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11月27日,萬州區扶貧開發辦公室。
冒著紛飛的細雨,47歲的綜合科科長傅飛丁正準備帶隊前往新鄉鎮,開展脫貧攻堅“收官大決戰”督查工作。
此項督查工作在萬州區已連續進行了4天,重點關注就業扶貧、監測幫扶、“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保障等政策是否真正落實。
傅飛丁的頭上露出根根銀絲——他已在扶貧領域奮戰了21年。
1999年2月,26歲的傅飛丁滿懷激情地來到萬州區龍寶管理委員會扶貧開發辦公室。他接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逐戶核算轄區貧困戶的收入。
“那時交通不便利,下鄉基本靠走。”傅飛丁清楚地記得,每次下村入戶,自己都得背上一大包換洗衣服,挨家挨戶走訪核查,一筆一筆填寫記錄。每到一個地方,少則待十余天,多則待大半個月。
那一年,傅飛丁走爛了3雙膠鞋,全面摸清了轄區內1.78萬名貧困人口的情況。
由于經常風吹日曬,傅飛丁的皮膚變得又黑又糙,不明就里的鄉親們都喊他“老傅”。事實上,他當時才20多歲,風華正茂的年齡。
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作為一名摸爬滾打在扶貧戰線上的“老兵”,傅飛丁深知必須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為此,他先后兩次主動請纓,并分別于2013年到分水鎮川興村、2017年到彈子鎮人和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在擔任人和村駐村第一書記時,原村“兩委”班子工作沒有形成合力,引領發展能力欠缺,村黨支部是全鎮的后進黨支部。
面對這種情況,傅飛丁沒有直接提出批評,而是每天早晨第一個到崗,掃地抹灰,做好村便民服務中心的清潔衛生。
堅持了一段時間,大家看不下去了,也自覺按時到崗,整理好內務,村便民服務中心的面貌就此得到改觀。
此后,傅飛丁又多次找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交心談心,了解到他們并沒有個人恩怨,就是發展理念不一致,各執己見,造成互不配合的局面。
癥結找到了,消除隔閡也就容易了,班子很快擰成一股繩。
此后,為發展產業,傅飛丁帶領班子成員、村民代表等多次調研,想辦法將玫瑰香橙產業做大做強。通過他的不懈努力,多方爭取到45萬元專項幫扶資金。
如今,人和村已高標準建成150余畝柑橘示范園,投產后每年既能為貧困戶增收,又可給村集體經濟創收,還能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同時,為改善村便民服務中心的辦公條件,傅飛丁還積極爭取資金新建服務中心。
現在,新服務中心內便民服務大廳、村級衛生室、會議室、黨員活動室、圖書室等一應俱全,面貌煥然一新。
村民冉崇建由于身體殘疾,家中又無其他勞動力,沒有收入來源,房屋破舊。
了解情況后,傅飛丁指導其按照程序申請低保,并找來工人幫忙翻新房屋,修建專門的廁所,接通自來水。
“傅書記是我的恩人。”早已實現脫貧的冉崇建充滿感激。
傅飛丁卻認為,是黨對扶貧工作的高度重視,是國家財力的不斷增強,才使扶貧工作越來越有力度,“感謝黨恩才是真道理”。
9月29日,《中國2020:人民至上》宣傳片發布,傅飛丁作為全國扶貧代表出鏡。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繼榮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后,傅飛丁的扶貧人生又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來自農村,對父老鄉親有著深厚的感情。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貧困的父老鄉親做一些實事,讓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對我來說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傅飛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