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顯斌

·1·
徐小蟀的學習成績突然變好了,不是一般的好,是非常好,甚至超過了第一名周銘,由過去的倒數第一變成了正數第一。
班主任將成績一公布,頓時,班上所有同學都張大了嘴。
周銘當然也張大了嘴,如銜著一個咸鴨蛋。
更張大嘴的是徐小蟀的鐵哥們兒于曉。下課后,于曉就興沖沖地跑來,胖乎乎的胳膊搭在徐小蟀的肩膀上,見人就滿臉陽光地介紹:“哼,別小看我們哥們兒,我們哥們兒可是很牛的!”尤其見到周銘的時候,于曉更是翻著白眼珠兒說:“現在,第一終于屬于我們哥們兒了!”
周銘噘著嘴,氣呼呼地哼了一聲道:“蟲子先生。”
徐小蟀一聽周銘說起自己的外號,臉就紅了,氣得結結巴巴道:“你嫉妒!你等著,我……去告老師去!”
他認為周銘一定會害怕,會跑過來拉著他的手求著說:“徐小蟀,我錯了,求你別告訴老師了。”這樣,他就會很大度地手一揮道:“算了,饒你一次,下不為例。”可是,讓他失望的是,周銘一點兒也不怕,還皺皺翹鼻頭說去吧去吧,自己也要去告老師,徐小蟀成績突然這么好,一定是抄襲的,是作假的。說著,周銘還白了徐小蟀一眼,仰著頭很不服氣地走了。
徐小蟀呆呆地站在那兒,鼻尖就出汗了。
于曉仔細打量著徐小蟀,過了許久,問道:“哥們兒,你不會真的是抄襲的吧?”
·2·
徐小蟀的成績一夜之間突飛猛進,不只是周銘懷疑,甚至班主任吳老師也有些懷疑,難道自己啟發誘導的作用就那么大,前天將徐小蟀叫到辦公室做了一次思想工作,效果就顯現出來了,就突飛猛進了?吳老師得意之余,決定還是在上課的時候再檢驗一下。
當然,吳老師檢驗的時候,不會單刀直入直奔主題。上課的時候,他表揚道:“這次考試,有個別同學表現得非常突出,表現得非同一般,表現得讓人嘆為觀止。”吳老師說話的時候愛用排比句,他說排比句最有氣勢,最能打動人。他覺得表揚得差不多了,就咳嗽一聲道:“有些同學啊,竟然懷疑徐小蟀同學的成績,這是不對的嘛!士別三日……士別……”他本來想說,“士別三日,定當刮目相看”,不信,我們考考徐小蟀同學。可是,說到“士別三日”時,后半句忘記了,就卡住了。
他感到很窘,心里就發慌,一慌,就更想不起來了。
徐小蟀在位子上笑了:“老師,是‘定當刮目相看。”
吳老師如遇救星一般道:“對,對,是刮目相看。”然后,他就看著徐小蟀同學,睜大了眼睛,因為,這個成語是初中課本的啊,小學四年級的徐小蟀竟然會了!
吳老師覺得,檢查應當進行到底。于是,吳老師就將自己學過的一些詩詞都拿出來考察徐小蟀。吳老師說:“少年不識愁滋味……”他還沒說完,徐小蟀就接著道:“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吳老師說:“塞下秋來風景異!”這次,徐小蟀閉著眼睛,噗噗嚕嚕地將整闕詞都背下來了。徐小蟀不但背下來了,而且還搖著腦袋講了起來,講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講范仲淹防守邊疆救助百姓,等等。
徐小蟀還說:“同學們,咱們應該好好學習啊,將來也應該像范仲淹那樣報效社會,報效民族,報效祖國。”
同學們看看徐小蟀,看看老師,都不發一聲。
于曉悄悄提醒:“哥們兒,你學老師了。”
徐小蟀這才猛地發現,自己后面的口吻特像老師講課,忙閉上了嘴。
老師拍著桌子發出驚嘆:“了不起,天才啊!都會引用排比句了,簡直是天才!”
·3·
徐小蟀的天才能力,一下就傳遍了全校,越來越神了。當然了,這也得益于于曉的宣傳。于曉是全校著名的“小喇叭”,每天準時廣播自己知道的新聞。他說,他一定要讓徐小蟀像他一樣,成為學校的名人。
他鼓著腮幫子宣傳道:一次,他和徐小蟀一塊兒回家,徐小蟀說,不能走近道。他問為什么?徐小蟀說,那里會堵車。他不相信,還是走了近道,結果真的在那兒就發生了堵車。
還有一次,他說更奇了,他約徐小蟀一塊兒去玩,徐小蟀說:“于曉,別去玩兒了,快去醫院吧,你的肚子會疼的。”于曉不相信,可是不久肚子真的就疼起來了,哭爸叫媽地去了醫院。
校長聽了,認為怎么可能有這樣的事情啊!那天早飯后,他背著手找到徐小蟀說:“徐小蟀同學,于曉同學說的那些話是真的嗎?”徐小蟀低著頭瞇著小眼睛笑著,突然道:“校長,您過一會兒也要去醫院。”校長搖著頭說:“胡說!我咋會去醫院啊,我肚子又不疼。”然后,校長就帶著失望的神情走了,二十分鐘后他真的去了醫院。原來,校長回到辦公室倒茶,手一顫,杯子掉在地上,滾燙的開水就潑在了腳上。
校長躺在醫院病床上,腳上綁著繃帶,想到了徐小蟀的話,感嘆道:“人才啊!人才!”
徐小蟀于是就更出名了,后來還上了市電視臺。
女主持先開始考察徐小蟀的詩詞,進行詩詞接龍,女主持說一句,徐小蟀說十句,如倒豆子一樣,噗噗嚕嚕一句句滾出來。女主持睜大眼睛,找了一本詩詞集,一首詩一首詩地詢問徐小蟀。徐小蟀背著手,有問必答,毫不含糊。考察結束,女主持笑著對觀眾說:“徐小蟀同學不僅學識廣博,無所不知,而且還能未卜先知呢。”說著,她讓人拿出一個瓷壇,問里面裝的是什么。徐小蟀眨巴著眼睛說是豆渣。下面參加節目的觀眾都哈哈大笑,說咋可能啊?誰知瓷壇一打開,里面果然是豆渣。
大家都愣住了,許久有人大聲道:“雙簧,這是你們故弄玄虛合演的雙簧。”
女主持聽了,隨意選了幾個觀眾上臺,在瓷壇里藏起東西,徐小蟀都答對了。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徐小蟀是如何突然變成天才的。
于曉說,很簡單,因為徐小蟀的外公是科學家,他有很好的基因啊!
周銘不信,噘著嘴問:“那徐小蟀過去為啥學習不好?”
于曉張張嘴回答:“他過去那是謙虛,人家和我一樣,不愿意張揚啊!”
·4·
徐小蟀上課的時候呼呼地睡覺,吳老師生氣了,將徐小蟀叫醒問道:“我剛才講的是什么?”徐小蟀得意地笑著,很流利地將老師講的內容說了出來,一點兒也沒有遺漏,中間甚至還夾雜著自己的個人見解。吳老師無奈,點著頭讓他坐下。數學課上,徐小蟀竟然打起了鼾,數學老師都快氣哭了。讓徐小蟀起來,說出自己剛才出的那道題的答案。
徐小蟀脫口答出,非常正確,他還得意地說:“老師,那道題還有另外一種做法。”說完,搖頭晃腦地說出了另一種做法。
數學老師沒說什么,讓他坐下。
于曉很羨慕,也非常希望自己像徐小蟀那樣,能夠有問必答,能夠未卜先知。他說,這樣自己的“小喇叭”報道的信息就更準確了,就能和徐小蟀一樣上電視臺了。
于曉于是求徐小蟀道:“哥們兒,教教我吧!”
徐小蟀搖著頭說,這不是教的,必須認真學習。
于曉不相信地說:“你沒學習怎么就會啊?”
徐小蟀說:“你能和我比嗎?我是天才。”
又一次考試,成績出來了,于曉噘著嘴,過去自己老是倒數第二,現在好了,成了專屬的倒數第一了。徐小蟀卻再次創造奇跡,成為年級第一,每門課程都是滿分,而且三十分鐘不到就答好試卷,三十分鐘一過就交卷了。
徐小蟀的天才能力,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好奇,幾位老科學家來到學校,進行專門考察。徐小蟀的外公還是這個科學考察組的組長呢。
考察的結果讓科學家們大跌眼鏡。科學家們當然會考問詩詞,問了幾首,徐小蟀都張口結舌,鼻尖冒汗,回答不出來。大家以為問得難了一些,就問常見的:“春眠不覺曉……”徐小蟀低著頭哼唧著,許久才回答道:“太陽出來了。”
大家聽了,面面相覷。
徐小蟀也急了,不停地自言自語,最后大喊道:“小鐵,小鐵你去哪兒玩了?快來救我!”隨著喊聲,桌縫里鉆出來一個小小的黑點,快速地跑向徐小蟀。一位科學家手疾眼快,一把抓住那個黑點,拿到眼前仔細一看,竟然是一個小小的鐵人,有螞蟻大小。
徐小蟀外公也看到了:“小蟀,微型機器人被你拿去了?”
徐小蟀低著頭,鼻尖又一次冒汗了。
·5·
原來,徐小蟀的外公經過幾十年研究,制造了一種微型機器人,很小很小。外公得意地說:“小蟀啊,將來給人治病的時候,就不用儀器檢查了,讓小機器人進入人的身體,什么病都清楚了。”外公說,這個機器人是超智能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可以用于任何危險狹小的領域。
外公將微型機器人放在徐小蟀耳朵眼中,然后問了徐小蟀幾個問題。
徐小蟀雖然不會,可是,他的耳朵里,一個小小的聲音將答案全都告訴了他。他按照微型機器人的回答說出答案,十分正確。外公得意地哈哈大笑道:“咋樣?”
徐小蟀拍馬屁說:“外公,您真了不起,比吳老師還厲害。”
外公很高興,將微型機器人裝進一個盒子里。等到外公出門了,徐小蟀悄悄將機器人拿出來,他本來想玩玩,可是突然想到第二天要考試,于是靈機一動,就將機器人放在耳朵眼中,進入了考場。他讀題,機器人告訴他答案,一會兒就完成了。
隨后,徐小蟀就成為超人了,無所不知。
可是,微型機器人是很淘氣的,有時嫌悶得慌,會跑出去玩玩。那天科學家考察徐小蟀的時候,微型機器人恰好出去玩兒了,所以徐小蟀就回答不出問題了。
外公知道徐小蟀拿走小機器人后生氣地說:“小蟀,你怎么能騙人啊?”
外公收走了機器人,他對徐小蟀說,一個人必須有真才實學,即使將來有機器人幫助,自己也得有本領,不然,離開機器人該如何生活啊?
徐小蟀紅著臉,低下了頭。
他回到學校后認真學習。他想,外公說的是對的,即使將來有機器人,自己也得有本領,不然,一旦機器人如小鐵那樣離開自己玩兒去了,自己該咋辦啊?
吳老師見徐小蟀認真勤奮,很高興地夸獎他:“知錯能改就是好學生,就值得表揚,值得學習,值得宣傳。”他的話迅速傳遍全校,當然是于曉廣播的。于曉說,自己將和徐小蟀一起努力學習,下次一定成為真正的第一名、第二名,毫無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