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力
(無錫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江蘇 無錫 214000)
目前,隨著我國地鐵建設的大力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修建地鐵車站,由于前期高架橋及內環交通建設在前,地鐵車站建設在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很多地鐵規劃車站跨高架下施工的情況,深基坑圍護結構受限,常規的設備及施工方法在凈空不足的環境下,無法展開作業,給地鐵圍護結構施工帶來很大困難。圍護結構施工質量因為場地受限,難以控制,又對基坑開挖及結構施工造成很大的安全和質量風險。
同時,由于車站位于高架橋下,尤其在繁華十字路口,城市管線較多,在交通主要路口,交通流量大,出于車輛通行需要,基坑通常采用蓋挖法施工,結構通常采用逆作法施工,使得施工難度及風險進一步增加。
在無錫地鐵建設過程中多次穿越低凈空高架橋,在1 號線新光路站、人民醫院站,2 號線靖海站、河埒口站修建過程中時常發生基坑圍護結構滲水現象。深基坑圍護樁間滲漏水常有發生。本文以無錫地鐵3 號線07 標太湖花園站高架橋下蓋挖逆作法施工為案例進行說明。
太湖花園站是無錫地鐵3 號線一期工程的第十三座車站,車站沿長江北路路中設置,跨長江北路與金城路交匯路口。車站東北側為28 層多友大廈,西北側為33 層的銘城花園;東南角為規劃地下商場用地、麥庫商業大廈及仁德醫院。西南角為太湖花園小區。該站高架橋下采用蓋挖逆作法施工,其它位置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施工重難點位于蓋挖逆作區域。
該站逆作頂板區位于長江北路與金城路交叉口,金城路上為金城高架,橫穿車站主體中心部位,高架寬度約25m,高架下凈高約6~7m。高架橋下東西兩側主體圍護結構各采用22 根ф1000@1200mm 鉆孔灌注樁施工,圍護樁外側采ф 800@500mm 三排旋噴樁進行止水加固,基坑內側樁間未采用掛網噴錨找平,后經設計變更添加此項施工措施。
本段開挖范圍自上而下土層依次是:①1 雜填土層、①2 素填土層、③1 粘土、③2 粉質粘土、④1 粘質粉土、④2 粉砂夾粉土、⑤1 粉質粘土、⑥1 粘土。目前滲涌水涌砂處位于地面下11m 左右,土層為:④1 粘質粉土、④2 粉砂夾粉土,土質很差,砂性土受雨水及地下水影響較大,極易出現滲漏及涌水涌砂。
(1)基坑風險存在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在圍護及主體結構施工的全壽命周期內,風險時刻存在,直到結構封頂。
(2)某一具體風險發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風險發生的必然性:某一具體風險發生是隨機的,但其呈現一定的規律性,比如開挖階段圍護結構基坑滲漏,主體結構滲漏。
(3)風險的可變性:在整個項目運行過程中,各種風險在質和量上會隨時間有所變化。有的風險將得到控制,有些風險會發生并得到處理,同時在項目的每一階段都可能產生新的風險。比如圍護結構施工階段的成樁質量風險、樁間止水階段的加固不到位導致的漏水風險、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的質量風險等。
(4)風險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地鐵基坑項目周期長,技術復雜,風險因素多且種類復雜,大量風險因素內在關系復雜,各風險因素和外界之間相互交叉影響,又使風險顯示出多層次性。前期風險控制及處理不到位,極易給后續施工及作業造成很大困難和風險。
對于采用蓋挖法及逆作法施工的地鐵基坑,施工場地先天不足,周邊交通條件普遍繁忙,周邊建筑物較多,場地小,不具備大開挖的條件,為緩解由地鐵施工引起的城市擁堵問題,需要借助臨時鋪蓋板及逆作頂板來形成臨時道路引導交通,或利用臨時鋪蓋板作為施工便道來作業,本站即為前者。
高架下凈高約6m,無法采用地下連續墻施工,常規的鉆孔灌注樁機及旋噴機械也無法滿足施工要求。圍護樁垂直度不易控制,高架橋下管線密集,且埋深較深,由于受交通影響及開挖深度影響,無法進行放坡開挖,過程中無法處理,對后期立柱樁施工及旋噴施工造成影響。
立柱樁與蓋挖頂板進行臨時結合,后期需進行混凝土施工作為車站結構立柱,因此對立柱的定位精度要求較高。而江海高架橋下凈空根據現場實際測量只有6m,無法利用吊車等大型設備吊裝,格構立柱及鋼筋籠必須分節安放,接頭質量及定位精度等不易保證。
現場因處于繁華路段,高架橋有橋墩,周邊有綠化,交通流量大,為確保周邊居民出行,讓路于民,不能間斷交通;加之既有管線需要一次遷改,在沒有遷改前不能破環廢除管線,導致施工場地狹小,圍護結構作業困難。
全鋪蓋及逆作板位于主干道上,從而導致小挖機從板下取土翻土時間加長,開挖速度慢;鋼支撐架設時,由于無法用吊車配合,架設難度大,速度慢,容易導致支撐架設不及時,基坑累計變形報警,從而導致周邊道路開裂、管線下沉斷裂、房屋傾斜開裂等一系列不利影響。
由于設置臨時鋪蓋板用于行車,社會車輛所引起的動荷載通過鋪蓋板傳遞到基坑,不利于基坑開挖時的變形控制,容易導致基坑變形增大,或者引發圍護結構滲漏。
由于開挖地層有④1 粘質粉土、④2 粉砂夾粉土,且圍護結構采用鉆孔灌注樁,圍護結構整體性不如地連墻,基坑開挖過程中滲漏風險極大。且一旦發生險情,由于開挖區域上方為機動車道,無法隨時占道,應急搶險困難。
逆作板下施工,砼澆筑無法采用天泵,必須采用地泵管澆筑,砼澆筑速度慢,泵車易堵管,砼澆筑易出現不連續,影響結構質量。且逆作法施工,結構施工縫處,澆筑及振搗困難,極易發生結構滲漏水。此外,逆作段車站側墻混凝土澆注沒有作業空間,混凝土無法按照常規混凝土澆筑一樣振搗,存在側墻蜂窩麻面現象,不能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導致車站混凝土自防水體系不閉合。
6m 左右低凈空高架橋下圍護結構施工,常規機械及設備無法展開作業,立柱樁及格構柱難以吊裝和連接,是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的解決措施為:
(1)改造已有鉆孔樁機,降低樁機機身高度及鉆桿高度,以適用于橋下施工。回旋鉆樁基設備通常機架高度為12m,而本處高架橋下凈空只有5.8m,不能滿足高度要求,因此需改造樁基架體,改短主立桿,切掉高出高架凈空的6.2m,以滿足橋下凈空要求。改造示意圖如圖1~2 所示。

圖1 改造前回旋樁機CAD 圖

圖2 改造后回旋鉆機CAD 圖
(2)針對立柱樁鋼筋籠遠遠>場地凈空,無法進行吊裝作業問題,對鋼筋籠進行分節處理,分節吊裝及焊接,鋼筋籠每次3m 長,需要分10 次焊接,每根鋼筋籠需要焊接安裝2d,為了保證立焊焊接質量,防止成孔后鉆孔樁塌孔,摒棄傳統的電弧焊,而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高效、用電量低、低排放、節能環保。
(3)對于過程中廢棄的管線,加工鋼箱,分節分段進行清理。
(4)圍護樁外側采ф800@500mm 三排旋噴樁進行止水加固,為確保旋噴樁施工質量,在施工時對于旋噴樁施工參數邀請專家現場指導,慢提鉆桿,加大水泥用量60t。單側圍護樁外采用旋噴樁131 根進行加固,加固深度29m,單根用時約6h。
(5)在前期設計階段經過多次討論,修改設計方案,以能做連續墻的范圍盡可能施做連續墻為原則,現場連續墻作業鋼筋籠距離橋面10cm,確保圍護結構不漏水。雖然增加地下連續墻施工難度,但做到了樁間不漏水。
(6)在2 號線靖海公園站施工時由于高架下開挖區域不存在管線,為便于施工,把地面下降的基坑地板部位下降了3.8m,然后進行鉆孔樁施工,便于鉆孔樁的分節數量減少,提高工作效率。
對灌注樁所需安裝的格構柱采用高強螺栓分節連接,解決格構柱安裝高度不足、連接不牢的問題,摒棄傳統的焊接連接工藝,操作簡單,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性高[1]。
由于高架橋下最小凈空為5.8m 左右,無法滿足格構柱一次完全起吊安放,格構柱分節,每節長度為4.5m 左右。格構柱采用8.8 級M22 螺栓以及690mm×460mm×20mm Q345 鋼板連接,角鋼每側開孔6×φ24mm 螺孔;為了加快螺栓的安裝速度,采用氣動扳手對螺栓進行擰緊。如圖3所示。

圖3 格構柱螺栓連接圖(單位:mm)
為保證整體的垂直度,格構立柱下放過程中實時利用靠尺檢查,確保垂直度合格后繼續下放;格構立柱精確定位采用定位架,采用地面定位架確保精度;安放澆筑混凝土導管,立柱樁采用雙導管灌注,格構柱樁導管從格構柱中心插入,使用導管規格為Φ200mm,然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在型鋼格構柱外側回填碎石或砂,拆除頂部定位鋼板及框架。
(1)開挖過程中,對樁間進行噴錨,降低滲漏風險。①樁間掛網:采用Φ8@150×150mm 鋼筋網片,Φ12@1200×1200mm 錨筋,混凝土噴射厚度100mm;②混凝土強度等級:C20 混凝土;③噴射面積:逆作頂板到底板墊層面11.83m 高范圍內,26.23m 寬灌注樁寬度范圍內。
樁間掛網的好處為:①樁間掛網錨噴找平,將樁與樁之間連接成整體,有利于抵抗基坑外側側向土壓力,有利于基坑變形與穩定;②可以封堵樁與樁之間的接縫,封堵流水流砂界面,避免出現大的滲漏孔洞;③可以解決圍護樁基面起伏不平的問題,保證鋼圍檁架設的質量及側墻防水鋪設的質量,對基坑受力及側墻防水施工質量均有利。
(2)在鋪蓋板邊上的基坑外部增設降水井,進行坑外降水,同時降水井在出現險情時兼做應急回灌混凝土井用。
(3)橋下樁間開挖,嚴格執行掏槽檢縫制度。。先探挖溝槽,確定樁間無滲漏后才能繼續往下開挖,如有滲漏,第一時間采取封堵或者覆土反壓措施,先穩住滲漏點,再進行注漿處理。
(4)加強施工監測,及時預警。測量是施工的眼睛,應重點監控支撐軸力變化、墻體測斜及周邊地面及管線沉降情況,當發生數據異常時,現場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5)基坑開挖施工階段,圍護結構局部有滲漏現象發生,主要采取“堵、排、引”的方法進行控制,減少基坑外側水壓力。在網噴前把圍護樁鋼筋頭鑿除出來,焊接鋼板,用棉紗堵塞,防止滲漏水帶出流沙;用雙快水泥抹面,預埋注漿管。
(1)采用兩臺泵車對稱澆筑。由于逆作板下側墻需要對稱澆筑,而一臺泵車澆筑時由于逆作板下外接泵管移動困難,無法滿足要求,因而采用兩臺泵車對稱澆筑,加快砼澆筑的速度,避免出現支架受力不均,以保證砼澆筑安全及砼澆筑的連續性。
(2)合理布置負一層側墻澆筑口。逆作板下,最難澆筑的部位為負一層側墻,由于逆作頂板已提前完成,本處為后澆,因此,需要在側墻上預留砼澆筑口。考慮在負一層側墻頂部不封口,順著側墻水平方向,通長預留寬度為30cm 的澆筑口,如圖4所示。

圖4 側墻預留斜槽澆筑口立面位置圖(單位:mm)
(3)適當調高砼坍落度,增加砼的和易性和流動性,避免造成泵管堵塞及側墻砼填充不到位造成的蜂窩等質量缺陷。
對于逆作頂板及鋪蓋施工區域,要對鋪蓋板上的通行車輛進行限載,減小外部動荷載對基坑的不利影響。
基坑開挖過程中,制定專門的管線保護方案,安排管線負責專人對周邊管線進行巡查。同時,配合施工監測,掌握管線和地面沉降的第一手資料,以便于采取應對措施。
綜上所述,在施工過程雖然發生了一次小的滲漏水搶險事件,但沒有發生重大的基坑安全事故。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克服了很多難題,車站已順利封頂,實體結構做到了外美內實,為在城市低凈空高架橋下逆做地鐵施工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