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1世紀二十年李商隱駢文研究綜述

2020-01-21 09:38:06程文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9期
關鍵詞:綜述

摘 要: 進入21世紀,學界對李商隱駢文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表現在相關研究論文的不斷出現和高校學位論文對此研究的迅猛增長,在李商隱駢文的藝術特色及其成就、李商隱的散文、李商隱的祭文、李商隱的各類駢文及創作分期、李商隱駢文與詩歌的相互影響諸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李商隱 駢文 綜述

引 言

李商隱(812—858)是晚唐駢文大家,他的駢文在中國古代駢文發展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最早著錄并評述過李商隱的駢文集《樊南甲、乙集》。清代順、康、雍、乾、嘉、道年間,李商隱駢文研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注家眾多,論著豐富,堪稱傳統箋注學的集大成期,正如現代學者岑仲勉所說:“唐集韓、柳、杜之外,后世治之最勤者莫如李商隱,三百年來可十余家。” a民國時期,學界出版的駢文專著如謝無量《駢文指南》(1918),金鉅香《駢文概論》(1918),瞿兌之《中國駢文概論》(1934),劉麟生《中國駢文史》(1937),蔣伯潛、蔣祖貽《駢文與散文》(1942),上述著作中對李商隱駢文的藝術特色都做過點評分析,雖吉光片羽,但從現代學術視野立論的首創之功不可沒。21世紀八九十年代,李商隱的駢文開始引起中國大陸學界的關注,學者董乃斌、吳在慶、劉學鍇等發表過專題論文,集中探討了李商隱駢文的藝術特色和史料價值。進入21世紀,學界對李商隱駢文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從已發表的研究論文到高校學位論文來看,數量均數倍于從前。因此,回顧近二十年李商隱駢文研究的狀況,梳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李商隱研究的深化與發展。

一、李商隱駢文的藝術特色及其成就

21世紀初,學界對李商隱駢文的研究取得諸多成果,集中表現在三方面:李商隱駢文集的整理校注,相關文學史或研究著作的評述,研究論文的多方面探討。筆者僅就目力所及,按照時間先后,縷述如下。

專著方面。劉學鍇、余恕誠合作編著的《李商隱文編年校注》(中華書局2002年版)是集大成式的著作,該書收錄李商隱的駢文329篇、古文及賦23篇,共352篇,匯集多家評注,考證精審,注釋詳贍,對李商隱駢文的研究意義重大。于景祥的《中國駢文通史》(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在“晚唐駢文”一節中總結李商隱駢文的特征是使事精博、色彩濃麗,融合徐陵、庾信駢文之長,取前者之善敘事,取后者之善說理,故能于繁縟中顯筆法靈活、文氣疏宕。聶石樵的《唐代文學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在“駢文”一章中認為李商隱是唐代最重要的駢文作家,其駢文作品充滿感情。劉衍的 《中國古代散文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在“李商隱與晚唐駢文”一節中概述李商隱駢文,指出李商隱將駢文從中唐時代宏博典麗的風格一變為辭采縟麗、用典密集。龔鵬程的《中國文學史》(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版)在“被遮蔽的駢文史”一章中認為李商隱的駢文可稱模范,因他將“能言”和“立意”結合,使駢文重歸徐庾舊路,又超越了六朝格局。莫道才的《駢文研究與歷代四六話》(遼海出版社2011年版)在《論唐代駢文的流變》一文中總結出四六句式是李商隱駢文的主要表達方式,對偶精工是其駢文的最大特色。

論文方面。于景祥的《駢文的蛻變》(《文學評論》2003年第5期)中指出李商隱的駢文融初唐四杰與中唐陸贄于一爐,麗辭云簇,藻彩紛呈,敘事跌宕有致,說理精辟無累,抒情感人至深,可謂華實相扶、文情并茂,形式與內容完美統一。莫山洪、余恕誠的《“四六”的定名及其意義:從柳宗元到李商隱》(《廣西師大學報》2007年第5期)從文體學的角度探討李商隱《樊南文集》對“四六”名稱的確定,認為既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駢文的認識,也體現了李商隱融合駢散的意圖,在駢文史上具有深刻的意義。李華娟的《論李商隱的駢文》(《黑龍江史志》2008年第12期)概述了李商隱駢文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及其在晚唐文壇的地位和影響。于平的《李商隱文集中與道教有關典故的運用》(《語文學刊》2009年第5期)認為李商隱早年的學道經歷及其對道教典籍的理解,鑄就其獨具魅力的駢文作品。匙亞楠的《李商隱文集版本考略》(《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按時代順序分析了李商隱文集五家注版本,并對各家的注釋特色進行了比較分析。莫山洪的《論李商隱文章的駢中運散與晚唐文章的發展》(《柳州師專學報》2011年第10期)認為李商隱駢文創作的特點有二:一是形式上將古文的句法引入駢文,打破駢文慣有的四六句式,使駢散結合,在駢文的整飭美基礎上加入古文的靈動灑脫;二是情感上將古文的情韻之美融入駢文之中,使得他的駢文,雖極繁縟濃麗,但終不失意境深遠、高情遠韻,耐人咀嚼回味。盧春艷、劉雙偉的《“文思清麗”與“獺祭魚”——李商隱駢文與唐代駢文文風的關系》(《中國文學研究》2011年第2期)探討李商隱駢文與晚唐駢文文風的關系,認為在晚唐駢文文風趨于秾縟華麗的歷史背景下,李商隱的駢文尚存文思清麗之作,實為難得。盧春艷的《素錦著花——談李商隱駢文的藻飾》(《古典文學知識》2010年第4期)分析李商隱在駢文創作中使用的藻飾,認為他通過色彩的點染、形象的描繪、適度的夸張、大肆的鋪排,使其駢文生動感人、典雅富麗。盧春艷的《李商隱駢文的對偶》(《井岡山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探討李商隱駢文的對偶方法、對偶句式、句內句間關系,認為李商隱在遵守對偶基本修辭規范的前提下,靈活自如、淋漓盡致地表情達意,使駢文從內容到形式,從微觀到宏觀都呈現出駢偶之美。盧春艷的《李商隱駢文創作的典范性》(《中國文學研究》2014年第2期)認為李商隱駢文創作的典范性,一方面表現為李商隱對駢文體制和創作規范的注重與遵守;另一方面表現為在晚唐駢文文風繁縟華麗的情況下,李商隱在駢文創作中對表意效率和表達效果的調和。但這種對文采的追求,也降低了李商隱駢文的表意效率。張遠東的《簡論李商隱的文章藝術》(《名作欣賞》2012年第4期)概括李商隱的駢文風格是“華麗而有氣勢”b,指出李商隱的三類駢文各具特色:代人立言之作用典繁富、私人書啟靈活清麗、祭文則以情動人。韓雪晴的《略論三十六體駢文的創作風格》(《古代文學研究》2011年第1期)認為李商隱為代表的“三十六體”駢文“既有六朝駢文的形式美——隸事精當、屬對工巧、聲律精切;又汲取了散文的精華,融敘事、議論、說理、抒情于一爐,行文流暢富于變化,審美與實用相結合,是文質兼備的藝術美文”c。韓雪晴的《晚唐三十六體成因探析》(《內蒙古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探討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的生活經歷與科舉、幕府和黨爭密切相關,指出三十六體的形成深受上述因素的影響。韓雪晴的《晚唐三十六體流變考》(《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論述李商隱為代表的“三十六體”駢文對后世的影響,宋代的西昆派作家為文皆崇尚“三十六”,且“三十六”的余波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綿延不絕。韓雪晴的 《論“三十六體”的文學觀照》 (《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從文學角度分析,認為駢文本身的發展和演進、“三十六”的文學思想和創作理念、晚唐詩賦等文學形式的相互影響共同促成了三十六體。王玨的《庾信賦對晚唐文壇的影響——以李商隱駢文為例》(《文教資料》2016年第35期)認為李商隱駢文中濃重的感傷主義情懷和藝術技巧的運用,體現出庾信賦作對他的影響,他們都是古之傷心人。

學位論文方面。韓雪晴的《三十六體駢文述論》(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探討三十六體駢文的藝術特色,認為它汲取六朝駢文的精粹,又融合唐代駢文的特點,堪稱藝術性與實用性兼備的美文。郝紅霞的《李商隱駢文研究》(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認為李商隱的幕府生涯造就了他的駢文成就,其駢文的藝術特征主要有:善體府主之情、用典精當得體、融會駢散雙美。余新的《論李商隱的駢文理論及駢文創作》(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分析李商隱的駢文理論包括三方面:博采眾長、不拘一格的作文觀;為文之功、言情為最的言情觀;風清骨峻、深幽詩境的風格論。盧春艷的《李商隱駢文的杰出成就》(遼寧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從對偶、用典、聲律、藻飾等方面,具體分析李商隱駢文的藝術成就。尹博的《李商隱駢文研究》(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介紹晚唐“三十六體”,通過對比李商隱與溫庭筠,展現“三十六”各自的駢文藝術風格。蘇周永的《晚唐文章與政治的關系研究——以李商隱“四六駢文”與晚唐三家“刺世小品文”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2013年)將李商隱的駢文,與羅隱、皮日休、陸龜蒙的小品文進行比較,認為李商隱駢文反映出晚唐文章與政治的交融關系。周俊海的《李商隱駢文研究》(西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認為李商隱在融合六朝駢文的基礎上,使駢文回歸傳統駢文重典故、尚綺麗的軌道上來,呈現富艷精工、情感飽滿、辭采華美的風格。劉子聞的《李商隱駢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探討李商隱駢文的藝術特色,認為其發展了典故和辭藻的表達功能,使其成為謀篇布局、敷衍文字的重要方法。韋異才的《杜牧與李商隱駢文比較研究》(遼寧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從用典密度、對偶程度、散化程度、表現手法、整體風格五方面比較杜牧駢文與李商隱駢文的差異,認為杜牧善于議論,李商隱工于言情;杜牧高華俊爽,李商隱深婉綿密。魏培鑫的《李商隱對六朝駢文的繼承與創新》(浙江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認為李商隱的駢文繼承六朝駢文華美的藝術形式,又摒棄其空虛貧乏的思想內涵,同時融入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負,呈現出一種清高峻雅、婉轉流暢的格調。

二、李商隱的散文

李商隱的散文,近年來逐漸引起研究者的關注,研究重點是分析李商隱散文的藝術特色和歷史價值,現將研究成果分述如下。

專著方面。劉學鍇的《李商隱傳論》(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在“李商隱的賦和古文”一章中指出李商隱的散文“除極個別應用之文外,幾乎全是有內容、有個性的作品,是能表現作者真思想、真感情、真性情的作品”,肯定李商隱散文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d。劉衍的《中國古代散文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認為李商隱的散文古樸奇譎,具有韓愈古文風格。

論文方面。侯迎華的《略論李商隱的散文》(《新鄉師專學報》2006年第4期)認為李商隱的散文理論和創作實踐,糾正了中唐時期古文提倡者否定駢文的片面性,并以注重感情和氣勢改變駢文過分講求形式美而忽視內容充實的弊病。張玖青的《試論新出李商隱撰書〈太原王公墓志銘〉》(《武漢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認為西安出土的李商隱《太原王公墓志銘》不僅可補正史之缺,而且可以據之考察李商隱的散文創作及其淵源。該墓志銘采用史傳文學的手法寫人敘事,并運用傳奇小說的筆法描述情節,創作風格與韓愈同調,對考察李商隱的散文創作與韓愈的淵源關系,提供了重要的證據。王慶衛的《李商隱撰書〈王翊元暨妻李靈素墓志〉及相關問題》(《形象史學研究》2014年輯)據西安出土的李商隱《王翊元暨妻李靈素墓志》考證王翊元的生平歷程及其家族,并分析李商隱墓志銘的寫作特征是運用循環往復的結構、精煉的人物對話、傳奇般的事件描寫構成夢幻般的境界,這與李商隱的詩歌追求極其相似。劉青海的《論李商隱今古文創作經歷及其文體觀念》(《北京大學學報》2013年第9期)探討李商隱早年的散文創作經歷對他后來的文體觀念的影響,認為李商隱弱冠后從令狐楚學習駢文的經歷,既是中晚唐文學中古文與今文的消長在個體作家創作活動中的反映,也體現出李商隱獨特的文體觀念。況曉慢的《李商隱古文轉駢文寫作始末與其文體觀探微》(《河北大學學報》2019年第2期)認為李商隱由散文轉駢文寫作的原因有三:解決生計問題是李商隱從事駢文寫作的直接動因;晚唐古文衰微、駢文復興,是李商隱參加科舉考試并鉆研駢文寫作的文學背景;恢復祖業以及令狐楚的言傳身教,是李商隱致力駢文寫作的內心渴望。

學位論文方面。李揚的《樊南文由散入駢的創作現象研究》(東南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探討李商隱創作由散入駢的原因包括:古文運動的衰落;駢文地位的根深蒂固和令狐楚的影響;思想上對儒家道統的懷疑;而積極入世重振門庭的主觀動機是促成李商隱轉變的根本原因。李紅膠的《李商隱散文研究》(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分析李商隱散文的藝術特色是:情感真摯、深沉蘊藉;人物生動、敘事傳神;善發議論、見解獨到。

三、李商隱的祭文

李商隱的祭文,向來得到研究者的重視,研究集中探討李商隱祭文的藝術成就,近年來發表的論文(著)如下。

專著方面。劉學鍇的《李商隱傳論》(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在“李商隱的駢文”一章中論李商隱祭文的藝術特色是“商隱重情的氣質個性和善于抒寫哀情的特長,使他的祭文成為其駢文諸體中最富于情采個性的一種體式”“綜觀商隱祭文,可以說將他工于言情、善于抒悲的長處發揮到了極致”。e劉衍的《中國古代散文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認為最能代表李商隱駢文成就的是祭文,極少用典,絮絮道情,自然感人。

論文方面。柳少華的《“一生襟抱未曾開”——李商隱祭文思想意義淺論》(《高等函授學報》2002年第3期)認為李商隱祭文具有的凄美品質以及他在長期磨難中形成的悲慨心態和否定意識,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一個正直、有志卻無奈的知識分子的思想狀況和心靈創傷。陳藝鳴的 《李商隱祭文藝術特色淺論》(《綏化師專學報》2003年第3期)分析李商隱祭文的藝術特色,認為其具有結構的氣勢美、用典的意蘊美、敘述的典雅美、抒情的哀壯美及清麗中蘊含真率美。韓大強的《李商隱祭文的藝術技巧》(《南都學壇》2005年第4期)概括李商隱祭文的藝術技巧是:善用儷偶、長于事典;句法多變、虛字相襯;疊加疊問,鋪排渲染。常昭的《淺論唐代祭侄三名作》(《貴陽金筑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將李商隱的祭文《祭小侄女寄寄文》與顏真卿的《祭侄稿》、韓愈的《祭十二郎文》相提并論,評為:“通篇不用一典,只用白描手法敘述小女瑣事,情真意切,哀婉動人。”f尹博的《李商隱〈祭小侄女寄寄文〉考論》(《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第2期)通過考證唐文宗開成元年(836)之前李商隱與其弟李羲叟的活動,提出寄寄是李商隱與女道士宋華陽的私生女的假設。周俊海的《李商隱祭文管窺》(《雞西大學學報》2012年第12期)認為李商隱將自己對親人的傷逝之情結合自身的身世遭遇,運用鋪排、渲染、白描等藝術手法,展示出凄美哀怨的藝術風格,對后世祭文創作影響深遠。孫謹的《約翰·鄧恩與李商隱非韻文比較——以〈緊急時刻的禱告〉與〈樊南文集〉文體特點為例》(《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從韻律、寫作手法、戲劇特點出發,比較李商隱的祭文與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的散文《緊急時刻的禱告》(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指出:“他們的文如詩:有詩一般的韻律,用詩性的手法,大量運用典故和隱喻,甚至是兩者的疊加;他們的文如戲:充滿了戲劇中的對話性。” g

學位論文方面。孫琴的《李商隱祭文研究》(江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從思想內容的拓展、祭文體式的變革、表現手法的豐富等方面,論述并肯定了李商隱祭文的卓越成就和書寫意義。

四、李商隱的各類駢文及創作分期

李商隱駢文的種類很多,近年來有研究者對其中的某一類文展開探討,主要是李商隱的公牘、尺牘、碑銘、啟文等,現將這些研究論文(著)分類論述如下。

(一)李商隱公牘研究

專著方面。寧薇的《唐代駢體公牘文論稿——以陸贄為中心》(世界圖書出版社2014年版)在“陸贄與李商隱”一章中,指出李商隱公牘文受陸贄公牘文的影響,將用典與敘事、說理相結合,注入感情和氣勢,用典雅華贍的語言加以描述,實現了審美性與實用性的結合。

論文方面。楊星月的 《李商隱幕府公文探究》(《文教資料》2017年第32期)分析李商隱幕府公文的實用性和文學性,肯定李商隱的幕府公文在駢文發展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杜霞的《李商隱駢體公文與其他駢體文比較研究》(《文教資料》2017年第35期)從內容、形式、藝術特色三方面,探究李商隱的駢體公文(表、狀、啟為主)與其他駢體文(祭文為主)之間的差異,認為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各自特點。

學位論文方面。楊娟娟的《李商隱公牘文研究》(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對李商隱公牘文的內容進行分類研究,總結概括李商隱公牘文的審美意蘊,認為李商隱把經世致用的官樣文字和形式優美的駢文結合,使其文章既符合公牘文特定的基調,又保有駢文本身的藝術美。楊星月的《論中晚唐駢體公文變革——以陸贄與李商隱為中心》(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認為相較于陸贄,李商隱的公文既內容充實又遵守駢文的體制,使事精博、屬對精密、色彩艷麗、華贍典雅,實現了駢體公文審美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

(二)李商隱尺牘研究

論文方面。程文的《方寸之中見天地——李商隱尺牘所見交游考》(《名作欣賞》2018年第9期)運用唐代歷史文獻,結合李商隱的尺牘,考證出李商隱交游的二十位歷史人物,從中探討李商隱復雜隱曲的內心隱衷。程文的《李商隱尺牘的文獻價值及思想意義》(《名作欣賞》2020年第1期)分類論述李商隱尺牘的內容,探索其沉淪下僚、漂泊幕府的生命歷程,認為李商隱具有急切進取的求仕心理、感情用事的書生意氣和委曲隱忍的弱者心態。程文的《李商隱尺牘的藝術特色和審美價值》(《名作欣賞》2020年第6期)認為李商隱的駢體尺牘雍容華貴,繼承六朝徐庾,回歸典麗化;散體尺牘崇實尚簡,復歸漢魏古文,呈現簡古化,從藝術風貌上體現出他是傳統文學舊壘的堅守者。

學位論文方面。程文的《李商隱尺牘研究》(阜陽師范學院碩士論文,2018年)結合李商隱的詩文作品和唐代歷史文獻資料,考察李商隱的尺牘蘊含的歷史文獻價值,并對李商隱淪為牛李黨爭的夾縫中求生存的奮斗者的命運,從主觀原因進行了剖析。

(三)李商隱碑銘、啟文研究

論文方面。潘鳴的《王維與李商隱碑銘文比較芻議》(《上海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將李商隱的碑銘文與王維的同類作品進行比較,認為王維的風格清雅而李商隱的風格高華,兩者共同構成了唐代碑銘文的兩種典范。蔡晨的《李商隱的心靈解脫之道——從大中年間的幾篇駢體碑銘的創作談起》(《作家》2013年第6期)認為李商隱的碑銘文是集中體現其佛道思想的典型作品,并聯系李商隱的生平剖析了佛道思想對李商隱晚年精神世界的影響。

學位論文方面。于開陽的《李商隱啟文研究》(遼寧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歸納李商隱啟文的類別,對每類啟文的內容進行說明和總結,分析李商隱啟文的藝術特色是用典考究、韻律和諧、文情并茂且高度程式化。

李商隱一生中某些特定時期的創作現象,近年來也引起研究者的關注,研究成果集中在學位論文上。柯璐的《李商隱入蜀及蜀中文學創作研究》(四川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認為蜀中時期李商隱創作的駢文,皆抒真情而少應酬,真正實踐了他在蜀中提出的“通性靈”的文學主張。李睿明的《李商隱桂幕時期文研究》(沈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認為桂幕時期是李商隱駢文創作的高峰期,這一時期李商隱創作的駢文大多數是幕府公文,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賀青的《大中元年至五年樊南文研究》 (西藏民族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通過研究大中元年至五年李商隱的駢文作品,論證得出這一時期是李商隱人生際遇、情感苦痛的累積期,也是其哀上浮壯、能感動人的風格形成期,更是樊南文高產和優產的升華期。王婷鶴的《李商隱桂幕駢文研究》(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整理李商隱桂幕時期的駢文創作,分文體進行了研究,并探討桂幕時期成為李商隱駢文創作高峰期的原因,歸納出李商隱桂幕駢文的藝術特色及其對后代文學的影響。

五、李商隱駢文與詩歌的相互影響

李商隱駢文與詩歌的關系。21世紀初曾是李商隱研究中的熱點課題之一,研究集中探討李商隱駢文對其詩歌的滲透和互融,已發表的論文(著)如下。

專著方面。翟景運的《晚唐駢文研究》(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在“晚唐駢文與晚唐詩”一章中,既肯定李商隱詩與文創作互動的積極意義,又指出同樣的藝術思維和表現手法在李商隱的詩與文中取得的藝術效果不盡相同,以用典為例,“從整體上看,用典在玉溪詩中是成功的,得到了后世的肯定,但在駢文中卻得到了更多的批評,甚至否定,因為用典在樊南文中沒有起到它在玉溪詩中所起到的作用” h。

論文方面。余恕誠、魯華峰的《李商隱詩歌和四六文風格的多樣性》(《安徽師大學報》2002年第4期)論李商隱詩歌與駢文的藝術成就,認為其重要標志之一是風格多樣。論述樊南文與玉溪詩“消息相通”,認為兩者的總體藝術特征是精麗富有情韻,而圍繞精麗和情韻,展開豐富多彩的面貌。余恕誠的《樊南文與玉溪詩——論李商隱四六文對其詩歌的影響》 (《文學遺產》 2003年第4期) 從對偶、用典、虛字、句法及綺麗委婉、富于象征暗示、富于情韻之美等方面,論述李商隱駢文對其詩歌的影響。認為李白、杜甫代表初盛唐詩歌,對漢魏六朝辭賦成分予以融化吸收;韓愈代表中唐,把散文成分帶入詩歌,促成中唐詩歌新變;李商隱代表晚唐,以駢文入詩,開辟了又一片新天地。張振謙的《駢:詩別是一家——試論李商隱“以駢文為詩”》(《船山學刊》2006年第4期)分析李商隱詩歌的駢化特征,表現在語言句式的駢偶化、隸事用典的工穩化、詞匯辭藻的華麗化等,認為李商隱詩歌的駢化特征既與李商隱擅長駢文和唯美詩風關系密切,又與李商隱早年接受的道教文化陰柔美學的影響密切相關。

學位論文方面。錢曉琳的《李商隱詩歌與駢文比較研究》(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認為李商隱詩歌與駢文的共同點有三方面:對仗工穩,善用虛字;用典精切,并與敘事、抒情、議論相結合;抒情動人,纏綿悱惻,令人為之動情。不同點是詩歌對仗嚴謹,駢文則駢散兼行;詩歌大多含蓄委婉,駢文則有一些自然通俗之作。

結 語

通過梳理上述材料可以發現,21世紀二十年李商隱駢文研究取得了很大進步,表現在:一、研究隊伍不斷壯大,不僅有老一輩專家和中青年研究者,近年來高校的碩、博士也加入到研究行列。二、研究范圍逐漸深廣,探討問題愈發深入,關注點也更加全面,研究論文和學位論文每年都在穩步增長。三、個別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如李商隱駢文與詩歌的影響交融關系、樊南駢文實用性與藝術性兼備的美文特質等,這些都為學界深入地研究李商隱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但在不斷探索與發現的過程中,仍存在著不足與盲點。首先是研究集中關注李商隱駢文的藝術層面,往往局限在古典文學領域,未能引進新理論、新方法,在社會、文化、歷史、政治層面上,對李商隱駢文展開充分的挖掘與探索。其次是李商隱駢文中藝術成就較高的祭文,研究者們給予了較多關注,但祝文、箴銘、黃箓齋文等應用文,至今沒得到研究者重視。而李商隱駢文中數量最多的公私書牘,長期以來一直未能得到高度的重視和全力的研究。再次是對李商隱駢文進行系統的研究和論述的專著,至今尚未出現。與當今學界唐學研究碩果累累的文獻資料整理、文學理論研究、歷史研究、思想文化研究的現狀相比,李商隱駢文研究因未能及時跟進顯得冷落。但沒有完美的學術,只有完備的積累,與唐詩、唐詞、唐古文、唐傳奇屢受高度重視的學術歷程相比,唐駢文(包括其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之一的李商隱駢文)的研究進程也將隨學術大潮的起伏漲落而獲得重生和迸發的轉機,我們期待學術界涌現出更多有為的研究者,為推動這一進程的早日到來而做出貢獻。

a 岑仲勉:《玉谿生年譜會箋平質》,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13頁。

b 張遠東:《簡論李商隱的文章藝術》,《名作欣賞》2012年第4期,第66頁。

c 韓雪晴:《略論三十六體駢文的創作風格 》,《古代文學研究》2011年第1期,第45頁。

de劉學鍇:《李商隱傳論》,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829頁,第792頁。

f 常昭:《淺論唐代祭侄三名作》,《貴陽金筑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第51頁。

g 孫瑾:《約翰·鄧恩與李商隱非韻文比較—〈以緊急時刻的禱告〉與〈樊南文集〉文體特點為例》,《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 年第1期,第162頁。

h 翟景運:《晚唐駢文研究 》,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223頁。

參考文獻:

[1] 劉學鍇,余恕誠 .李商隱詩歌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96.

[2] 劉學鍇,余恕誠 .李商隱文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

[3] 劉學鍇,余恕誠,黃世中 .李商隱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1.

[4] 劉師培 .中古文學論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5] 張仁青.中國駢文發展史[M].中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

[6]姜書閣.駢文史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7]莫道才.駢文通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

[8] 于景祥.中國駢文通史[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

作 者: 程文,文學碩士,徐州技師學院航空學院中文教師,研究方向:唐代文學。

編 輯: 張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歡
綜述
2021年國內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綜述
認知需要研究綜述
氫能有軌電車應用綜述
高速磁浮車載運行控制系統綜述
5G應用及發展綜述
電子制作(2019年10期)2019-06-17 11:45:16
SEBS改性瀝青綜述
石油瀝青(2018年6期)2018-12-29 12:07:04
NBA新賽季綜述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7:52
深度學習認知計算綜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法醫學雜志(2015年2期)2015-04-17 09:58: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福利视频|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国产欧美|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色视频国产| 噜噜噜综合亚洲|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欧美笫一页|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2020国产精品视频|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成年A级毛片|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精品国产网|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h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婷婷午夜天|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人妻21p大胆|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欧美|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视频影院|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日本精品影院|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久久久噜噜噜|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