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娜 安丘市統計局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準確、及時、迅速的反映經濟發展狀況成為統計工作的常態,這對統計基層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化基層統計建設勢在必行。
統計基層工作是統計工作的根本,通過強化基層統計建設,能更好發揮統計工作職能,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目前,安丘市共有12個鄉鎮、街道,基層統計建設基本完善。
1.機構制度建設方面:目前所有鄉鎮、街道的統計站均為實體型機構,均有獨立的辦公場所。9個鄉鎮、街道的統計站設有單獨機構編制,10個鄉鎮、街道的企業已經建立統計臺賬,8個鄉鎮、街道已經建立并實施村居、“四上”企業統計人員報備管理制度。
2.信息化建設方面:安丘市各鄉鎮、街道的統計網絡連接均穩定暢通,計算機配備實現人手一臺,統計信息化設施均能滿足統計工作需要,且大多數鄉鎮、街道實現整合管理鄉鎮(街道)各部分相關統計數據資源,實現互通共享。
3.經費保障方面:安丘市各鄉鎮、街道統計工作經費實現實報實銷保障形式,各鄉鎮、街道經費均能滿足工作需要,5個鄉鎮、街道對企業統計人員進行績效評價并根據結果給予獎勵。
4.工作任務與人員配備方面:安丘市共有“四上”企業458家,村委會866個,鄉鎮、街道統計站共有統計人員50人。在統計站人員中,30周歲以下的有16人,30~39周歲的有17人,40~49周歲的有12人,50周歲以上人員有5人;從編制情況看,行政(參公)編制人員有6人,事業編制人員有29人,其他人員有15人;從受教育情況來看,高中(中專)及以下學歷人員有4人,專科學歷人員有14人,本科學歷人員有31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有1人。
5.業務培訓方面:2020年各鄉鎮、街道每月參加縣級及以上統計部門舉辦的培訓次數2次,平均每次各鄉鎮、街道參加縣級及以上統計部門舉辦的培訓人數149人。
1.制度建設不完善。截至2020年12月,大約1/3的鄉鎮、街道未推行統計工作網格化管理,在推行網格化管理的鄉鎮、街道中,僅有一個鄉鎮聘用了專職網格員管理,大部分網格員由在職人員兼職,占比1/3的鄉鎮沒有設置統計人員編制,約占比2/3的鄉鎮、街道沒有實行過政府購買統計服務。而同時基層統計工作在不斷細化,統計工作要求不斷提升,工作壓力不斷增大,制度建設相對滯后。
2.經費保障相對不足。僅占比1/3的鄉鎮、街道把統計工作經費列入當地財政預算,占比2/3的鄉鎮、街道僅采取實報實銷的形式保障工作經費,約占比50%的鄉鎮、街道經費相對不足。各鄉鎮、街道對其轄區統計人員均未發放統計工作崗位補貼;僅有一個鄉鎮對其村居(社區)統計人員發放勞動報酬,11個鄉鎮、街道均未對其村居(社區)統計人員發放勞動報酬;占比2/3的鄉鎮、街道對企業統計人員進行績效評價并根據結果給予獎勵。
3.基層統計人員短缺,專業技術資格及聘任比率相對較低。目前50名鄉鎮、街道統計站工作人員中,僅35人有編制,占比70%,沒有編制的人員占比30%。領導對統計工作重視不足,基層統計員大多身兼數職,有時多項工作同時推進,工作負擔重,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常態,降低工作效率,挫傷工作積極性。從統計人員從事統計工作時間來看,1年以下的10人;1-3年的有16人;3-10年的有12人;10年及以上的有12人。從統計人員的專業技術資格及聘任方面看,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聘任2人,占統計站總人數的4%;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聘任12人,占總人數的24%。
4.業務培訓偏少,統計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偏低。在2020年,平均每個統計站培訓村居(社區)、企業統計人員0.5次/月,僅有占比1/3的鄉鎮統計站平均每月對村居(社區)、企業統計人員培訓1次。培訓次數偏少,導致村居(社區)、企業統計人員的統計業務能力低,對統計指標了解的不深入,統計口徑有誤,統計數據質量不高。
1.加強制度建設,引起領導重視。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線,通過加強領導重視,完善制度建設,在鄉鎮、街道的統計站設立單獨機構編制,減少鄉鎮、街道基層統計人員兼職情況,減少統計人員不相關業務工作,促進基層統計實現統計臺帳、村居及“四上”企業統計人員報備管理制度全覆蓋,夯實基層統計基礎,提高統計報表數據質量。
2.增加統計經費,保障統計工作。鼓勵鄉鎮、街道把統計經費列入當地財政預算,確保統計經費充足。鼓勵鄉鎮、街道因地制宜,對轄區內的統計站人員、村居(社區)、企業統計人員進行考核,適度發放崗位補貼,勞動獎勵,績效。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統計工作做細、做實。
3.增加專業資格聘任名額,打通上升渠道。從專業技術資格聘任政策入手,真正放寬基層統計人員專業資格聘任條件,使優秀的、滿足聘任條件的統計人員都能夠被聘任。放寬人才選拔任用政策,促進基層優秀人才交流、提拔,使統計人才能進得來,出的去,激發基層統計人員的干事熱情。
4.強化基層培訓,提高統計素質。注重強化對社區(村居)、企業統計人員的培訓。科學設置培訓內容,即要注重統計口徑、報表流程、易錯指標的講解,也要注重統計法律法規的宣傳,使得基層統計人員能否勝任日益細化的統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