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衢
沿著共和國版圖一路向北,從空中俯瞰冬日的黑龍江省,萬物包裹在銀裝之中,玉潔冰清。冰封雪覆的黑土地上,改革的鼓點不停,發展的熱度不減——“百大項目”建設捷報頻傳,全省110個項目全部開工,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209.3億元,投資完成率109.7%;冰雪旅游漸入佳境,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亞布力、雪鄉等為代表的冰雪名片向世人展示著文旅融合的獨特魅力……一幅幅全面振興的畫卷正在黑土地壯麗展開。
思想是總開關,沒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難言行動上的突圍。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時指出,東北振興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節點,必須解決好精神狀態問題,并用32個字寄語東北廣大干部群眾,其中解放思想被放在了首要位置。為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落到實處,引領廣大黨員干部用好“解放思想”這個振興的推進器,黑龍江省委于2018年11月在全省部署開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一場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新思想、新觀念推動自我革命的“頭腦風暴”隨之而來。

七臺河市在解放思想大討論中,主動摒棄傳統思維定勢,用新發展理念謀劃轉型發展路徑。龍谷科技園是七臺河一家煤企的煤炭轉型項目,科技園運用太陽能供暖熱水保溫技術、德國先進藍膜溫控技術、太陽能供暖一體化建筑等專利技術,打造了集生產、加工、觀光、旅游為一體,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現代農業高科技園區。走進由袁隆平院士弟子劉東波教授指導建設的太陽能一體化節能溫室內,只見一排排草莓秧苗整齊擺放,有的已經掛上了鮮紅的果實。“這些反季節種植的高端果蔬,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像這個品種的草莓,上市后預計能賣到120元一斤。”企業相關技術人員介紹說。堅持從市情實際出發,著力補齊思想短板,七臺河走上了一條由“黑”轉“綠”的發展之路。
解放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高質量發展。隨著思想上的頑疾和癥結被一一破除,黑龍江老工業基地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
2019年9月,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在哈爾濱開工建設,26平方公里產業園以“飛地”形式落戶哈爾濱新區。園區按照“能復制皆復制”原則,“帶土移植”深圳政策,完成了黑龍江省歷史上第一例招投標評定分離、第一例新型產業用地等工作。作為哈爾濱首個“飛地經濟”項目——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科創總部項目一期一標段從項目動工到地下室正負零結構完成,共用時101天,比計劃工期提前15天。目前,科創總部展覽館項目主體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計劃于2020年5月底投入使用。機制新、建設快、工期短,深哈兩地的深度合作,全面開啟了哈爾濱新區項目建設的新速度,更為新區帶來了思想前沿的深圳機制。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既是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入推進東北振興提出的六方面要求中,第一個就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為此,黑龍江省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和“乘法”,努力營造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和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
鋼牙啃硬骨,猛藥治沉疴。2019年1月18日,黑龍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彰顯出黑龍江重塑營商環境的決心和信心。
實實在在的政策舉措帶來了市場活力的有力迸發以及市場主體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加大監督問責力度,不盡責就問責,不作為就落位,倒逼營商環境優化;深化“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全省取消下放行政權力2402項;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將尊商、親商、重商、扶商、富商落到實處;深入減稅降費,稅收收入同比下降3.0%,企業負擔越來越輕;全力建設全省“一張網”政務服務體系,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審批服務辦理時限提速74.23%……
2019年,黑龍江繼續以鐵的制度固化工作成果,《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重塑營商新環境的意見》等多個配套制度,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
在哈爾濱新區,名為“4+1套餐”的營商環境新舉措備受歡迎:投資項目落戶,9個工作日即可開工,對照國家標準的120天,搶出至少100天有效工期。在雞西市,對招商引資項目實行領辦、代辦、“我幫辦”等“直通車式”“一站式”“保姆式”服務,積極探索“承諾即開工”模式,確保項目順利實施,2019年1~10月,全市共簽約招商項目28個,當年開工13個。在鶴崗市,以“放管服”改革為牽動,制定出臺了政務事項流程再造工作方案,對全市所有窗口單位的215個服務事項逐一進行了流程優化再造,現全部實現“一窗口受理、一次性辦結”。
通過刀刃向內、加大制度創新,簡政放權、激活市場主體,主動改革、積極服務企業,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正在向標準化、法治化不斷邁進。
干部作風的持續改進是推動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考察時就指出,要深入改進作風。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時,再次強調,領導干部要帶頭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出真招、辦實事、求實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四年來,改作風在黑龍江省一直是“高頻詞”。
在嫩江市曙光村,沈淼身兼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村民們見到她都親切地喊她“沈閨女”。這是一個不見外的稱呼,一聲閨女,拉近了干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在村里摸爬滾打五年時間,她克服了初到農村時的“水土不服”,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幫助村民解難題、跑項目、謀銷路,不僅成了村民的貼心人,更帶領曙光村迎來了致富的曙光。
干部提高為民服務意識,是作風轉變的一個縮影。2019年的黑龍江省“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努力做到“辦事不求人”,一時間引起社會熱議。隨后,各地各部門紛紛出臺舉措,真正將讓群眾“辦事不求人”落到了實處。
哈爾濱市積極拓展監督渠道,充分利用“隨手拍”即時投訴舉報平臺,即時上線受理企業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市委作風辦認真梳理匯總,將群眾反映強烈、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全部列入直查直辦,迅速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線索會審研究,第一時間約談涉事單位及負責領導,核查、認領問題歸屬,明確整改責任主體。同時,注重發揮媒體監督作用,直查直辦、快查快辦媒體曝光的重點問題,先后推動解決了民營醫院審批難、違章建筑查處慢等27個百姓關注、社會影響較大的作風問題。
扎實的工作作風提升了黨員干部的工作效能,增強了各項政策的執行力,推動了經濟環境的改善——全面實行“四零服務”,實現“上學不求人”;簡化辦事流程異地就醫,推動“報銷不求人”;推出惠民措施,落實“看病不求人”;“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足不出戶全辦結;七成以上對外審批服務事項,人社部門“一窗通辦”……黑龍江省正以優良作風推動龍江高質量發展。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路線,依托新一輪東北振興的戰略支撐,黑龍江省奮力推動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精心描繪和諧幸福的民生畫卷,全面振興的腳步愈發鏗鏘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