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凱 黑龍江省東方紅林業局有限公司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有各種各樣的自然資源。在眾多自然資源中,森林資源尤為關鍵。近幾年來,我國對于森林經營管理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主體內容設置為生態體系建設,以便改善我國生態環境,提高林業資源的質量,實現我國林業行業可持續發展。我國森林經營管理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不過依然有所欠缺。本文首先對森林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探討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提高我國森林資源經營水平。
目前在開展森林經營管理時,依然采用傳統的管理體制和經營管理模式,導致我國森林經營管理問題比較明顯。整體森林經營管理模式比較單一,依然采用采伐限額標準作為管理的依據,并沒有結合森林的實際情況確定采伐方式。我國森林經營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現有的體制并不能保證森林經營工作順利開展,管理制度內容有待完善。森林經營主體比較混亂,權責不明確,會影響到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為提高森林經營水平,需對現有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進和創新,對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優化,才能減少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
近幾年來,我國對于森林經營工作越發重視,并加大投入力度。盡管如此,我國森林經營管理的資金依然面臨短缺,相關工作不到位,影響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如果不能改進現狀,就會對森林經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在開展林業管理時,國家的資金扶持力度有限,雖然有專款,但卻不能滿足現代林業經營管理。當地政府需加強對資金的籌措,才能滿足林業經營管理需求。由于資金不充足,林業經營管理工作會面臨許多困難。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需修整森林道邊雜草,負責看護森林。在開展林木病蟲害防治、樹木養護等工作時,由于工作人員不夠積極主動,就會導致許多林木不能得到精心養護,被病蟲害所侵蝕,最終死亡。由于工作人員疏于照顧,就會造成較大的損失,對森林經營與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響。
在開展森林經營時,需明確經營的目標,不斷提高林場的效益。除了要保證林業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保護之外,還要加強對后備資源的培育。要將后備資源培育工作納入重點工作范疇之中,明確森林經營的發展方向,合理布局,使林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可通過合理的造林、培育和改造等方式,不斷提高森林經營管理水平。造林是一項非常基礎的工作,也是確保森林資源得到循環利用的關鍵。進行森林培育時,需要重視造林工作,選擇優良的樹種和樹苗,由專門人員負責造林日常管理工作。進行森林培育時,充分運用自然經營理念,結合流域經營模式,選擇優質的林地,減少資源浪費,明確培育的重點地塊,選擇合理樹種。要開展科學的作業,重視定株、修枝、透光伐等工作。
我國森林資源中的低質量資源較多,為了改變現狀,就要加強對低質量森林的改造和撫育,實現森林質量轉化。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森林的資源進行采伐,開辟林間空地,通過天然更新的方式實現森林資源轉化。此外,還可以及時補充鄉土樹種,使林分結構異齡混交林更加穩定。
明確森林資源的數量和邊界,對森林資源開展動態管理。加強對外部環境的優化,及時解決森林糾紛問題。涉及木材運輸、經營占地等內容時,需及時與當地政府進行協調,保證森林經營管理工作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要運用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科學技術對現有的林業資源進行開發,不斷提高森林培育和保護水平。積極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規范森林經營管理工作。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對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能夠適應森林經營管理工作的各項要求。要不斷完善森林經營管理制度,提高廣大干部和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吃苦耐勞,踏實肯干,在工作中不斷創新,確保我國森林經營實現健康發展。
要積極發展生態森林旅游事業,將森林經營管理工作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使森林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發展生態旅游還可以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確保森林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要加強對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籌措資金,引進優秀的人才。加大宣傳力度,擴大旅游客源市場覆蓋面,完善生態旅游的內涵,使當地居民充分參與其中,在提高自身收入的同時,還可提高當地經濟效益。要根據各地區氣候特點,在不同的季節打造頗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深入挖掘生態旅游資源,使其成為具有潛力的朝陽產業,促進森林經營穩定發展。
依托各大科研院所和院校,結合森林經營工作的實際情況,對森林經營開展針對性的研究,保證研究成果得到有效推廣。引進符合本地森林經營的技術和設備,積極開展智慧化林業建設,使林業科技成果盡快轉化。對森林經營結構進行合理設置,研究撫育經營資金政策,積極探索多元化森林經營資金投入模式。爭取國家專項基金,確保森林經營工作順利進行。出臺與森林經營有關的優惠政策,使廣大社會人員充分參與其中。可從利息和稅收等方面進行適當減免,提高廣大經營者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森林經營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結合森林資源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對策,才能提高森林經營水平,實現森林資源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