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范凌志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如何防控日益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到底一種新型傳染類疾病的疫苗研制有哪些步驟,又有哪些難題需要攻克呢?
一位匿名的免疫學專家2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研制疫苗肯定要對病原體進行分離,然后做免疫學方面的研究,找到其中可以引起保護性免疫的成分,以進行分析設計,研制出來疫苗后,還要做很多的實驗來確定該疫苗是否安全有效,之后再經過審批才能上市。從目前來講,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應該還處于比較初期的研究階段,畢竟時間很短,但已經進行了一些生物信息學方面的分析準備。
該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制工作也可以借鑒SARS病毒疫苗研究的經驗。第一步分離病毒可能就會花費一些時間,這些研究都要在非常嚴格的實驗室環境中,在可控的條件下進行。目前來看,想要研制出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還有很多難題要去解決。如果有疫苗研制成功了,要看疫苗的保護力、安全性等指標。一般來講應該先提供給高危人群,比如說一線的醫護人員來使用。
俄美等國也在推進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制工作。俄羅斯《消息報》22日以“俄羅斯計劃在半年內制作出預防新型肺炎病毒的疫苗”為題稱,俄衛生部戰略規劃中心表示,俄羅斯開始研制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俄羅斯疫苗工作,這至少需要6個月,而且需要大量資金。俄科學家稱,這將是俄衛生部門的一個優先項目,因為該病毒的未來狀況還無法預測。俄衛生部副部長謝爾蓋·克拉耶沃伊表示,中方同行幫助提供生物材料。
俄衛生部戰略規劃中心副主任格爾曼·施普林表示,俄方已對一些核苷酸序列進行了測序。實驗樣品研發需要3個月,疫苗的整個研發周期(包括所有研究)可能至少需要6個月。“我們不知道這種病毒在我們的群體中將如何表現,俄羅斯人對它的敏感度取決于我們公民的遺傳基因。”
據法廣21日報道,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下屬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正針對中國武漢爆發的肺炎開始研發新疫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該研究院主任佛奇的話稱,可能幾個月后展開第一階段臨床實驗,一年后才能獲得疫苗。
美國休斯敦貝勒大學醫學院疫苗科學家霍特茲對CNN表示,分處得州、紐約及中國的一組科學家正研發疫苗。霍特茲表示,我們得到的結論是新型冠狀病毒是最新、最主要的全球健康威脅之一。他說,比起艾滋病病毒或流行性感冒等其他病毒,研發冠狀病毒疫苗沒那么多困難,每種病毒都有自己的特性,但新型冠狀病毒會是相對較明確易懂的疫苗標靶。霍特茲認為,科學家能針對不到一個月前才發現的病毒展開研發疫苗的工作,是很了不起的事。他將此歸功于迅速測定、公布病毒基因組序列的中國研究人員。▲
環球時報20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