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立超 寧夏興南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建筑工程中,為保障建筑工程順利施工,需要持續進行降水,確保地下水位保持在建筑工程基礎以下,直至混凝土主體結構后澆帶澆筑完成后停止降水。當建筑主體工程施工時間較長時,將造成降水周期、成本增加,進而影響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超前止水技術是在建筑工程結構重量能夠平衡地下水上浮力后提前停止降水,不僅能夠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能夠降低建筑工程降水對周圍構建物沉降變形的影響。基于此,本文結合高林學校工程項目,深入研究建筑工程沉降后澆帶施工技術難點及對策,以期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參考。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建筑結構是一個整體,但是在混凝土建筑中,建筑面積太大時,需要將整體拆分為幾個部分并暫時分開澆筑施工,待分部完成施工后對中間留縫部分澆筑混凝土,將部分連接件按澆筑成一體的混凝土結構,由此解決建筑結構差異沉降的問題。后澆帶將結構暫時分為幾部分,構件內部經過收縮之后,在一定時間再后澆筑施工縫的混凝土并將各部分連接為整體。為了保證混凝土施工后的完整性,應注意調整三方面的內容:首先是調整高度差,調整高度差的目的是為各部分預留沉降差,先對各部分進行沉降計算,計算后根據需求,降低某一部分的標高設定以及提高另一部分的標高設定,通過這種方式為各部分預留高度差,以此使得各部分在施工后仍然保持標高近似的狀態,以降低因建筑各部分因高差多大而產生開裂的問題;其次,調整時間差,通過合理安排時間的順序,保證建筑各部分沉降趨于一致;第三是調節壓力差,其是通過降低土壓力的方式來降低地基附加壓力,比如通過使用十字交叉梁基礎結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土壓力,這樣可以使上下下部的沉降接近。
該工程塔樓屬于高層、超高層建筑。根據規范要求:高層建筑后澆帶應在結構頂板澆筑混凝土14d后進行,待主體結構封頂后,第三方檢測數據主樓沉降穩定,經設計單位同意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
后澆帶寬度測算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需要全面考慮,才能保證寬度的適中,全面解決好建筑的裂縫、變形等問題。那么,進行寬度計算時,一定要全面考慮后澆帶技術留的縫隙能不能破壞整座建筑強度,確保質量與安全。在整體工程設計基礎上,要對各個部分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提前做好后澆帶設置,對各部位的位置做好測算是保證建筑安全的前提。對于一般建筑而言,縫隙寬度是800~1200mm。找到主要受力點,根據具體的情況,對縫隙進行合理預留,隨時留意預留縫隙是否發生變化,避免建筑結構功能破壞,影響建筑整體安全與質量。
由于后澆帶的主要功能是避免因結構沉降或溫差過大引起的異常收縮和膨脹,因而通常都采用現澆式的施工。為了避免超長結構后澆帶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混凝土泥漿損失的問題,施工過程中混凝土進行分層澆筑。為了避免損壞建筑物的正常性能,澆筑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要求:(1)澆筑的過程中應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通過使用鋼釬振搗的方式,在振搗時布置三道振搗點,分別在澆筑部位的上層、坡腳和坡中,每次振搗時間控制在十秒左右,充分振搗并及時排出多余水量;(2)澆筑結束后,在3h~6h內應使用壓力水對后澆筑區域的部分沖洗,在澆筑結束一天后對后澆筑區進行人工鑿毛處理;(3)在進行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針對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涉及的收縮參數的問題,應根據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4)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應注意保證施工位置的施工縫處于濕狀態,且濕狀態至少保持24小時?;炷翝仓捎枚握駝雍投文ɑ壹夹g,排出混凝土內部的滲水、水和氣泡;(5)遇水膨脹鋼板止水帶應放置在地下室底板和外墻上。綁扎時,止水帶應緊貼后澆帶一側的混凝土表面,并用長度為5cm的水泥釘固定堅實。止水帶的厚度應為底板厚度的一半,且應沿長度方向連續設置,不可出現有遺漏或斷開點,止水帶應避免接縫。剪力墻和屋面的混凝土澆筑方法與地下樓板的混凝土澆筑方法相同,因此應特別注意混凝土的復振時間,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后澆帶的混凝土接縫的平整度。磚胎模與底板外緣平齊,比后澆帶兩側寬100mm,以使外墻豎向施工縫平面呈現“Z”形,從而增加墻體的抗滲性。在后澆帶混凝土充分干燥后,然后再對墻面缺陷進行處理并封閉螺孔,然后進行防水附加層施工,防水附加層寬度在后澆帶兩側應大于300mm。
后澆帶技術是建筑行業應用中最為主要的技術,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在實際使用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只有全面做好設計,合理科學組織建設,精準計算水泥自身膨脹收縮率,才能發揮出后澆帶的功能,全面提高房屋建筑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