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博
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重要載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承擔著重要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職能,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總的要求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緊緊圍繞全面解決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發揮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重大部署在國有企業貫徹執行;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堅持黨組織對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能變,著力培養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企業領導人員隊伍;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面臨新問題和新挑戰。特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歷史交匯時刻,國有企業要發展成為實力更強、結構更優、肌體更健康的國民經濟向好向上發展“壓艙石”、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器”,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實現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同頻共振,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筑牢根基、厚植優勢,才能保證國企改革和發展行穩致遠。故解決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虛化”“弱化”“兩張皮”問題,提升國有企業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加強和創新黨建工作已成為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課題。
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要體現在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上,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一是黨的建設范圍要做到全覆蓋。黨的建設搞得好不好,關鍵在領導、基礎在基層、評判在群眾。只有廣大群眾了解了黨的情況、感受到了黨的溫暖、認可了黨的政策,才能說這個單位的黨的建設搞得扎實。要加大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就要盡量做到全覆蓋,應該立足于全體職工,立足于服務對象,立足于通過黨的建設加強黨的領導。
二是加強黨的建設,關鍵在“實”。“虛”才會“弱”,“實”才能“強”,國有企業要從“實”出發,出實招,辦實事,才能把黨的建設做好。要緊密聯系核心業務,從核心業務出發,從關鍵環節出發,在最要緊的地方加強黨的建設,體現黨的領導,找準穴位,牽好“牛鼻子”,才能提綱挈領,充分體現出黨的領導。要明確本單位本部門中心任務是什么,通過黨的建設要達到什么效果,有了目標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有措施。措施辦法要有針對性,要能解決實際問題,要實實在在體現出黨的建設的效果。
加強黨的建設,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加強黨的領導,讓全體職工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統一思想、明確方向,進而提高職工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具體到國有企業:
一是針對年輕職工群體,要從道德思想教育、責任心培養、成長路徑規劃、業務能力強化教育等多方面采取針對性措施,因材施教,讓年輕職工走上正路,讓他們工作有奔頭、有目標。
二是針對企業的骨干職工,要充分體現出黨組織的關懷,通過薪酬體系、評優選模、勞動環境、宣傳宣講等各項具體措施,讓骨干職工、為企業做出突出貢獻的職工收入更有優勢、人格更有尊嚴、精神獲得感更加強烈,從而形成企業內職工隊伍“比學趕幫超”的良性循環氛圍。
三是針對年齡偏大的職工及困難職工,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體制機制優勢,盡可能多地體現出黨組織的人文關愛,讓他們從黨的建設中體會到組織的溫暖和愛心。
要轉變黨建工作思路,從過去單一地對黨員、職工群眾的政治動員,逐步實現既要對黨員、職工進行思想政治引領,還要開展促進其發展、維護其權益的工作,通過激發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促進企業運營能力、競爭力和活力的提升。
黨員模范先鋒貴在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來,在日積月累中體現出來,在急難險重中體現出來。貴在一個“實”字和一個“能”字。具體體現在“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上。
一是要解決好黨建工作的融入問題。黨員干部要正確對待權力和利益,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平常工作中,能夠從實際出發,說群眾聽得懂的話,辦群眾心中認可的事,把實際、具體、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效果融入黨建工作中。
二是要解決好想干事和干成事的問題。黨和人民給一名黨員干部一份責任,甚至放到一個重要的工作崗位上,歸根到底是讓這名黨員干部去干事情的。要想干事情,就必須要做到“能”,即具備干成事情的能力。讓“能”的黨員干部顯現出來,就是我們抓黨建的一項重要任務。
三是要解決好干錯事的問題。工作中,“容錯機制”建設與激勵機制建設同等重要。當前,一些黨員干部抱怨,在全面從嚴治黨的主基調背景下,干得越多越容易出問題,出了問題組織上容錯機制不夠完善,被問責的有些“委屈”“冤枉”。因此,“容錯機制”建設對于“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黨員而言也十分重要。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這一重大戰略任務的實現,需要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奮勇爭先,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想干事”是出發點,“干成事”是目的地,“不出事”是高壓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需要有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
“不出事”不是吃齋念佛祈禱出來的,“不出事”是拼搏斗爭出來的,是靠黨的領導才能實現的,是靠一大批黨員領導干部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實干苦干奮斗出來的。
國有企業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把企業黨建建在實處,建在關鍵處,建在群眾心中,不負習近平總書記重托,應對好每一場重大風險挑戰,實現國有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成為改革的主力軍和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