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老張,年貨備好沒有?”
“看我寫的這個春聯可不可以?”
2020年1月下旬,臨近農歷鼠年。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邢家橋社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一片祥和熱鬧的景象。
“去年很忙,想趁機休息一下。”社區黨委書記謝蘭開始期待過年。
2019年,邢家橋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全年無休,全力投入社區488套安置房綜合整治工程中。
1月上旬,社區安置房綜合整治工程終于全部完成,居民陸續搬進新居。
但此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
1月24日,重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打響了!
然而,邢家橋社區只有14名工作人員,面對社區1.3平方公里的管轄區域和5000多戶居民,才做完手術回到工作崗位的謝蘭心都揪緊了。
“從來不怕癌癥,只要有事做,我都是精神滿滿的。”謝蘭說。
當天,謝蘭在微信群里發出了志愿者“征集令”。會有人報名嗎?她焦急等待著。
不久,微信群里就有人回應了,是黨員孟吉倫發來的報名信息。緊接著,“我來”、“我也來”、“我報名”的消息不斷彈出。
“有的居民發來信息說,守護自己的家園,不要錢我也要來。還有一些黨員也說,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們隨叫隨到。”謝蘭回憶說。
不到兩個小時,邢家橋社區就組成了一支120多人的志愿者隊伍,當天就完成了4253戶居民和670個門面的全面排查。
2月8日起,重慶對所有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這對邢家橋社區來說,又是一次新的考驗:社區以單體樓居多,大大小小共有78個出入口,且沒有物業管理。
“必須封住出入口,對人員進出通道進行集中管理。”基于社區的情況,邢家橋社區決定:封閉社區64個出入口,保留14個卡點出入。
面對疫情,14個卡點就是14道防線,怎樣守好這些防線?
謝蘭再次向社區居民發布信息:“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要對社區進行封閉式管理。在此,我們繼續征集卡點志愿者,希望有意愿的居民積極報名。”
在眾人的配合下,長400米、總重量達4噸的圍欄搭建工作,只花4個小時就完成了。
14個卡點,做好了新冠病毒的“防”,而面對社區5000多戶居民,又如何做到“控”呢?
為細化疫情防控管理和服務,邢家橋社區專門成立了心理疏導隊、“小二”服務隊等10個工作組,全面覆蓋防控服務全周期。
“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們隨叫隨到!”謝蘭說,社區一名黨員說的這句話讓她特別感動。事實正是如此,社區全體黨員干部聯動200多名志愿者“一直與國家在一起”——他們在冬日寒冷的卡點上不分晝夜地輪班,守護著社區的“家門”,也守護著國家的安寧。
3月25日,歷經60多個非同尋常的晝夜,邢家橋社區14個防控卡點陸續拆除。
它們完成了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