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高校通過合并擴張等方式來擴大規模與招生人數,同時由于高等教育的社會化,更多的人有機會通過繼續學習來深造和獲取學位,這就導致了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急劇增多,就業形勢愈發嚴峻。而與經濟一同發展的還有人們的思想觀念,大學生們的思想觀念越來越豐富,但擇業觀與就業觀還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不足,大多數人認為大學畢業一定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而現實情況卻比學生們預想的要嚴峻許多,市場需求往往才是就業的導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學畢業生們的就業壓力,因此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來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與擇業觀。能夠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除了教育改革方案的施行、社會環境的改變等客觀原因外,還受到大學生自身行為觀念的影響。而這些存在于大學生心理、思維領域上的問題,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去解決,所以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相關負責人必須要加以重視,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輔助大學生順利就業。
高校設立畢業生就業指導課程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更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點之一,出于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方面的考慮,大部分高校只重視就業必需知識的教授、就業技能的培訓、就業信息的分享和發布、就業常見問題的解答、就業政策的解讀等較為實用的方面,而忽略了對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學生們在面臨就業問題時缺少了理論方面的正確引領,極易出現一些思想行為方面的錯誤,例如心浮氣躁、反感上級的安排、抗挫折能力差、紀律與法律觀念淡薄、缺少誠信意識等等。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加入思想政治工作則能夠通過課堂教學、模擬實踐等方式來給予大學畢業生精神與理論方面的引導,從多方面綜合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減輕畢業壓力與就業壓力,糾正一些錯誤行為,增加其能被心儀就業單位成功錄用的概率。同時還可以對畢業生的就業理念進行全面評估并給出一些建議,引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從而更好地展現個人價值,實現理想抱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就業指導工作的結合十分有益于學生正確擇業、就業觀的樹立,也能夠幫助學生們明確就業目標和就業選擇,及時發現和干預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同時增強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識,讓學生們在遵紀守法的同時保護好自身,不被虛假招聘信息所蒙騙。
優化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需要高效提高對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視,建立起完善的工作體制和管理體制,將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統籌安排,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就業指導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高校需要建立起一支知識儲備豐富的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因為教師團隊的素質水平和技能高低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高校若想真正重視起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充分整合教師力量,組建出有實力和水平的思政教師團隊。
高校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將思政教育同大學生的專業教育相結合,這樣能夠更加貼近學生實際,在教授專業課程的同時向學生們滲透所學專業的相關就業范圍,以及專業相關行業的發展前景、人才需求趨勢等等,從而鼓勵學生們熱愛所學專業,提前了解就業信息,初步樹立就業目標,通過思政教育強調所學專業的使命感與自豪感,堅定學生們的職業理想,從而避免就業時學生們因不了解專業前景與就業知識而產生迷惘困惑的情況。
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包括擇業觀、就業觀的樹立,以及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重申與強調。除去這些基本思政教育內容外,高校還可以結合當下實際來向學生教授一些就業方面的經驗,通過具體事例來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教學方式則應改變傳統的課堂灌輸形式,增添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和實習活動,不斷創新和豐富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徑,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避免出現所教知識與現實脫離的情況。學校、家庭和社會應當是三力合一來幫助大學畢業生盡早適應社會環境,解決就業問題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應從這幾部分開始進行滲透,進一步豐富教育內容與教育途徑,將就業指導與日常教育聯系起來。
隨著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高校在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的基礎上對學生們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幫助畢業生樹立起正確的擇業觀與就業觀,在保證工作理念不變的同時不斷優化工作方式,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學生就業課程中的針對性與實用性,從多方面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減輕就業壓力,讓學生們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心態,實現職業發展與自我價值實現。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大學生就業中面臨的困難,高校需要進一步研究與優化思政教育在就業指導中的實際應用與開展,從而保證學生們的順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