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亮 山東職業學院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標準化管理應運而生,由于各個生產領域不僅要提高生產質量也要提高生產有效性,因此相應的標準化管理出現,對生產經營情況予以管理。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相應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通過將消防安全管理逐漸融合到全面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中,可以促進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從被動逐漸轉變為主動,以此匯集成較為有效的三方監督機制。針對高校的消防安全問題,需要高校管理人員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利用標準化管理的運行,將校園內的師生設立為消防安全工作的主體,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現階段,在高校校園中,火災隱患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學校的相關制度并不完善,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缺乏專門化的管理工作人員,對于消防安全檢查也沒有進行定期的檢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工作開展的并不充分;除此之外,高校中的一些管理人員并不具備一定程度的安全意識,這一現象會直接導致學生的安全管理問題存在漏洞,在治安問題上重視過度,有失偏頗,一些鐵柵欄的設置不利于火災逃生時的逃生路線使用,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一部分學校會在安全疏散口上上鎖;部分學校的消防設施過于老舊,因此難以保證其完全有效,針對設備的更換又存在資金的影響,例如自動報警系統或者是自動動噴水系統等,都需要一定資金予以安裝[1]。與此同時,某些高校沒有對電氣線路予以重視,無法意識到對其進行定期的檢查,保證安全,重視程度不足的后果就是依然存在電線使用不當問題,一些電線始終沒有進行安全措施防護,學生宿舍中也存在違規電器使用問題,都會對消防安全問題造成隱患。一些校區的新建,其消防安全相關設計并沒有進行審核或者是備案。一些學校宿舍的密度過大,學生使用電量過高的情況下,并且其電器設備的質量良莠不齊,導致火災隱患的程度也不相同。
高校中的消防安全力量較為弱小,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中教職員工的數量較小,學生的數量基礎大,更重要的是教職員工的基本崗位為教學,因此,真正對消防安全問題予以解決的人數少之又少,基于這一情況,高校中的消防工作大多數時間還是要依靠公安消防機構。單位進行自我整改以及自我管理的意識以及能力不夠強,這也到導致了高校內的相關工作人員對消防安全工作的實施意義無法重視,并且由于現階段,高校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自主意識較強,因此,消防安全管理的成本也在逐漸增加[2]。
對消防安全組織網絡予以明確。高校在原來使用的安全組織基礎上,通過對傳統化的安全管理相關標準以及規范等予以借鑒,組建真實有效的消防安全方位的部門機構,并且通過對單位中的真實情況進行分析,以此來對安全崗位職責予以修訂,通過文件的形式予以執行,通過高校內的管理人員簽訂責任書,一級管理乙級,以此來保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對學校管理區域內的死角和盲區進行消除。
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需要掌握相應的消防管理標準,對當地消防機構的具體要求予以結合,擬定相關實施細則,校內的教師以及學生需要達成這一個統一的標準。從消防安全管理角度出發,以此來將消防安全擺在首位,按照消防規章制度進行事物的處理,將安全防范工作進行到位,將責任予以落實[3]。
首先需要對消防硬件設施建設予以規范,高校的設施建設包括建筑,主要是由少到多,由多層逐漸到高層,這一轉變過程中,關于建筑的消防設施問題逐漸參差不齊,因此,需要對消防設施建設予以規范。學校在進行建設時,包括改建或者是擴建,需要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對公安消防機構進行備案、審核以及驗收,與此同時需要加大經費的投入情況。針對老化建筑的消防設施需要按照新的標準予以整改。校園內的消防設施器材要按照相關額規范要求去具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有效的維護和檢測。
對消防安全中的考核工作予以重視,通過考評作為支撐點,建立以及完善高校消防安全的安全標準化管理,進行檔案的記錄。對校園內的內部部門以及其他院系進行安全考核,其結果需要與高校的年終評比進行掛鉤,以此來實現消防工作的安全性。通過這一方法的使用,調動安全管理的積極性。
隨著消防安全重視程度的加深,對高校消防安全標準管理工作的開展也是十分必要的,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對于校內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教學設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管理標準的確立、比照以及執行過程,實現其標準管理的順利開展,提高高校消防安全實力,促進教學活動的穩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