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本報特約記者 王逸 柳直
當地時間19日14時左右,利比亞問題峰會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除了利比亞沖突雙方外,包括中美俄德等在內的大國以及聯合國、歐盟、阿盟等國際組織也紛紛與會,參與國家之多、規格之高引發廣泛關注。美國《華盛頓郵報》稱,俄土試圖在利比亞擴大各自的影響力,美歐也希望在利比亞未來問題上有更大發言權,利比亞已經成為全球參與勢力最多的代理人戰爭的中心,除了角逐利比亞豐富的油氣資源和領土外,各方勢力還在這個中東國家進行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野心的較量。
據法新社19日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俄羅斯總統普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等多國領導人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作為中國國家主席特別代表,參加此次峰會。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19日稱,此次峰會旨在結束外部對利比亞的干預,推動沖突雙方實現?;?,恢復利比亞人民主導的政治進程,并禁止其他國家向利比亞供應武器。在本報20日凌晨發稿時,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各國與會代表接近同意公報草案。半島電視臺稱,公報包括6項條款,涉及利比亞經濟和安全領域改革等內容。與會各國在公報草案中敦促利沖突各方避免在石油設施采取惡意行動,并且確認位于的黎波里的國家石油公司為售賣利比亞石油的唯一合法實體。峰會還將提出一系列決議,包括支持于本月底在日內瓦舉行利比亞內部會議。
俄土目前已成為利比亞問題的兩個關鍵國際參與者,而歐洲最近也一改過去8年來的漠視態度,開始關注利比亞。法新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安卡拉對利比亞的干預是受地緣政治、意識形態以及經濟因素的影響。土耳其想對抗埃及和阿聯酋的勢力,對東地中海的油氣田也很感興趣。有專家稱,俄羅斯認為利比亞“是絕對的商業機會,也是一種地緣戰略”。此外,歐洲擔心隨著沖突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利比亞將成為“第二個敘利亞”,給歐洲帶來移民危機以及恐怖主義威脅。不過據俄今日經濟通訊社19日報道,俄議員采科夫表示,正是一些歐洲國家造成了利比亞的內部危機,這些國家對利比亞停火并不感興趣,它們參加柏林峰會有自己的目的,而這些目的與經濟利益和石油有關。
《華盛頓郵報》稱,利比亞問題今非昔比。“德國之聲”表示,此次柏林峰會的意義超越了利比亞。德國基民盟外交事務專家哈爾特說,在利比亞實現和平是北非和西非實現穩定的“鑰匙”,“如果我們能成功使利比亞走向和平,對整個地區而言是一座里程碑”。默克爾表示,普京和埃爾多安愿意參加此次國際會議是一個良好的信號。不過法新社認為,實現結束利比亞沖突這一目標面臨巨大障礙?!暗聡暋狈治龇Q,土耳其支持利民族團結政府總理薩拉杰,安卡拉已向利首都的黎波里派遣了軍隊。俄羅斯、埃及、沙特及阿聯酋等國則支持利東部武裝“國民軍”領導人哈夫塔爾,并明里暗里向他提供軍援。歐盟在利比亞問題上處于分裂狀態:法國被批與哈夫塔爾暗通款曲,意大利則被認為與薩拉杰關系更近。▲
環球時報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