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哈密供電公司
受供電所自身特點和體制的影響,導致部分電網工作人員對績效管理工作不重視,他們錯誤的認為績效管理只是簡單的評價工作情況,并沒有實際作用,更與自己開展的相關工作沒多大關系,因此也就談不上深入的理解相關內容,他們做的一些配合工作只是應付上級的檢查,這也是導致績效管理工作一直得不到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
當前許多供電所實施的績效管理和考核機制都比較籠統,只能按照職工級別和供電所效益進行分析,無法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激勵作用也得不到發揮。為促使供電所進一步實現片區化和網格化管理,使其能高效的融合營配末端業務,建設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使其對新時期供電服務需求更加適應,通過其服務模式的逐步完善,為供電所創造有利條件。
(1)區域合理劃分。綜合地域環境、供電面積、工作難易情況、線路設備狀況、服務客戶數量等,根據一條或數條線路臺區,按照供電所、線路、臺區等分層,對網格區域合理的劃分,實行網格三級層級負責制;(2)對人員統籌劃分。按照員工業務能力、技術水平和素質等統籌安排劃分各級網格人員;(3)對崗位職責及進一步明確。在網格化管理中推行AB崗工作制,在工作上相互部位,安全方面相互監督,并能有效協調合理解決相鄰網格的工作問題,明確相關責任,實現資源共享。
(1)完善責任體系。供電所應該對重點指標加強管控,對三級網格責任嚴格落實,把三級網格責任書的背書和簽字工作逐級完成,保證其管理中網格清晰、人員和責任確切,使營銷管理、線路運維、報修服務等專業實現有效的融合,協同完成相關工作;(2)完善保障體系。對供電所內部功能區的生產和管理、辦公室的設施等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進行配置,保證基礎設施完善,對業務流程加強統一,通過網格管理保障體系的健全和完善,有序推進各項工作順利實施;(3)完善監督體系。對供電所網格化管理定期進行評估、監督和指導,針對管理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對供電所從業監督機制(如質量、安全、廉潔等)進一步落實,根據工作職責在管理中確定對口機制,形成自上而下的監督體系,縣公司、一級網格、二級網格分別對一級網格、二級網格和三級網格進行有效監督。
公司可把供電所的績效獎金以“承包”總額方法體現,合理把績效和效益工資比例提升,根據業績考核的結果確定績效,如把供售電量、電費回收、線損率等效益指標和工資分配掛鉤,并在相關標準要求上對業績突出,一線艱苦生產的供電所適當放寬,激勵各供電所創收效益,以此樹立良好的管理理念。
公司為供電所制定目標任務,確定權重和考評標準,供電所根據實際情況對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和分解,按照員工的工作情況為其建立積分標準庫,對每個板塊間權重和積分評價標準進行合理衡量和制定,并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對其進行調整和優化。
供電所的績效獎金公司兌現的時候選擇總額“承包”方式,綜合供電所相關考核結果分配總額。供電所員工的月工作積分即為員工的月度考核結果。采用“以分計酬”制,按照工作過程中獲得的積分根據相應標準換取薪酬。
量化評價考核供電所的管理、經營、生產目標和任務,可以把目標任務作為主要的考核內容,從三個方面(量、質、期)對考核目標和評價標準進行設置,在考核過程中可以把年度和月度考核有效結合起來。把總額通過“包干”的方法按照考核的結果考核月度績效,在評價標準方面向有突出業績、一線艱苦生產的供電所傾斜,促進供電所獲得收益,保證采取準確有效的績效考核,達到進一步提高團體整體績效的目的。
責任承包積分由工作數量、固定職責和工作質量等積分組成,工作數量積分分為對設備運維和對客戶服務積分,分別制定相關標準,因為每個臺區和供電所的距離、交通條件、客戶情況及工作的難易程度存在較大的差別,所以需要在對各臺區承包積分計算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引入調節系統。固定職責積分包括管理、業務和兼職等崗位的積分,根據供電所機構設置管理和業務崗位,并遵循一致性原則確定各班組的積分標準。
工作任務積分是指員工在把常規的工作完成以后,額外再對公司做出的貢獻和工作量通過考核得到的積分,主要是加分,并通過減分的方法考核沒有根據方法、質量和時間完成的任務。本所評價所需的指標體系可以綜合實際工作和管理需求,在供電所的考核指標、星級和全能型供電所的相關評價標準、供電所評價達標創優標準中選取、收集符合相關要求的。
總之,對供電所分類進行考核,通過激勵約束機制的健全和完善,獎優罰劣,對全員形成績效管理機制。把員工的職業發展、薪酬分配和績效考核結果結合起來,可激發員工的工作責任和積極性,達到提高團隊能力和企業綜合競爭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