理體系的構建,實時共享企業內部財務信息,同時立足于企業經營與管理實際情況落實ERP財務信息共享模式的構建,幫助各個部門能夠快速地將需要的財務信息掌握并展開分析。該模式在公開化與透明性方面有著突出優勢,可在創新管理會計的同時為石油企業帶來強有力的發展動力。所以,石油企業需要在信息技術與共享體系構建中投入足夠的精力與資金,從ERP與共享模式出發,通過信息技術的大力運用,促進信息化管理目標的實現,由此推動企業的穩定發展。
管理會計工作組成中,立足于職能角度對企業決策展開分析評估相當重要,因此企業也要重視決策分析與評估內容的完善。企業在實際決策評估工作開展中,通過有效應用取數分析方法,采取量化的形式處理決策和評估結果,有利于決策分析與評估內容的完善,進而發掘出管理會計潛在價值[3]。石油企業應以自身實際情況為根據,通過引入平行式對照分析模式,構建并優化評估模型,依托模型剖析存在的問題,并依據分析結果作出調整。準確評估風險,對各項信息真實性進行查驗,保障信息可靠性,方可大幅度降低信息風險。此外,保障活動風險因素預估的準確性,以風險因素為根據擬定應對方案,盡量避免活動開展中出現突發事件,確保活動開展的有序性。
財會人員日常工作開展中,應當認真整理企業相關信息,采取信息與數據專業處理這一管理會計方式來分析實際內容,將準確、可靠且真實的理論依據供于企業管理層決策使用。所以,企業在探索管理會計創新發展路徑時,應當幫助財會人員將基本業務熟練把握,為深度整合業務與財務奠定基礎。對此,財務人員應當深入企業生產一線中,跟蹤監督整個工作流程。同時,財務人員應當前往石油開采現場,監督管理整個工作過程,確保自身能將各個流程內容準確掌握,并合理分析作業。如此一來,后續能更貼近實際情況的開展管理會計工作,提高工作的有效性、真實性,促進企業財管成效的穩定提升。
綜上所述,石油企業要想將發展目標順利實現,就必須著重關注管理會計工作,積極探索創新發展路徑,從注重高端財會人才培養與引進、圍繞管理會計優化整合產業鏈、積極建設ERP和共享模式、合理完善決策分析評估內容及深度整合業務與財務工作等五個方面出發,促進管理會計工作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幫助企業自身獲取豐厚的經營效益,鞏固市場地位,夯實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