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俊生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到了,春天也要到了。
其實中國最早的“節”,基本上都與節氣有關。這些節日怎么過,里面也蘊含著很多的養生道理。
《黃帝內經》中的《素問·上古天真論》告訴我們,長壽的秘訣就藏在這句話里:“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其中的“法于陰陽,和于術數”就是告訴我們要順應天地的節律,什么時候就該干什么時候的事。
中醫一直講究“整體”觀念。其一,人是一個整體,治病時要從“整體”出發,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其二,人和自然也是一個整體,人跟天地跟自然都是息息相通的,因此我們說“天人合一”。
那么,如何順應天地的節律?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跟上大自然的節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多出去折騰折騰,讓自己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秋冬則要多靜靜心,養養神,別讓身體里的精氣過度發散。所以,古人特別重視“冬至節”,甚至有“冬至大過年”之說,比如宋朝,官員們輕易不放假,但冬至就要放三天假,大家好好歇著,別擾亂了這天地間陰陽轉換的氣機(冬至一陽生)。
前段時間,高以翔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這里且不論當時的搶救措施是否得當,單看這個節目的錄制時間和內容,“冬季、寒夜、劇烈運動”這幾個關鍵詞無不透露著“逆天地節律而行”的危險。冬季本是閉藏的季節,應慎重進行劇烈運動;況且又是深夜,本該休養生息卻大量耗散精力,正是這些“逆天”因素的疊加,才造成了令人扼腕嘆息的后果。
每個節日,都提醒著我們時光的流轉。所以,春節最高興的是小孩子,不太高興的就是我們這些成年人了——因為又老了一歲。實際上,人的衰老也是“天道”運行的結果,是正常的生理節律。如果你偏要“人老不服老”,那實際上也是一種“害生”。比如,老年人明明適合一些偏舒緩的太極拳等運動,你偏要“暴走”,冬泳,甚至挑戰一些極限運動,那就無異于“找病上身”了。還有的女性,覺得雌激素變少了,人就“年老色衰”了,于是拼命補充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最后導致生殖系統的一系列疾病,可謂是“得不償失”。
所以,在自然中依天地節律而動,順應“天道”而身心舒展,這才是最好的養生大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