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和

15歲的王冰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近視,一直戴眼鏡矯正。今年3月份開始,王冰即使坐在第一排也無法看清黑板上的字,在配鏡驗光時發現其視力無法矯正到正常水平,于是去醫院檢查。檢查發現,王冰的右眼視力只有0.1,眼壓31.7mmHg,管狀視野;左眼視力雖然有1.0,但眼壓高達25.7mmHg,被確診為青少年型青光眼。由于右眼已經是晚期青光眼,不但視力很差,而且視野非常窄,醫生給他進行了青光眼手術治療,雖然手術很成功,但是右眼視力依然無法恢復。
近視度數加深快或是青光眼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浦魅吾t師黃晶晶介紹,青光眼是一組常見的威脅視神經及視覺功能的眼病。因為青光眼導致視神經受損,視神經就無法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并形成視覺,最終的結果是永久性的視力喪失,而且這種視力喪失不可逆轉。
黃晶晶介紹,青光眼有不同的類型,少數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發作時會出現眼紅、痛、視力下降、嘔吐合并頭痛等癥狀,慢性患者有虹視、眼脹、偏頭痛等癥狀。而在青光眼所有類型中,絕大部分早期青光眼沒有任何突出的癥狀。由于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癥狀常被患者及家長誤以為是近視所致,如果只重視矯正視力,而忽視眼底、眼壓等檢查,很可能造成漏診、誤診。
據了解,中高度近視患者發生開角型青光眼(包括青少年型青光眼)的概率比正常人高4~5倍。隨著青少年近視者越來越多,近視度數越來越深,開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也有上升趨勢。絕大多數青光眼患者并不表現為典型的青光眼癥狀,而是以近視、視疲勞、頭痛、失眠等為首發癥狀,甚至已經失明了才去就診。
因為發病隱匿,早期沒有明顯癥狀,所以青光眼很容易漏診,而且是以近距離閱讀的青少年為主。因此,即使是中低度近視的患者,也應加強對青光眼的排查,高度近視及近視度數加深較快者,更應該定期檢查眼底、眼壓,以防漏診。
每年應定期進行眼部檢查
目前,青光眼的發病機制并不明確,因此很難采取有效的預防手段,最有效的干預方式是通過定期體檢截獲其早期出現的“信號”。
黃晶晶介紹,具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遠視或不到40歲即戴老花鏡的人,高眼壓者,糖尿病患者,眼睛有過外傷或其他眼病,因其他疾病長期全身應用激素的人士,是青光眼的高發人群,更要重視每年的眼部檢查,從眼壓、眼底照相、裂隙燈檢查等方面做好篩查。
如果要確診,可結合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房角鏡、視野檢查等進行疾病分類分期。
如果篩查出早期青光眼,一部分患者有望得到治愈。早期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如果房角沒有完全關閉,做激光治療,早期可以達到治愈效果;然而,一旦青光眼已造成視神經損害,這種損害是無法逆轉的,因此,一定要重視體檢中發現的問題。