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峰
(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100)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電廠的地位不斷提升,其運行的穩(wěn)定性與否將直接關系到電力供應情況。在電廠運行過程中,汽輪機組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通過科學安裝調試工作的進行保證運行質量。而在汽輪機組實際運行中,也會出現一定的問題,需要能夠積極做好情況把握,針對性采取措施處理。
我國某電廠機組,一次中間再熱、單軸、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輪機,型號為N600—24.2/538/566,機組主軸分為4段,均為整鍛實心轉子。高壓缸調節(jié)葉片使用的是單列沖動式,控制系統(tǒng)使用了Symphony系統(tǒng)。
在發(fā)電機中,密封油系統(tǒng)使用了單流環(huán)密封形式,共有兩臺主油泵運行,其中一臺工作,另外一臺備用,都使用交流電動機帶動。1#機組密封油系統(tǒng)在實際調試當中,發(fā)現電機油水排污管具有滲油情況,在發(fā)現問題后將油泵停止,使用排油操作。之后經分析發(fā)現,該情況之所以發(fā)生,同密封油箱浮子閥調試中存在卡澀情況有關,并使得油箱因此喪失自動補排油功能,造成密封油回油不暢,致使密封油溢過密封瓦擋油環(huán),進而進入電機中。為了避免該類問題的再一次出現,在未來安裝中,重點對浮球閥可靠性進行檢查,同時,嚴格控制密封油系統(tǒng)油質清潔度。在以上述方式進行處理后,在后續(xù)運行調試過程當中,再沒有發(fā)現電機發(fā)生進油事故問題。
在每個機組中,都具有兩臺50%容量氣泵的配備。其中,小機供油以集中方式供油,供小汽輪機調節(jié)油、盤車油以及潤滑油等。在實際調試過程中,在小機掛閘狀態(tài)下,在對主油泵切換時,發(fā)生速關閥自動關閉的情況,并因此使小機跳閘。通過對歷史記錄的查詢可以發(fā)現,在主油泵切換時,潤滑油、調節(jié)油油壓存在一定的下降情況,在速關閥關閉前,調節(jié)油壓力低信號開關沒有發(fā)生動作,以此對邏輯跳閘原因進行排除,以此確定速關閥在自身具有較低調節(jié)油壓的情況下,通過彈簧力動作而關閉。而通過對速關閥彈簧預緊力、調節(jié)油蓄能器的檢查,發(fā)現都能夠滿足廠家要求。在對上述情況排除后,則可以判定問題是因調節(jié)油優(yōu)良不足導致的,對此,即在對小機軸承具有安裝型的基礎上,對潤滑油進油量進行適量的下調處理,對調節(jié)油進油量進行增加,小機重新掛閘進行主油泵切換試驗,發(fā)現小機速關閥運行情況正常,沒有再出現誤動關閉問題。
在1#機組中,前置泵電機在運行過程中,在泵端以有規(guī)律的方式存在異常聲音,電機驅動側軸承溫度偏高,在經過檢修、重新啟動后,電機依然燒損至B小機跳機。通過對1B前置電機解體檢查后,發(fā)現電機軸承已經嚴重燒毀,定子鐵芯、轉子鐵芯都出現了一定的燒損情況。根據1B前置電機軸承溫度曲線,以及之后對電機解體情況研究可以了解到,在幾分鐘內,電機軸承溫度從170℃升溫、燒損測點。該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即軸承已經多個月沒有進行保養(yǎng),使得軸承在少油的狀態(tài)下長時間高速運行,加快了軸承內部滾柱與軸承護套間的磨損速度,增加滾柱間隙,因此,具有較大的響聲,滾柱、軸承護套在此中表現出疲勞脆化的情況。在長時間高速運轉情況下,軸承護套材料在質量硬度方面已經無法承受機械力,使得軸承護套發(fā)生斷裂散架情況,軸承內部滾柱存在錯位排列問題,在嚴重卡澀的情況下,軸承依然高速運轉,此時,軸承溫度快速上升,并持續(xù)運行了30min該情況的存在使電機轉子掃膛,在定子溫度達到130℃以上后,電機溫度高保護動作跳閘,此時,電機掃膛情況已經十分嚴重,轉子嚴重燒損,這也是導致電機發(fā)生燒損情況的主要原因。為了避免該類事故再次出現,即需要能夠在生產中加強對于設備運行情況的檢查,保證能夠嚴格按照廠家要求添加潤滑油,并做好相關情況的檢查。在加完油脂后,如果依然存在異響情況,則需要對電機進行解體檢查。
2#機組在完成檢修工作后,汽輪機轉速提升,達到3000轉/分,交流潤滑油泵自動停止工作,發(fā)現主油泵進出口壓力低于設計值,進而導致停機問題的發(fā)生。在該情況下,即判斷主油泵無法供油。經檢查發(fā)現,主油箱實際油位低于液位計顯示的數值,偏差值大約為250mm左右,當油渦輪正常工作時,上吸入口穩(wěn)定入油最低極限油位在900mm左右,由于實際油位低了250mm,致使渦輪無法正常工作,這是導致主油泵無法正常供油的直接因素。之后,在對主油箱重新充油的基礎上,對主油箱就地油位計進行檢查檢修,以此保證主油箱油位的真實性、準確性,從而能夠作為實際工作當中的輔助判據。在經過處理、重新開機之后,可以確定主油泵油壓恢復正常。
1#機電泵在鍋爐吹管、大流量沖洗時,曾經發(fā)生過因電泵入口具有較低的壓力而發(fā)生跳泵情況,其原因為:即之前入口壓力值0.9MPa是除氧器帶壓工況下給出的定制,在鍋爐吹管時,此時除氧器沒有帶壓。為了避免再一次發(fā)生該種情況,則可以在吹管過程中,將原電泵跳閘條件中,入口壓力0.9MPa以下,轉變?yōu)樵诖倒芷陂g的0.8MPa,并在完成鍋爐吹管后,恢復到原定值。
1#機凝結水管道在調試過程中,啟動凝結水泵時,曾因發(fā)生水擊而折斷。其原因,用戶管路注水管過小,使得注水排氣存在不夠充分的情況。同時,凝結水泵瞬間啟動使凝結水具有過快的凝結水壓,致使水擊加大,管道振動增加,導致吊架脫落發(fā)生折斷。為了能夠對該類情況進行消除,增加管道吊架拉力強度,加大注水管徑,并且管道系統(tǒng)注水點由水泵出口改為除氧器上水調門位置的凝結水母管上。同時,在泵啟動過程中,將除氧器上水調門稍微打開,以此起到排走少量空氣的情況,經過改進后,在后續(xù)的運行中杜絕了類似情況的發(fā)生。
1#機在試生產過程中,因高加解列發(fā)生進口三通閥卡澀的情況,致使系統(tǒng)內給水流量過低,進而導致汽機跳閘問題的發(fā)生。其原因,在高加解列邏輯中,將高加解列指令對進口三通閥發(fā)送后開啟,此時1#高加出口電動門關閉,給水走旁路。三通閥在切換中,在開到15%時,因卡澀不能夠繼續(xù)開啟,1#高加出口電動門,根據邏輯指令全關到位,此時,沒有成功切換給水高加旁路,并使得流量較低,導致發(fā)生MFT動作。對于該問題,對邏輯進行修改,即高加解列情況發(fā)生后,先將三通閥全開,在收到全開反饋信號后,將1#高加出口電動門關閉,以此良好地消除該問題情況。
1#、2#機凝泵在運行過程中,因很多疏水管道為初次投運,使得很多雜質因此進入凝汽器中,并因此使凝泵入口濾網發(fā)生堵塞情況,導致汽蝕失壓情況的發(fā)生。在凝泵恢復、隔離當中,也出現較多的誤操作,導致運行泵因此發(fā)生汽蝕失壓問題。對于兩臺凝泵入口來說,其都處于負壓區(qū),則使得兩臺泵泵體排空在經過隔離門后,共同串在一起接入凝汽器,對于該情況,即需要在操作當中引起重視,在具體隔離泵時,需要關閉運行泵排空門,在對備用泵恢復時,即需要排空檢查泵,在空氣抽盡后,在將運行泵排空門與電動門進行開啟。
在上文中,我們對電廠汽輪機組安裝調試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來工作開展中,即需要能夠做好常見問題的把握,以科學措施的應用做好問題處理與防控,為汽輪機穩(wěn)定高效運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