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暉
(福建省交建集團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瀝青混凝土面層中的粗集料顆粒之間具有良好的鎖結力,而細集料顆粒可以在瀝青混凝土形成一層薄膜,可以保持路面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以及粘結強度,路面松散會在長期的清掃或者雨水沖刷下出現(xiàn)裂縫或者坑槽。在城市道路施工完成后,有些道路在短時間內(nèi)會出現(xiàn)松散問題,這是因為施工隊在選擇原材料上并沒有完全按照設計方案當中的標準進行。在設計方案的標準當中,有關于瀝青混混凝土面層選擇原材料的相關要求。假如施工隊不按照相關要求選擇原材料,就會導致瀝青材料與集料顆粒之間缺乏粘結性,這就是道路松散問題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原因會導致道路出現(xiàn)松散問題,其一,瀝青混凝土質(zhì)量差,或者其中瀝青含量較低;其二。在攪拌瀝青混凝土材料時沒有控制好施工溫度,瀝青材料變焦枯。
影響交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道路出現(xiàn)坑槽,而坑槽的形成與兩個方面密切相關:一方面,早期施工技術問題;另一方面,后期運營情況。其中,前者出現(xiàn)的問題可能是下部的結構層出現(xiàn)了一些殘留垃圾、泥灰等。看似影響甚微,實則會使得瀝青混凝土面在受力作用下出現(xiàn)表層不平整,后者則是在后期運營當中,車輛運載量過大,長期受到車載量過大的車輛傾軋,表層瀝青混凝土就會逐漸出現(xiàn)松散問題,進而出現(xiàn)坑槽和裂縫。
在道路結構設計中,需要按照運營需求和道路等級對路面結構設計結構層,在城市道路中以三級和四級公路為主,這些中級路面需要設置至少包括面層和基層的2 層路面。具體的面層情況見表1。底基層分為:a 半剛性基層;b 柔性基層。瀝青面層多使用的瀝青材料,同時結合使用礦料對道路面層進行制作,其與基層、墊層共同作為道路路面結構。按照強度瀝青路面可以劃分為以下兩個類型路面:a密實型路面;b 嵌擠型路面,對市政道路維護工程施工需要按照道路等級選擇次高級路面,這樣可以使路面質(zhì)量得到保證。

表1 面層適用范圍
某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機動車道路面改造面積約2033m2,新建人行道面積約3810 m2,路緣石調(diào)整及破壞部分更換;新建DN300 污水管HDPE 雙壁波紋管道共483.1m、Φ1100 圓形污水混凝土檢查井22 座;更換雨水箅子9 座、檢查井蓋19座;完善交通標志標線;補充西側路燈電纜敷設,并更換8 個150W 高壓鈉燈燈具、新建1 盞150W 高壓鈉燈及對部分損壞的基座門進行更換;兩側樹池191 個及增設綠化帶519 m2等。
3.1.1 材料與機械的準備
市政道路路面混凝土的前期施工準備對后期維護管理會起到重要的影響。首先,施工方要控制好材料的質(zhì)量和性能,通過科學合理的檢測方法剔除不合格材料,杜絕將其應用到施工現(xiàn)場,并制定一系列相關的材料進場制度,重點關注材料中瀝青標號、磨耗值、含泥量、礦粉摻量。其次,在市政工程在開展中需要對人員和設備進行科學管理,確保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工藝進行操作,保證壓路機等設備的正常使用。在準備階段,要關注下承層的密實度,路基寬度以及平整度必須符合設計規(guī)范,并按照設計要求布置路緣石。在最后環(huán)節(jié)中合理布置鋼絲同時要測量下承層。此外,在施工環(huán)節(jié)還要關注如何減少噪聲污染和空氣污染[3]。
3.1.2 瀝青混合料的拌合
瀝青混合料的拌合關鍵在于配合比的控制,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需要合理控制砂石、半整齊石塊以及各種材料的用量以及拌合溫度,在拌合混合料時,需要先充分烘干集料,進而在指標上滿足干度要求,具體的數(shù)值要求如下:a 改性瀝青存儲的適宜溫度為155 攝氏度到160 攝氏度;b 石料的適宜加熱溫度則為185 攝氏度到190 攝氏度;c 混合料的出廠溫度控制在180℃上下。同時,在攪拌混合料的過程中要保證均勻,盡可能的避免出現(xiàn)混合料出現(xiàn)花白、結塊等狀況。而且對混合料的保管和存放時間要進行控制,如果混合料沒有及時進場參與施工,會失去原有的特性,影響到混合料的質(zhì)量,因此攤鋪組需要及時與施工人員緊密,加強協(xié)作,避免出料過多和浪費情況,在混合料的制作中要加強抽樣,以保證瀝青混合料性能,瀝青用量也要合理,使施工質(zhì)量得到保證。
3.1.3 混合料的運輸
在混合料進入現(xiàn)場前,要在相應的拌合站將混合料均勻攪拌,然后通過專業(yè)的混合料運輸車輛運往施工地。這一過程要保障作業(yè)連續(xù)性。同時為做好保溫,車輛運輸時需覆蓋帆布在混合料上。而且在瀝青混合料到達現(xiàn)場后要及時進行檢測工作,保障在運輸過程中混合料的性能不會受到影響。
攤鋪施工則是對拌合好的瀝青混合料在路面上進行攤鋪工藝。相關施工人員要先對攤鋪設備進行一定的調(diào)整,使其符合路面的施工要求,其中包括傳感器的調(diào)整,即是減少因擾動而對攤鋪工藝質(zhì)量造成影響,并且攤鋪溫度需要≧120℃。為保證攤鋪厚度均勻要禁止攤鋪機更改行駛速度。如果混合料外溢必須及時處理,同時在攤鋪機啟動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要對標高和攤鋪厚度等參數(shù)進行檢查和核對,如果在攤鋪中遇到檢查井可選擇人工攤鋪。
在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技術中碾壓施工主要工序有初壓、復壓和終壓。其中初壓通常選擇鋼輪壓路機進行作業(yè)活動。而復壓同樣采用鋼輪壓路機,但是其溫度控制要低于初壓,控制在100℃即可。終壓作業(yè)采用的是膠輪壓路機,規(guī)定作業(yè)行進方向為從路側到路中延展,最終實現(xiàn)全幅碾壓,碾壓時要嚴格控制碾壓速度。同時,碾壓時不可出現(xiàn)左右移動、轉向和掉頭,并且不能在未成型的瀝青混凝土表面碾壓。而相對于坡度較小的路段施工來說,要盡量降低壓路機在作業(yè)活動中造成道路路面裂縫、波紋等問題的出現(xiàn)概率,可以在施工過程中向碾壓輪噴灑水霧,這樣可以減少粘輪情況。
瀝青路面施工中經(jīng)常會連續(xù)攤鋪路段,但是接縫處往往質(zhì)量不佳,施工中機器幾乎不能按同一工序施工完成整個施工任務。所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般會采用兩臺攤鋪機同時施工,保障作業(yè)的連續(xù)性。而且在碾壓施工過程中在接縫連接處要空出大約10cm 的預留位置。其次是攤鋪層重疊狀態(tài)在5cm-10cm 的厚度時,可進行重疊攤鋪。
綜上所述,在諸多施工技術中,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并且維護效果良好。因此,在施工中要調(diào)控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技術,并且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要增強質(zhì)量意識,對原材料的質(zhì)量嚴控,科學配合比瀝青混合料的拌合,做好混合料的運輸,進而促使市政道路滿足車輛通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