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
摘 要:漆畫藝術是將繪畫與工藝進行充分融合的繪畫種類。肌理是繪畫中的重要語言形式,是漆畫中最主要的表現語言和審美要素之一。在漆畫的創作過程中,還需要應用到各種各樣的材料,例如金屬、纖維、石、骨以及木等。因此,將綜合材料應用到漆畫創作中,可以顯著提升漆畫的藝術價值并拓展其發展空間。文章重點針對漆畫的肌理表現以及綜合材料的有效應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漆畫;肌理表現;綜合材料
漆藝既是中國傳統美術工藝的延伸,又對外來藝術進行了借鑒。傳統的漆藝大都與漆器有關。而現代漆畫則是將科學與藝術進行了充分的結合,將繪畫與工藝進行了充分的結合,將設計與創作進行了充分的結合。漆藝將多種繪畫的優勢進行了融合,所以不僅有著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又有著獨特的藝術品格。肌理是漆畫視覺形式語言之一,綜合材料也是漆畫創作的必備元素。肌理與綜合材料,對于漆畫藝術價值的展現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漆畫的肌理表現分析
(一)肌理的定義
所謂肌理,指的是物體表現的紋理或者結構。肌理對于繪畫來說,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提升繪畫的藝術價值。很多繪畫作品生命的展現都依賴于其獨特的肌理效果。一般情況下,繪畫創作者在運用肌理的時候,都會通過橫豎交錯、高矮對比以及平滑、粗糙的質地來表達自身對某一事物表面紋理的體會,所以絕大多數的漆畫作品都會給人們以不同的視覺感受[1]。
(二)肌理的分類
1.視覺肌理與觸覺肌理
所謂視覺肌理,指的是通過對物體表面線條紋理變化進行直接觀察而產生的視覺印象,所以視覺肌理強調的是肌理的結構與疏密排列次序。而觸覺肌理,則是對材料的質地、材質局部的高低起伏以及材料本身的軟硬程度進行了充分的強調。需要注意的是,人類在與自然長期接觸的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感官經驗,所以一些觸覺肌理也可以通過視覺進行體會。
2.自然肌理與人工肌理
所謂自然肌理,指的是自然生成的、具有偶然特征的、不容易受到人為干擾和控制的肌理。而人工肌理,則指的是由人工制作的,可以自由控制其大小、疏密變化的肌理。一般情況下,人工肌理的應用可以對繪畫作品創作者的藝術功底和個性進行準確的體現[2]。
3.具象肌理和抽象肌理
所謂具象肌理,經常在寫實繪畫中見到,指的是為模擬物象的表面特點,對物體質感進行區分而形成的筆觸效果,例如油畫中粗糙的筆觸,可以將樹叢的斑駁感準確地展現出來。而抽象肌理,則是單純為了增強視覺美感、豐富繪畫畫面、迎合欣賞者審美能力的肌理。
(三)漆畫中的不同肌理效果表現
漆畫的肌理是保證其畫面直觀性的主要因素,可以對欣賞者的感官系統產生最直接的刺激,加深人們對漆畫作品的印象。因為入漆材料大多有著一定高度厚度,且上的漆凝固后還會產生浮雕感和光澤,所以漆畫的肌理會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結合漆藝技法來分析漆畫的肌理效果,其結果如下:第一,磨繪,即通過漆的黏性,進行顆粒物的粘貼,將其作為畫底,然后再在上面罩漆研磨。通過這種工藝創作出來的漆畫,會呈現出斑駁顆粒感的肌理效果。磨繪肌理的應用使得漆畫有了通過簡單描繪無法展現出來的效果,并對漆顏料的局限性進行了彌補,對漆畫的畫面層次進行了豐富。第二,鑲嵌,即以漆的黏性和半透明性為基礎,將蛋殼、螺鈿、箔料以及織物等材料應用到繪畫創作中。通過這種工藝創作出來的漆畫,會呈現出神秘深沉的肌理效果。尤其是蛋殼鑲嵌自然開片裂縫的肌理效果最具特色。第三,起紋變涂,即以漆的可塑性,先進行凹凸紋路的壓印,然后再進行不同色漆的罩染,最后通過磨顯形成顏色間的穿插變化。通過這種工藝創作出來的漆畫會呈現出點狀、線狀或者不規則花紋的肌理效果。第四,皺漆,即大漆在干燥之后會收縮,收縮的過程中會產生皺紋,給皺紋填充上顏色,使之呈現出獨特的肌理效果。第五,潑漆,即先把漆稀釋,然后再將漆潑灑到畫面中,在漆還沒有干的時候,進行稀釋劑或者其他色漆的滴灑,使不同的顏料自然地相互滲透、流動,待其徹底干固后再對其進行打磨,使之呈現出潑墨或者窯變一般的肌理效果。第六,堆塑,即將灰粉加到漆中,并堆出一定厚度,然后直接刮塑,使之呈現出浮雕式的肌理效果,也可以通過罩漆打磨來增加層次感,突出肌理效果。第七,刻填,即利用刀、針等工具進行刻、劃或者鏟,然后再在凹面處填入其他顏色的漆,使之呈現出木版畫般的肌理效果[3]。
(四)漆畫中肌理的地位與應用
幾乎所有的漆畫創作,都會對肌理效果進行應用。因此,在漆畫創作中,肌理的地位有三種:主導地位、從屬地位、全肌理。首先,如果肌理在漆畫畫面中處于主導地位,那么肌理就會在畫面的核心位置,并且肌理的形態、面貌也會非常明顯,可以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讓人們在看到漆畫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肌理效果。其次,如果肌理在漆畫畫面中處于從屬地位,那么就不會在核心位置出現,其主要作用就是對主體物進行充分輔助,突出主體物的鮮明性與具體性,從而增強漆畫畫面中的層次感,使畫面中物的主次關系更加富有變化。雖然肌理只發揮著輔助性作用,但是也影響著整個畫面的統一性與協調性。最后,全肌理指的是肌理在漆畫畫面中只有其獨特的形態與色彩,沒有其他畫面要素。全肌理的形式主要是為了突出創作者的個人情感,是一種全新的漆畫表現方式[4]。
二、漆畫中對于綜合材料的有效應用
(一)綜合材料的相關概述
綜合材料,又被人們稱為復合媒材,指的是一種混合的、運用多種材料的藝術創作形式,主要在現代繪畫的非傳統材料繪畫作品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將報紙、麻袋、金屬以及顏料等材料應用到繪畫中進行創作。應用了綜合材料的繪畫作品,一般以傳統視覺藝術品為主,很少涉及視覺以外的元素。綜合材料幾乎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中能夠在繪畫中利用的一切事物,包含有形的事物與無形的事物,只要這種材料的應用可以將創作者的想法進行有效表現,那么這種材料就歸屬于綜合材料。目前,綜合材料在繪畫領域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其地位也已經越來越高。雖然繪畫中的材料,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物,但是應用到繪畫創作中,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違和感,反而呈現出了一種全新的視覺效果[5]。
(二)漆畫中的綜合材料分類
1.金銀、銅、鋁等材料
金屬材質有著很強的延展性,在漆畫中可以對金屬進行任意的鍛造,使之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狀。例如,可以將銀錘成薄片,再在薄片上進行花、鳥、獸、禽紋樣的鏤刻,然后再通過漆液的黏性,將鏤刻好的薄片貼到器皿表面,并經過一系列的涂漆、打磨、拋光,來實現薄片與漆面的深度融合。同時,也可以把金屬箔料篩成顆粒或者粉末狀,以最大限度突出金屬色澤的飽滿度與醇厚度,使漆畫展現出雍容大氣的畫面效果。
2.螺鈿
螺鈿又被人們稱為貝殼,螺鈿本身就十分絢麗,是其他任何顏料都無法模仿出來的。因此,在漆畫創作中,螺鈿的應用非常重要。首先,對螺鈿進行打磨,使之呈半透明的薄片狀;其次,對其進行襯色處理;最后,將經過襯色處理的螺鈿鑲嵌到器物上。另外,螺鈿的色彩非常多,將之加工成小型顆粒狀,也可以應用到漆畫的創作當中。
3.蛋殼
其實,蛋殼在漆畫創作中的應用時間并不長。蛋殼本身就是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廢棄物,將這些廢棄物應用到漆畫創作中,也對漆畫藝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白色的蛋殼所呈現出來的高純度白色,有著天然大漆也無法呈現出來的效果。而且,蛋殼的鑲嵌還可以表現出不可調控的裂紋肌理,這正好滿足現代感漆畫創作的要求。因此,蛋殼在現代感的漆畫創作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
(三)漆畫與綜合材料之間的聯系
現代感漆畫的發展表現,就是對綜合材料的廣泛應用。因此,對傳統漆畫與現代感漆畫進行區分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漆畫是否對綜合材料進行了有效的應用。從某種角度分析,綜合材料在漆畫創作中的應用,對傳統漆畫的藝術觀念產生了沖擊,對傳統漆畫的表現模式進行了創新。在漆畫創作中注意綜合材料的應用,可以將漆畫創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充分的體現,進而使漆畫作品展現出更加有意義的視覺效果和藝術價值[6]。
(四)漆畫中綜合材料的融合應用
在傳統的藝術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材料與藝術的融合可以使藝術作品的視覺效果得到增強。而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又提升了人們對藝術的接受能力和包容能力,漆畫藝術從傳統形式向現代形式的轉變,對眾多藝術家和人們的審美觀念與鑒別能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提升藝術家們創新能力與想象能力的過程中,也積極推動了現代感漆畫的發展。
三、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投入也越來越多,同時對于藝術品的認知與欣賞能力也越來越高。對于現代感漆畫藝術的發展來說,藝術觀念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只有對傳統審美習慣進行發展和創新,加強肌理在漆畫創作中的有效應用,加強綜合材料在漆畫創作中的應用,才能夠顯著提升現代感漆畫藝術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5]程向君.談漆論畫:我的漆畫藝術探索[J].中國生漆,2019(1):42-47.
[2][3]高建波.論漆畫藝術創作中的肌理表現[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7.
[4]劉寒.淺論漆畫的多元化發展[J].中國生漆,2019(4):35-36,42.
[6]張帆,王希萌.綜合材料在漆畫中的融合運用[J].山海經:打拼(下),2019(8):76.
作者單位:
廈門古浪中國漆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