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 臨沂大學外國語學院
《呼嘯山莊》以房客洛克烏先生雪夜留宿而做的一個離奇的噩夢展開情節,呈現給讀者一個荒誕怪異的世界,奏響了一曲荒原上的愛情挽歌。書中第九章艾米麗通過卡瑟琳之口向我們揭示出荒原里的兩種愛情模式:在這三角愛戀中,既有希克厲原始、自然的野性愛情的呼喚,又有埃德加·林敦體面、華麗的文明愛情的吸引,深陷其中的荒原之女卡瑟琳做出的選擇,終于引發了一幕愛情悲劇。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愛情呵,既不曾溫暖,也沒有甜蜜,更沒有祝福,卻像是一團火焰,把荒原連同讀者燃燒起來。
我們眼中的希克厲,殘忍、陰冷、一位十足的暴君,正如他名字——長滿石林的荒原和懸崖,然而在卡瑟琳心里,他是歲月里永恒的巖石,是生命里必不可少的快樂之源。這或許讓我們搞不懂,然而正是他們神秘變幻、放蕩不羈、生死相依的愛情深深吸引著我們,并引發我們深層的思考。
1.希克厲對卡瑟琳之愛——扭曲暴力的毀滅之愛
作為一個流浪兒,希克厲有幸被老恩肖收養,看似是他幸福生活的開始,卻也是他愛情悲劇的開端。希克厲愛卡瑟琳,因為在呼嘯山莊這個“家”中只有她對他好,正是有卡瑟琳的陪伴,他才甘愿去容忍亨德萊的壓迫。至此為止,出于相似的野性,出于靈魂的契合,希克厲的愛還是單純的,直到遭遇愛情背叛后的離家出走。三年之后的歸來,他依舊愛卡瑟琳,只是摻了復仇的雜質。一副紳士模樣,性格卻極度扭曲,他把壓抑的感情轉化為復仇的行動,在荒原之上施展他那極具毀滅力的愛情,帶著狂暴的怒火燃起仇恨的火焰。他是個老謀深算的狡猾狐貍,貪婪的剝削完亨德萊的全部財產;他是個殘暴兇狠的昏君,用他的愚昧政策,把哈里頓變得愚昧無情;他是個變態的虐待狂,騙娶毒打伊莎貝拉,只是為了報復埃德加……瘋狂的復仇使他的愛情變得扭曲,摻雜了一些,也失去了太多太多。
希克厲的愛是專注的,卻也是渺小的,他只愛卡瑟琳卻恨全世界。他蔑視埃德加的愛情。希克厲對卡瑟琳的愛是狂熱的,卻也是毀滅的,面對瀕臨死亡的卡瑟琳,他還像只瘋狂的野狗般親吻、摟抱、全然忘了她的死活。希克厲從一開始的只要卡瑟琳還要他埃德加做伴,就絕不會把她從他身邊帶走的隱忍,到卡瑟琳死去后在埃德加以及后代身上展開殘忍的報復,他的人性冰凍到極點。希克厲給予不了卡瑟琳溫情幸福,扭曲的愛情只能靠變態的報復,殘忍地摧毀著荒原的一切,在死亡中走向永恒。“在毀滅對象的同時毀滅自我,在毀滅中自我與對象合二為一,同歸永恒的歸宿。”
2.卡瑟琳對希克厲之愛——癡迷炙熱的自私之愛
雖是呼嘯山莊的小姐,卻非大家閨秀。卡瑟琳自幼在寬廣無邊的荒原里嬉戲長大,不到六歲就能騎上馬廄里的任何一匹馬,遠離了城市文明的束縛,塑造了她那桀驁不馴、敢愛敢恨的性格,也成就了她沖動執拗、驚世駭俗的愛情。卡瑟琳對希克厲的愛是炙熱不摻任何雜質,不是因為地位,不是因為名望,不是因為財富,僅僅是因為喜歡,因為骨子里相似的自然野性的吸引。她的愛情已經不是作為一種快樂的追求,只因為“我就是希克厲!”她愛希克厲,她的愛癡迷無法自拔,即使“希克厲是個野性不改的蠻子,沒有教養,也不曾開化”,但她依舊瘋狂的愛他;然而再過炙熱的愛情卻也終究敵不過她自以為是的選擇,為了虛榮心的滿足,為了所謂的幫希克厲提升地位,終究背叛了愛情,嫁給了埃德加。
不同的環境孕育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愛情,相比呼嘯山莊荒原的荒涼陰冷,畫眉山莊給我們展示了一副完全不同的光景,在這優美高雅的環境里,埃德加·林敦幾乎成為一切文明的代名詞,教養、溫柔、富有。然而就像卡瑟琳口中的“樹葉”,他們的愛情看似光鮮亮麗,最后卻凋零衰敗。
1.埃德加對卡瑟琳之愛——理性深沉的無私之愛
埃德加的成長環境,賦予它一顆理性的內心,他以怒火為恥,以謊言為恥、以一切野蠻、暴力為恥,這也是對于希克厲的野蠻、粗暴、滿口臟話這家人難以理解包容的原因。埃德加對卡瑟琳的愛差不多是一見鐘情的,因為在吉牟屯這個小天地,這樣的可人兒是埃德加不曾見到過的。慢慢的,青澀的少年愛戀逐漸成長為理性的責任之愛,他從一個嬌生慣養、脆弱不堪一擊的小少爺成長為一個溫柔體貼的丈夫、慈愛溫暖的父親、善良溫厚的東家。作為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埃德加擁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卡瑟琳的愛也是理性、神圣而深沉的。埃德加做客呼嘯山莊時,發生了這樣一幕:剛跟希克厲吵完架的卡瑟琳把氣撒在了納莉身上,不僅狠狠的扭納莉的手臂,而且狠狠地給了納莉一耳光,在埃德加去幫忙搭救被欺負的哈里頓時自己竟也被甩了一耳光。看到卡瑟琳的另一面,他對她感到害怕,為他感到羞愧,決定離她而去,然而終卻為她的哭泣心軟,挪不動腳步。只是因為愛情,這是多么仁慈的愛啊!
埃德加和瑟琳在教堂結婚的那天,“他只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這正是維多利亞時代世人眼中所謂的好姻緣。他給他的妻子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還有精神上無比細膩的疼愛。卡瑟琳像是荊棘,而埃德加卻像是忍冬,不是荊棘倒向忍冬,而是忍冬擁抱荊棘,這是多么神圣包容的愛啊!在卡瑟琳死后,他雖然傷痛欲絕,卻寬恕妻子的不忠,按照卡瑟琳生前的愿望把她厚葬在了教堂墓地里,他死后也沒有葬入自家墓地,而是選擇了永遠陪在她的身邊,這是多么深情的愛啊!
2.卡瑟琳對埃德加之愛——世俗理性的物質之愛
在維多利亞時代,埃德加和卡瑟琳的愛情即使再被看好,也終究被命運開了個玩笑。埃德加和卡瑟琳生活在一起,就如同霜和火,月光和閃電硬湊到一塊,注定了兩敗俱傷。卡瑟琳誤闖到文明溫暖、富麗堂皇的畫眉山莊,她被埃德加的美麗、溫柔、富有所吸引,這里給她一切物質享受,給她虛榮心的極大滿足。她時刻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溫文爾雅,不想像希克厲一樣被人稱作下流的小壞蛋。卡瑟琳愛上了埃德加,她答應了埃德加的求婚,因為他年輕、長得俊俏,滿臉春風,而且愛她。卡瑟琳對埃德加的愛情是理性的,她清楚自己的選擇,她深深知道,嫁給埃德加,就像她死后在天堂里那樣不相稱,她會痛苦的要命,因為她那不單純的動機,她只是想用埃德加的財富來幫助希克厲提升地位,這不正是對兩人懸殊階級地位的妥協么?在畫眉山莊,她失去了愛情,失去了自由,同時也失去了自我。
一直以來,人們或是致力于研究《呼嘯山莊》的人性主題,或是投身于研究《呼嘯山莊》的愛情悲劇,然而人性與愛情是不可分割的,聯系兩方面來看,卡瑟琳的背叛只是作品呈現給我們的表層的信息,從個人悲劇來看,人性主題中自我的背離與迷失不正是愛情悲劇的深層原因么?
古希臘神話中,人們原來是有四只手、四只腳的圓形生物,他們力大無窮,無所不能,因怒惹了天神,被劈成了兩半,從此便苦苦尋找著自己的另一半。找到后便緊緊相擁,直到死去。如同原始人一樣,希克厲和卡瑟琳共有一個放蕩不羈,不戀世俗的靈魂。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亞當,附屬他一個夏娃,然而在希克厲和卡瑟琳的世界中,他們的靈魂是出自一個模子的,他們是上帝同時為彼此創造的一對。
在世俗的人間,希克厲和卡瑟琳那超世俗的愛情,已不是簡簡單單幸福的追求,更多的是自我內心的追求。正如卡瑟琳所說的,希克厲在她的心里并不是作為一種快樂,而是她自身的存在,在她們的愛情中,對方比他們自己更像自己。他們瘋狂的追求著靈魂的完整,就像希克厲所痛苦的吶喊,沒有了她,他的“靈魂”他活不下去啊。他們的愛情既不曾溫暖,也沒有甜蜜,更沒有祝福,然而卻挑戰了世俗,戰勝了死亡,走向了永恒。悲劇終究是悲劇,內心追求的愛情終卻埋葬于自我的背離與迷失。
“在金錢的面前,每個人的人性都得到了最徹底的展露。”卡瑟琳明確的知道自己愛希克厲,而不是埃德加,然而在世俗社會的階級觀念下,卡瑟琳卻敗給了自我,做了金錢和地位所俘虜。背叛了自然的天性,背叛了靈魂的愛情。卡瑟琳和希克厲青梅竹馬,由于桀驁不馴、放蕩不羈的相似個性的吸引,兩人心里從小就埋下了愛情的種子。她為希克厲反抗哥哥,兩人一起享受曠野玩耍的快樂,也一起接受因把圣經扔到狗窩的懲罰。“她真是太喜歡希克厲了,我們千方百計想得出來對她最厲害的懲罰,就是把她和他分開,而她為了他所挨的罵,還比我們都多。”在遇到埃德加之前,卡瑟琳沒想過要嫁給別人,然而偶然誤闖畫眉山莊,命運卻和他們開了個玩笑,卡瑟琳答應了嫁給埃德加,背叛了兩人的愛情。“也許正是源于自己對希克厲性格中“野性”的清新認識,卡瑟琳才會想以“文明”教化希克厲”。兩人關系也隨著希克厲的離開而暫時斷絕。
希克厲的出走,傷碎了她的心,然而當希克厲回來,面對真愛的回歸和道德理性的糾結的選擇,她的內心再次陷入極度痛苦的掙扎中。現實和夢幻糾纏,她幻想回到了童年的山莊,而現實的整個七年卻成了一片空白。作為畫眉山莊的女主人,看似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實際卻在內心牢籠中痛苦的掙扎。畫眉山莊并不是屬于她的天堂。卡瑟琳內心深處依舊是渴望自由、追求野性的。在畫眉山莊,為了與這里的文明高貴活得相稱,她在孤寂壓抑中漸漸迷失了自我,就如同第三章夢境中無家可歸的游蕩在荒原之上孤魂。自我本性的背棄、是卡瑟琳愛情悲劇的深層原因,她嫁給了埃德加,妥協于懸殊的社會地位,屈身于財富名望,到死都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到底想要的是怎樣一種的愛情。
希克厲雖有幸被老恩肖收養,卻“一開始,他就在這一家播下了不和睦的種子”。歐肖夫人恨不得把他踢出門外,亨德萊嫉妒憎恨他,就連約瑟夫和納莉也從不對他有過好臉色。老恩肖死后,希克厲再無避風港,亨德萊對他的壓迫變本加厲,讀書權利被剝奪,加之無休止的苦力勞動,不僅僅是肉體上的疲憊痛楚、更多的是精神上空虛缺乏,終于使他遠離了文明的教化。可以說他是幸福的,然而老恩肖之死,他卻跌入谷底,加之愛情的背叛,他終成了一個十足的暴君。在這荒原上,樹干被強勁的暴風所扭曲,希克厲的性格也被生存環境所蝕化而變得暴烈、殘忍、陰冷。出走三年后回家的希克厲完全變了一個人,他擺脫了粗野的舉止,甚至很氣派,但僅僅是外表,他的內心卻更加扭曲,他從被壓迫者變成壓迫者,開始了她的復仇大計。
希克厲迷失在金錢和聲望下,背負著財富和地位的枷鎖,成為被復仇驅使的精神變態。他在復仇中尋找著自我,卡瑟琳就是他的自我,然而在狂熱兇殘的報復中,他更是徹底失去了自我,內心的虛無和空洞成為他自我迷失的最大困惑,他的報復并沒有使他得到快樂,失去了卡瑟琳,希克厲的靈魂也不再完整,他失去了精神的依靠,世界變成了一個完全陌生的“黑洞”。
卡瑟琳死后十八年內,他堅信她的靈魂從未安息,在荒原上苦苦找尋著自己的另一半。當他挖開卡瑟琳的墳墓,看到她依舊姣好的容顏時,才意識到自己的歸宿是與另一半的結合,這也是他結束痛苦掙扎的唯一途徑。放棄了復仇,他變得亢奮失常,就像他自己說的,靈魂的快樂殺死了他的肉體,絕食四天后,他在恍惚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追尋到了內心最大的渴望——與靈魂的另一半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