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燕萍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人才的問題。在《求是》雜志刊發的重要文章《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東北振興的關鍵是人才”,進一步點明了制約黑龍江省振興發展的關鍵癥結。
回顧歷史,黑龍江省曾是人才大省。在上世紀50年代,涵蓋軍工、機械、造紙、紡織等行業的25家大企業“南廠北遷”來到黑龍江地區,帶來了大批技術專家。在北大荒波瀾壯闊的開發建設史上,解放軍復員官兵、知識青年和革命干部,懷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豪情壯志,把青春和智慧貢獻給了黑土地,筑牢了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在大慶油田開發建設過程中,來自五湖四海的石油職工、解放軍專業官兵、石油地質工程技術人員以及石油院校師生匯集到茫茫松嫩平原,一舉拿下了大油田。國家在我省布局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現為哈爾濱工程大學)等一批重點院校,也助推黑龍江省成為全國人才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包括黑龍江省在內的東北地區人才外流較為嚴重,“孔雀東南飛”已經成為影響振興發展的傾向性問題。因此,必須深度審視黑龍江省人才發展的長短板和優劣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不斷激活蟄伏的引人育才潛能,加快厚植支撐黑龍江省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現代人才基礎。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重要論述,牢固樹立人才是振興發展第一資源的意識,堅持把人才優先戰略作為實現振興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工作,在思想認識上升位,在工作擺布中上賬,在推進落實中靠實,不斷打好打牢人才工作各項基礎。要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把抓人才工作納入各級黨委重點工作任務,列入目標考核管理范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檢查,加快形成各級黨委“一把手”帶頭抓“第一資源”,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管宏觀、管協調、管服務,相關部門履職盡責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黨管人才工作水平。
要結合落實“人才強國”發展戰略,進一步健全完善黑龍江省人才政策、法規和條例,研究制定人才清單制度、人才生態標準和指標體系,分級分類建立人才信息庫和緊缺人才需求目錄,有針對性地開展人才工作。要對表對標國家人才政策,充分吸納借鑒省外經驗,加快制定人才需求清單、服務清單和負面清單,厘清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的職責邊界。要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選才用才機制,嚴格論證引進人才實際水平,公平公正公開評價、選拔和任用各類人才,確保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大力度創新分配方式、薪酬制度和獎勵形式,多元化建立項目績效激勵、貢獻與分配掛鉤、成果轉化收益、科技成果投資入股以及協議工資、績效工資、約定報酬等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精準性,真正讓政策和制度成為育人引才的重要引擎。
著眼于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采取產學研聯動模式,依托智庫建設、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等項目,組織各類人才牽頭承擔重大課題、創新項目。以行業龍頭企業和高端科研校院所團隊為核心,鼓勵用人主體利用聘請、借用、兼職、科研項目合作等方式瞄準國內一流大學、科研院所和知名企業吸引聚集更多創新創業人才。注重發揮哈爾濱新區以及各類高新技術園區、工業園區、產業園區的承載作用,積極打造產學研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推動各類人才在經濟活動一線中不斷成長壯大、在實踐中提高人才創新能力,促進人才在生產經營的主戰場歷練成熟。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做好人才項目評估,加強多元化投融資服務,對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實行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小微項目、大學生“雙創”項目無差別對待,加大資助、支持和失敗補償力度,拓展投融資渠道。加強人才資源服務,大力培養人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獵頭公司”建設,探索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人才、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為用才主體提供人才、人力資源及智力技術保障。完善公共服務,開辟人才“綠色通道”,加強教育、醫療、文化、衛生、就業和安居保障,構建高質量、高效率的人才創新創業后續服務體系。營造安全的法治環境,加強對人才創新創業成果及其家庭財產、人身生命安全等方面的保護。
注重統籌黑龍江省高質量發展所需的現代制造、國際金融貿易等經濟發展類專業人才,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類專業人才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一線高技能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大力聚集基礎研究領域的科學家、應用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重大產業領域的投資家,謀劃實施重點領域技能提升計劃,造就一批“龍江工匠”。堅持“缺什么補什么”,通過干部培訓、知識大講堂、素質提升高級研修班等形式提升黨政、經營管理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注重發掘“本土專家”“經濟能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離退專業技術人才的潛力和作用。面向高校畢業生、歸國留學生、海內外博士后,采取畢業實習、訂單培訓等方式培養生產型、經營型、技能帶動型、科技服務型、社會服務型人才。
(作者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智庫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