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極其可怕的冠狀病毒在全球流行,到10月中旬已累計確診3800萬以上患者,令人震顫,世界經濟受到嚴重影響。面對空前疫情、全球經濟下滑、百年不遇的洪水泛濫、復雜的國際形勢,社會主義的中國充分彰顯了制度的突出優勢和經濟的強大韌性,率先在防治疫情和恢復經濟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今年中國經濟先降后升,歷經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穩后,在三季度迎來全面反彈,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蘇,經濟活躍度持續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逆勢增長,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2.9%,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4.7%、4.0%和3.8%。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由負轉正,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6.3%,而一季度為下降12.1%。供給側指標回升迅猛。三大產業生產水平和產能利用率同步回升,特別是工業生產開始步入常態化水平。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8.88萬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5萬億元,增長10.2%,進口3.88萬億元,增長4.3%。從貿易規模看,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
我國經濟復蘇,恢復正常發展,包裝產業是有貢獻的,積極助力經濟形勢向好。在國民經濟的工業系列中,包裝行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功能與作用卻不可小瞧,國內外貿易,商品的流通,人民的生活,都離不了包裝。包裝行業的興旺發達,代表了國家經濟的繁榮和昌盛。
進入三季度,包裝企業迅速恢復了活力,造紙廠、包裝印刷廠、紙箱彩盒廠、塑料包裝廠都目光遠大,看準發展方向,追求環保和智能化,為市場經濟保駕護航。包裝行業捷報頻傳,造紙業龍頭企業玖龍、山鷹大手筆布局,玖龍荊州項目總投資約135億元,計劃建設年產能60萬噸的竹木漿和240萬噸的高檔包裝紙生產線,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將達到145億元;山鷹投資上百億元建設國際綠色標桿紙業循環產業基地;紙包裝巨頭合興、裕同、美盈森、勁嘉、大勝達等等都在大搞智能化生產;各地紛紛上馬包裝項目,本期《產業動態》欄目中報道了河南集中建設包裝項目的消息,可見一斑。
包裝行業轟轟烈烈的全面發展,為市場經濟提供了商品流通的保障;同時,商品經濟的繁榮,又帶動了包裝產業發展。互相促進,互惠互利,編織成功商品經濟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